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似的大多數,總是替搖擺不定的你做了決定 | 說服力在哪一邊

作者:談判思維
相似的大多數,總是替搖擺不定的你做了決定 | 說服力在哪一邊

相似的大多數,總是替搖擺不定的你做了決定 | 說服力在哪一邊 第三篇

這是桔梗在“談判思維”的第602篇推文。

全文共2425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相似的大多數,總是替搖擺不定的你做了決定 | 說服力在哪一邊

1 引言

幾年前,北京的一家連鎖大飯店遇到一個難題。

他們的菜品銷量到了一個瓶頸,始終無法突破。

飯店經理四處學習,咨詢市場專家,希望打破這個銷售瓶頸。

專家們制定了一些銷售政策,其中包括對菜單的優化。

他們希望讓客人手中的菜單更有說服力,讓客人點得更多。

比如,他們在菜單的菜品标注上嘗試增加這樣的介紹,

“今日特别菜品,限量銷售”
“今日主廚推薦,私家定制”

這樣的嘗試有說服力嗎?

讓我們看看這兩種措辭到底表達了些什麼;

“今日特别菜品,限量銷售”,這樣的措辭在“今天的菜是否特别”這個判斷上,畫下了一個邊界;

飯店的立場一定在“很特别”的這一邊;

然而,客人看到後的第一反應,大部分時候在這個邊界的另一邊,“能怎麼特别?”,“你覺得特别,不見得對我就特别啊”。

請注意,在這個邊界的兩端,一個是客人,一個是飯店,勢均力敵;

說服力似乎一般。

“今日主廚推薦,私家定制”,這樣的措辭在“主廚的推薦是好是壞”這個判斷上,畫下了一個邊界;

飯店的立場一定在“主廚推薦當然好”的這一邊;

然而,客人看到後的第一反應,大部分時候在這個邊界的另一邊,“主廚又如何?”,“廚子也分高低吧?”

請注意,在這個邊界的兩端,一個是客人,另一個是主廚,勢均力敵;

說服力仍然不大。

事實證明,菜品的銷售量沒有明顯改善。

直到他們應用了一個新的政策;

這個政策的措辭是在菜品标注上增加了這樣的介紹,

“這個菜品最受歡迎,來的人幾乎必點”

它的說服力如何?

這個政策讓菜品銷量提升了20%!

為什麼?

它的邊界在哪裡?

它的說服力在哪一邊?

2 說服力在哪一邊

我們依然在“說服力在哪一邊”這個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維方式啟發自牛津大學的實驗心理學研究。

沒有邊界,我們就無法思考。

當一場“說服”正在發生,雙方一定處于共同關注事物的某種“二分法”邊界的兩側。

它的邊界畫在了“這個菜品受不受歡迎”這個判斷上;

請注意,這個邊界的兩端,一邊是客人,另一邊是“其他所有客人”,一對多;

盡管客人很可能仍在懷疑這個菜到底好不好吃,但他們心中此時大部分時候都會思考,

到底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呢?我得嘗一嘗。

它的說服力來自我們曾經介紹過的概念:“從屬”。

我們的大腦具有“從屬”的特點:

多數人的判斷和選擇,會對搖擺不定的少數個體,産生顯著的影響和說服。

是以,說服力在哪一邊?

在多數人的那一邊。

3 相似的多數

2007年5月,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做了一個曠世的心理學實驗。

實驗的對象,是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幾家酒店的住客。

酒店為了保護環境,節省開支,鼓勵住店客人們在入住時間内盡量“重用同一條浴巾”。

具體的宣傳手段,是在衛生間内擺放一塊小牌子,牌子的一面寫着,

如果您願意重用浴巾,就把它挂在毛巾架上。

另一面則印着廣告宣傳語;

羅伯特教授設計了幾種不同的宣傳語,它們分别是,

一,“請拯救地球的環境,減少污染”
二,“為了下一代能有更好的環境資源,您義不容辭”
三,“請幫助酒店降低成本,以便我們能提供更好的服務”

好吧,讓我們分别看看這幾個措辭的邊界在哪裡。

第一個,邊界畫在“誰來拯救地球”,一邊是酒店和地球,“你要拯救”,另一邊是客人,“少我一個又如何”;

