天天看點

從昔日強國到落後挨打,烏克蘭是怎樣堕落至今天這個地步?

作者:鏡觀有道

#俄戰鬥機群接近烏首都基輔#

近日,俄烏局勢急轉直下,普京大帝在北京冬奧會剛剛結束之際,便簽署了總統令,宣布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緊接着,戰火迅速蔓延到烏克蘭首都基輔,俄羅斯這回是鐵了心要和烏克蘭及背後的西方勢力死磕到底。面對俄羅斯的打擊,烏克蘭顯得毫無抵抗之力,已經走到了國家崩潰和解體的邊緣。一直叫嚣要擁抱西方對抗俄羅斯的烏克蘭為何會如此不堪一擊?

從昔日強國到落後挨打,烏克蘭是怎樣堕落至今天這個地步?

俄烏沖突

要知道,烏克蘭曾經可是響當當的核大國,歐洲領土面積第二,軍工業發達,妥妥的大國即視感,可這個昔日強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到今天這般田地?

曾經的核大國

烏克蘭曾經是蘇聯的第二大加盟國,國土面積60.37萬平方公裡,相當于大陸四川省和重慶市面積之和。人口約四千四百萬,僅約為四川省人口的一半。

自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能力,在獨聯體中都是僅次于俄羅斯的存在。

烏克蘭是原蘇聯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具備完整的工業體系,擁有著名的安東諾夫設計局、号稱“蘇聯航空業心髒”的馬達西奇公司、建造過瓦良格号航母的黑海造船廠、基輔航空廠、南方機械廠等3600家軍工企業,具備生産原蘇聯所有主戰武器的能力。擁有大量武器裝備,包括6500輛坦克、7150輛裝甲車、7000餘門大口徑火炮、100多架伊爾76戰略運輸機、22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25架戰略運輸機安124以及當時世界最大的安225夢幻運輸機。最重要的是,烏克蘭當時還擁有全球第三的核武庫,規模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上千枚核彈頭令美帝聞風喪膽,整體軍事實力位列當時世界前五,可謂風光無限。

從昔日強國到落後挨打,烏克蘭是怎樣堕落至今天這個地步?

安225夢幻運輸機

輕信西方,自廢武功

歐美列強怎麼能容得下一個如此強大的烏克蘭,于是通過各種威逼利誘,企圖脅迫烏克蘭放棄核武器。當時的烏克蘭自認為自己沒有對核武器的保養能力,未掌握發射密碼,并且急于投奔西方,妄想獲得到西方的援助,于是美歐略施小計,就輕而易舉地誘騙烏克蘭乖乖往坑裡跳。

1992年5月,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五國經過多輪談判,終于簽署了《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協定書》,時任烏克蘭總統的克拉夫丘克倒是發揚一把國際主義精神,承諾将核武器“全部清除,一件不留”。多年之後,當他看到如今滿目瘡痍的烏克蘭,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這麼多核武器說不要就不要了,烏克蘭人不挽回點好處,怎能心甘。于是經過2年多的利益談判,在1994年1月,美國、俄羅斯、烏克蘭三國簽訂了《關于銷毀烏克蘭境内全部核武器的三方協定》,明确了烏克蘭在7年内将所有核武器運往俄羅斯進行銷毀,美國向俄烏支付二手材料費,用于購買拆解後的濃縮鈾。另外,美國支付烏克蘭1.75億美元的“核武器損失費”,再給予1.55億美元經濟援助。

七年之後,烏克蘭将所有核武器、包括可以發射正常武器的長程飛彈、戰略轟炸機統統銷毀殆盡。美歐列強僅僅花費了區區幾億美元,以及簽訂一份《布達佩斯備忘錄》不痛不癢地給予所謂安全承諾,就誘騙烏克蘭自廢武功,從一個傲視全球的軍事強國,退化成為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

從昔日強國到落後挨打,烏克蘭是怎樣堕落至今天這個地步?

銷毀戰略武器

寡頭勢力日益做大

即便自廢武功,但憑借從原蘇聯繼承下來的豐厚遺産,烏克蘭要想發展成一個富裕國家,也并非難事。但接下來烏克蘭所面臨的問題,就像逐漸惡化的惡性良性腫瘤一樣,更加緻命,這就是寡頭勢力。

蘇聯解體之初,俄羅斯的寡頭勢力也很猖獗,比之烏克蘭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俄羅斯的幸運在于出現了強人領袖“普京”。普京深知寡頭的危害,采用鐵腕手段及時清除了七大寡頭勢力,将大資本收歸國有。

然而,烏克蘭就沒那麼幸運,烏克蘭缺乏一位強人政治家領航,被一群政客裹挾着迷失了方向。

烏克蘭首任總統克拉夫丘克由于急于擁抱美歐,不僅自廢核武,而且過度迷信了西方的市場經濟那一套,在國内推行的大規模私有化政策,導緻大量國有資産被少數權貴瓜分,烏克蘭的寡頭迅速崛起,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克拉夫丘克失敗的經濟政策讓他備受反對派和群眾指責,被迫提前結束任期。

