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浙江大學生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政府代償?這場政府“代償”,究竟是什麼?

作者:決策與資訊雜志

浙江又出搶人大招了。

2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支援浙江省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推進情況舉行釋出會,在浙江分會場,浙江省人社廳副廳長陳中表示,“高校畢業生到浙江工作,可以享受2萬到40萬不等的生活補貼或購房租房補貼。大學生想創業,可貸款10萬到50萬,如果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的由政府代償,貸款10萬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償80%。”

浙江大學生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政府代償?這場政府“代償”,究竟是什麼?
随後,“浙江大學生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政府代償”的消息便登上熱搜,并引發熱烈讨論,甚至有網友提出方案稱,“高價求購高校畢業生,代定制方案,包創業失敗,10萬塊四六開。”
浙江大學生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政府代償?這場政府“代償”,究竟是什麼?

該消息在微網誌引起熱議(圖源:微網誌評論)

當天下午,記者就上述政策向浙江省人社廳進行咨詢,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咨詢人數過多,可能無法接通。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針對網友五花八門的鑽空子方案,第二天,浙江省人社廳及時回應澄清,大學生享受創業擔保貸款是有條件的,簡而言之,代償不僅不等于不用還貸款了,而且還有征信被破壞的風險。

這場政府“代償”,究竟是什麼?

1

“代償”不等于不用還

聽到“政府代償”,網友就興奮了,簡單地以為,創業者隻需要在浙江注冊一個公司創業,就能獲得創業貸款資金,并且創業失敗了,創業者自己不用還錢。政府還就會代為償還債務。

不得不說,這個幻想太過美好,真實情況并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首先要清楚,據《民法典》的規定,政府不能提供擔保,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一般通過設立創業擔保基金來實作,是以,釋出會上說的“政府代償”,準确地說是“創業擔保基金代償”。

而根據浙江人社廳的政策,能申請政府設立的創業擔保基金提供擔保的貸款的人有5類,他們分别是,在校大學生或畢業5年以内的高校畢業生(含大專)、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持證殘障人士。

但根據2月18日,浙江省人社廳的解讀,要想成功申請創業擔保基金提供擔保的貸款,他們必須要經過兩道稽核:一次是人力社保部門組織專家對創業項目稽核;一次是經辦銀行再對他們的創業項目情況、信用狀況、償債能力等審查。

浙江大學生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政府代償?這場政府“代償”,究竟是什麼?

關于該政策的解讀(圖源: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網)

顯然,創業者也并不是随便注冊一家公司就能獲得創業擔保貸款,還需要公司滿足一定條件,如公司有經營活動、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保、且貸款隻能用于生産經營活動不能用于購買股票、期貨等。

換句話說,隻有公司具備上述條件且通過兩道稽核後,創業者就能拿到創業擔保貸款資金。此時,如果公司經營不善,創業失敗,創業者自身無法償還貸款時,才會觸發“代償”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代償”是一個法律術語,簡單來說,“代償”後,借款人不僅仍需要還款,且逾期未還的記錄還有進入個人征信的風險。此外,根據浙江人社廳的政策,借款人後續也不能享受人力社保部門的創業就業政策。

事實上,早在2016年,浙江省多部門就曾聯合印發的《浙江省創業擔保貸款實施辦法(試行)》,其中,對逾期3個月以上、貸款額度10萬元以下的一類貸款,由創業擔保基金在1個月内全額代償(含貸款期利息,不含逾期利息和罰息);貸款額度超過10萬元的一類貸款,由創業擔保基金代償80%。

浙江大學生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政府代償?這場政府“代償”,究竟是什麼?

辦法規定了貸款條件和用途。(圖源: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網)

如今,這種代償機制實施幾年了,據浙江省人社廳相關人士透露,“2015年至今,創業擔保基金扶持了一大批的創業者,但沒有賠付多少。”

不難看出,真正的創業者并不會像網友腦補的那樣,會鑽空子“享受”“政府代償”,因為說到底,這種“代償”辦法,它存在的意義大于實作本身,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它是政府有形之手發揮作用時,避免給另一市場主體——銀行增加呆賬設立的風險隔離牆,能最大限度讓市場發揮作用。其二,它是政府為了鼓勵大學生創業,建立的一種兜底機制,是政府給創業者吃的一顆定心丸,根本目的是為了激發創業活力,營造良好的氛圍,吸引人才源源不斷流入。

2

大手筆的底氣何在

衆所周知,過去幾年,憑着網際網路經濟的發達和激進的人才政策,杭州成為上一輪“搶人大戰”的明星城市,浙江也成為人才流入的熱門省份。

梳理浙江省“搶人大戰”的政策,從放開人才落戶門檻、到提高人才補貼水準、再到如今的提供創業信貸“代償”支援,總能在不經意間,推動搶人大戰不斷更新。

浙江是用工大省,省外務勞工員在浙江有2300萬。事實上,此次除了給創業者提供創業擔保貸款代償,浙江省還為從事家政、養老和現代農業創業的大學生,提供10萬元的創業補貼,并且大學生到這些領域工作,政府給予每人每年1萬的就業補貼,連續補貼3年。

浙江大學生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政府代償?這場政府“代償”,究竟是什麼?