兩邊一對二,說服力堪憂;

實驗結果,看到這個牌子的客人中,參與度大約隻有30%;

第二個,邊界畫在“誰來保護下一代的資源”,一邊是酒店和下一代,“你要保護”,另一邊是客人,“我還不一定要孩子”;

兩邊一對一點五,說服力堪憂;

實驗結果,參與度仍然不超過30%;

第三個,邊界畫在“該不該幫酒店降低成本”,一邊是酒店“你要幫我”,另一邊是“不感興趣”;

兩邊仍然一對一,勢均力敵,說服力差;

實驗結果,參與度不到16%;

直到羅伯特教授用了第四種宣傳語,

四,“酒店裡75%的客人都在重用浴巾,快點加入他們!一起保護環境!”

這種措辭的邊界畫在了,“其他客人都在重用,要不要加入他們”,一邊是酒店和75%的客人,另一邊是客人自己;

兩邊一對多,實力懸殊,說服力大增;

實驗結果,參與度達到了44%!

在一個決定的兩邊,當一個人還在搖擺不定,多數人的選擇直接會替他做了決定。

說服力在哪一邊?

在多數人那邊。

實驗還沒完,羅伯特教授繼續用了第五種宣傳語,

五,“這個房間裡75%的客人都在重用浴巾,快點加入他們!一起保護環境!”

這第五種措辭基本上和第四種相同,唯一差別在于增加了“這個房間”;

在這個邊界劃分下,一邊是酒店和所有這個房間待過的人,另一邊是客人自己;

兩邊仍是一對多,但不同的是,這回的群體要比剛才的群體在“熟悉度和相似度”上更高。

實驗結果,參與度再次上升到49%!

同樣是多數人替你做的決定,如果這些人碰巧又和你的共性很高,那你就會更聽他們的。

說服力到底在哪一邊?

在相似的多數人那一邊。

(詳細實驗見:35 (2008): 472–482; Goldstein, Noah J., Cialdini, Robert B., and Griskevicius, Vladas. ‘Invoking Social Norms: A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 On Improving Hotels’ Linen-Reuse Programs.’)

4 兩次說服

如果你留心,身邊随時都在發生着類似的事情。

在麥當勞剛剛推出甜品“麥旋風”的時候,銷量很低。

麥當勞的店員們接受了市場部教育訓練,開始向客人推薦,

要來一份麥旋風嗎?這是客人點得最多的甜品哦。

不管你是否在意到這個細節,在麥當勞的銷售資料裡,麥旋風的銷量從此漲了55%。

如果客人對麥旋風感興趣,開始挑選口味,店員還會說,

您喜歡巧克力嗎?那這款巧克力口味的麥旋風是賣得最好的!

哇,看看這兩次“說服”的厲害之處;

第一次,大多數人都在選擇麥旋風;

第二次,和我一樣喜歡巧克力的人,也都在選擇麥旋風!

“多數”的說服力之後,再加上“相似”的說服力,眼前的客人很難不掏錢買一份。

類似的情況還能舉出很多例子;

生意不好的酒吧,故意找人在門口排起長隊,來吸引人的目光;

銷售代表用大量的案例,來引起使用者的興趣;

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所謂“流量為王”,其本質含義不過就是,

流量,也就是多數人通路過的資料,能影響其他人的決策。

接下來讓我們想想,在談判思維中,是否還有類似的應用場景?

當你想要把自己辛苦準備的項目方法,講給老闆聽,希望說服他接受,該怎麼做?

來,試試看先用“多數”的邊界來描述,

老闆,我調研下市場情況,80%的公司都采取了類似的做法。

叮~~~,這是第一次說服;

再試試“相似”的加成,

老闆,尤其是在那些和我們一樣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創業公司,這個項目執行的效果特别好。

叮咚~~~,第二次說服。

5 小結

-

這裡是“談判思維”!

“說服力在哪一邊 第三篇” 待續

--- 桔梗

相似的大多數,總是替搖擺不定的你做了決定 | 說服力在哪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