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西特色民間音樂守護者:傳承音符裡的非遺文化

山西特色民間音樂守護者:傳承音符裡的非遺文化

“文水馬西铙”樂隊演奏。 付鑫提供

中新網呂梁2月25日電 題:山西特色民間音樂守護者:傳承音符裡的非遺文化

作者 楊靜

“铙、鑼等樂器按節奏拍打,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站位及固定走步,大家心、腦、手、腳都要跟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互相配合。”25日,付鑫正與音樂愛好者交流馬西铙的演奏技巧,“樂器配合融洽、走位正确,這才能展示出馬西铙獨特的音響效果。”

今年68歲的付鑫,是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文水馬西铙”樂隊的組織者。付鑫自幼喜歡戲曲文化,2018年底,得知當地特色民間音樂馬西铙演奏隊伍因無人接管、即将解散的情況,他主動尋求當地音樂人,重新組織起一支50餘人的演奏隊伍。

山西特色民間音樂守護者:傳承音符裡的非遺文化

馬西铙是流傳于山西省文水縣馬西鄉一帶古老而獨特的傳統民間音樂,初刍于夏商、盛行于唐漢、定形于明清,具有濃郁的鄉土風情。馬西铙因演奏時以铙為主而得名,原稱“嘡咣咣”,是文水當地祈雨祭祀時的主要器樂表演形式。2013年,馬西铙入選山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付鑫介紹,現在馬西铙演奏的樂器主要由铙、大钹、小钹、镟、大鼓等組成。“這套樂器的配制,是由馬西藝人多年實踐、獨創而編排制作的,配音精妙。”

“馬西铙演奏的基本内容可分為三部曲《天地人之和》《吵雞會》《狗撕咬》。演奏時,可以模仿多種事物形态和聲音,它有獨特的樂隊組合,隊列隊形變化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風情。”付鑫告訴記者,其中,《天地人之和》是“馬西铙”的主旋律;《吵雞會》多用于結婚壽誕等喜慶場面。

“今年我們還新創了内容《推車車》,也是根據當地風俗文化編排的。現在馬西铙主要用于民間社火、廟會慶典等活動。”付鑫說。

山西特色民間音樂守護者:傳承音符裡的非遺文化

馬西铙入選山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付鑫提供

據文水當地文化部門資料記載,馬西铙是文水迄今為止在古樂傳承上鼓譜儲存完整、傳承脈絡清晰、影響範圍廣泛,且以古代軍列為陣的别具一格的傳統民間音樂,其節奏複雜多變,旋律起伏跌宕,對研究當地曆史、文化、民俗等具有參考價值,是中華民族農耕文化祈雨民俗的縮影。

“小時候幾乎人人都會,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聚在一起打鼓,熱熱鬧鬧,現在已經沒人願意組織了,沒有收入,年輕人更不願意來。”說起馬西铙的傳承,付鑫認為仍有很大困難,“如今,演奏團隊中年齡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也有30多歲了,都是當地的愛好者。”

“作為一名音樂愛好者,我不想看着上千年的特色民間音樂馬西铙就這樣流失了。現在,我們經常去周邊村莊進行學習交流,各村有願意學習的人我們也都帶上,免費教給他們。”付鑫說,希望盡自己的努力,保留傳統,讓更多人知道這一民間特色音樂。(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