浙江省第七次人口普查相關資料。(圖源: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網)

此外,浙江省還開發了不講技能、不講學曆、不講年齡的愛心崗位,來安置脫貧人口,保證月薪在4500元以上。對來浙實習的家庭困難的畢業生,發放每人3000元的求職創業補貼。

不言而喻,這些真金白銀補貼辦法和代償機制兜底的底氣,源于浙江強大經濟和财政實力。

資料顯示,浙江2021年GDP為7.35萬億,僅次于廣東、江蘇、山東,位居全國第四。而财政收入(8262.6億元)更是名列全國第三,僅次于廣東(14103億元)、江蘇(10015億元)位列。

浙江大學生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政府代償?這場政府“代償”,究竟是什麼?

2021年各省份GDP排名。(圖源:國是直通車)

如果說總量展現的綜合水準,但增量則彰顯的是活力與潛力。去年,浙江省财政收入增量達到1014.7億元,名列全國第二,甚至超過了江蘇、上海、山東等GDP強省(市)。

此次最引入關注的是,10萬以下的創業擔保貸款由“政府代償”,但事實上,在藏富于民的浙江,10萬元确實是一個小數目。

因為2021年,浙江省已經實作了人均GDP達11.4萬元、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萬元的水準。不僅如此,2021年,浙江的總存款為16.9萬億,排名第三,遠超山東。

而在共同富裕示範區的目标下,浙江省起草了《浙江省“擴中”“提低”行動方案》,其目标就是,推動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體為主體的橄榄型社會結構,并提出到2025年,浙江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50萬元群體比例要達到80%、20-60萬元群體比例要達到45%。

這意味着,再過3年,8成浙江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将超過10萬元,這大概才是“10萬元以下”代償的底氣。

3

新一輪搶人大戰已開啟

随着七普資料的各種解讀,未來人口持續減少甚至出現負增長已經是全社會共識。

人口是産業、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變量,如果說,在産業的競争發展中,人口減少的負效應可以通過科技進步來彌補,那麼,城市競争正赤裸裸地從人才競争轉變為人口競争。

對存量人口的争奪,遠比想象得要激烈。要知道,據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即便是兩大經濟強省——廣東、江蘇,也都有6個城市、3個城市人口出現流出。更誇張的是,在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間,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山西、内蒙古、遼甯、吉林、黑龍江、甘肅等6個省份常住人口不增反降。

相比之下,浙江卻成了少有的沒有一個城市人口減少的省份,這更加堅定了浙江繼續加大搶人的決心,于是,制定了2022年浙江引進100萬名大學生的計劃,而全國高校畢業生超過1000萬,這意味着,浙江省的目标是10%。

顯然,七普資料激發了各地搶人的意識,今年以來,除浙江外,雲南、四川等多地在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大對人才吸引政策的力度,新一輪的“搶人”大戰已經開啟。

如雲南省釋出“興滇英才支援計劃”,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培養、引進一批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其中,符合條件的引進人才最高可獲工作生活補貼100萬元。

浙江大學生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政府代償?這場政府“代償”,究竟是什麼?

興滇英才支援計劃中的經費支援。

成都高新區明确将設立20億元專項資金,引進創新領軍人才,并給予他們3年、每年最高500萬元人才補貼,最高500萬元安家補貼或贈予1套專家較高價的電梯大廈。

今年1月初,珠海高新區釋出人才新政,推出最高600萬元住房補貼、80萬元生活補貼、3.8萬元租房補貼等“住房獎補”等等。

此外,還有安徽蕪湖、馬鞍山,河南新鄉市、漯河市等三四線城市也加入了這輪搶人大戰。

顯然不同城市的搶人政策吸引力不在一個層次,效果也可想而知,但至少看到,政府已經從過往的産業招商、投資的思路轉變為如今的人力資本投資,這也是未來城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應有之義。

來源:微信公衆号“鹽财經”(原标題:創業貸款政府還?想得美!)

作者:何欣

【聲明:本号是為服務各級政府、企事業機關決策的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