1994年,第二任總統庫奇馬上任,這位老兄就是寡頭勢力的代表,在他的任期内,寡頭勢力愈演愈烈。庫奇馬主政期間,烏克蘭将大量的優質國有資産私有化、廢棄或交給美國,此後烏克蘭徹底進入寡頭政治時代。

随後上台的尤先科、季莫申科、亞努科維奇、波羅申科都是寡頭勢力。烏克蘭的新舊寡頭們你方唱罷我登場,内鬥不止,烏克蘭陷入無休止的政治動蕩。

2004年底,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以尤先科和季莫申科為首的反庫奇馬陣營發動“倒庫”運動,随後尤先科成功擔任總統,季莫申科成為總理。他們上台後大力推行土地私有化,進一步侵吞國有資産。寡頭勢力日益做大,政治腐敗不堪,政客與寡頭互相勾結,還有誰會把烏克蘭人民利益當回事?

從昔日強國到落後挨打,烏克蘭是怎樣堕落至今天這個地步?

烏克蘭寡頭

政治搖擺,淪為棋子

寡頭勢力的内鬥,同時帶來了政治分裂。克拉夫丘克和庫奇馬執政時期,烏克蘭尚能維持對待美歐與俄羅斯的相對中立态度。但自從2004年“橙色革命”起,以尤先科和季莫申科為首的親西方政治勢力上台,全面倒向美歐,導緻與俄羅斯關系日益緊張。俄羅斯多次以切斷天然氣作為威脅,2008年俄羅斯出兵格魯吉亞後,雙方關系更加惡化。

随後,親俄的亞努科維奇和親西方的波羅申科輪番上台,烏克蘭東西部裂痕日益加劇。烏克蘭親西方的政客和寡頭們,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出賣國家和群眾,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煽動民粹,牟取政治利益。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正中美歐下懷,他們将烏克蘭視為打壓俄羅斯的重要棋子,以加入歐盟和北約為誘餌,不斷挑唆烏克蘭内部政治對抗,并在俄烏之間煽風點火。

2013年,烏克蘭第二次顔色革命爆發,遊行示威很快演變為暴力沖突,在為期93天的暴亂中,大量人員傷亡,首都基輔一片混亂,親俄的亞努科維奇下台,這背後的最大推手就是美歐。之後,親西方勢力一步步更新俄烏沖突,直接導緻了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并入俄羅斯。

與此同時,2014年,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宣布獨立,成立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這便成為今天的俄烏激烈沖突的導火索。

從昔日強國到落後挨打,烏克蘭是怎樣堕落至今天這個地步?

顔色革命

從工業大國到“歐洲子宮”的堕落

烏克蘭在美歐帝國主義的禍害和國内親西方勢力的出賣之下,由政治分裂逐漸演變為國家領土分裂,走向萬劫不複的深淵。而這一切最大的受害者,莫過于烏克蘭的廣大群眾。

烏克蘭作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二大的國家,被稱為“歐洲糧倉”,而且礦産資源豐富,工業體系發達。烏克蘭從獨立之初的工業大國,已經淪為今天歐洲最窮國家,人民生活水準一落千丈,如今80%的人口陷入貧困,購買力在2018年時隻有9233美元,排名歐洲倒數第一。

經濟不景氣和高失業率,使烏克蘭成為歐洲人口販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大量婦女為了生計被迫以賣淫為生。有的女性甚至被人販子無情地賣到世界各國。烏克蘭成為了歐洲有名的“紅燈區”,淪為“歐洲子宮”。

從昔日強國到落後挨打,烏克蘭是怎樣堕落至今天這個地步?

烏克蘭難民

結語

經曆三十年的政治動蕩和經濟衰退,烏克蘭早已民生凋敝、滿目瘡痍。如今的烏克蘭,政治和外交早已失去自主權,演員出身的總統澤連斯基隻不過是西方勢力的傀儡,在美歐的威逼和擺布之下一步步玩火自焚,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2022年2月22日,面對美歐和烏克蘭的不斷挑釁,普京便宣布承認了烏東地區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的“共和國”地位。随後,俄軍以雷霆之勢迅速出兵烏克蘭,僅僅用了十幾個小時,就将烏克蘭打得毫無還手的能力。咎由自取玩火自焚的烏克蘭轉眼已經面臨亡國危機。曾經揚言要給予烏克蘭援助和安全保障的美歐如今在哪裡,隻在乎自身利益的西方國家,還會在乎烏克蘭的死活嗎?

從昔日強國到落後挨打,烏克蘭是怎樣堕落至今天這個地步?

烏克蘭的遭遇給我們的啟示:

1、國家發展的命運要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隻有堅持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大國之間搖擺不定隻會玩火自焚。

2、市場經濟的成果要惠及廣大群眾,發展為了人民,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控制資本無序擴張,消除兩極分化,實作共同富裕才能實作國家富強。

3、隻有擁有自身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中謀求發展,和平是靠拳頭捍衛出來的,不要妄想别人的仁慈和庇護。

4、西方霸權主義從來就不是救世主,他們眼裡隻有利益沒有道義,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煽動顔色革命,目的隻是為了收割世界攫取利益。迷信他們而成為棋子的最終下場将是萬劫不複的深淵。

從昔日強國到落後挨打,烏克蘭是怎樣堕落至今天這個地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