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間管理的意義是什麼?

每天天還沒亮,孩子就爬到我們身上,拖着拽着喊我們起床,然後一天的戰鬥就開始了。

給孩子洗漱、穿衣,準備早餐,做家務,陪孩子玩。然後再重複,午飯、晚飯,一直到晚上洗澡、刷牙、哄睡。孩子睡着後,還要收拾一地的玩具,接着自己洗澡、洗衣服……

忙完這些,媽媽通常已經身心疲憊,體力透支了。就算還有一點時間,也隻想賴在床上,看看手機。不為别的,隻為犒賞一下自己這一天的辛勤付出。

職場媽媽也是一樣,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帶娃、忙家務,有時可能還要加個班,沒有半點喘息的機會。雖然也想充實自己,做點感興趣的事,但身體卻很誠實地對你說:“好累哦,還是放松一下,明天再說吧。”

是以,每次年糕媽媽在微網誌上分享去健身、學英語的行程,被媽媽們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你怎麼還能有時間,怎麼做到的?

是啊,在那麼滿的會議、出差以及留出兩個小時陪孩子之後,年糕媽媽怎麼還能做那麼多事情?

年糕媽媽在《你的親子關系價值千萬》中告訴我們,答案是四個字:時間管理。

想做時間管理,首先要搞清楚時間從哪裡來。

一說起個人計劃和興趣,很多媽媽都會拿帶孩子、做家務擋回去,因為這些都很費時間。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很多時候你很想做一件事,卻總是沒有去做,也許并不是時間不夠,而是被完美主義和思維定式困住了。

時間管理的意義是什麼?

比如年糕還小的時候,年糕媽媽在家一邊帶他,一邊寫微信公衆号文章。

她是怎麼做的呢?

第一、化零為整+馬上行動,高效利用時間

對當時的年糕媽媽來說,所有文章都隻能在年糕睡着後、做家務的間隙寫。

于是從一開始,年糕媽媽就非常注重年糕作息規律的培養:睡覺、玩耍、吃飯時間都盡量固定;給他獨立的小床,而不是抱在手上睡……科學的育兒方式除了讓孩子成長得更好,也會讓媽媽帶娃更省心省力。

至于做家務,年糕媽媽就更會偷懶了。比如,把髒衣服攢上三天再洗,買那種丢進原料就不用管的電鍋,把各種蔬菜和肉一鍋焖這種比較快捷的烹饪方式,或做一整鍋夠吃好幾頓的炖肉分開囤好。

年糕媽媽當時就覺得: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廚房裡、家務上,而是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我們一定要認清,當媽以後,時間就是從這些帶娃、做家務的間隙中省出來的。

在你等還有十分鐘洗完衣服的洗衣機、還有二十分鐘要起床的孩子的時候,這些碎片時間你覺得隻能幹碎片的事更好地利用時間還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馬上行動。

不要總想着整塊的時間、完美的準備,也不要追求90分,隻要你開始做,先做到60分也可以。

第二、提前規劃,高效利用時間

年糕媽媽看過一本書做了一個詳細的表格,列出一個人一生的時間是怎麼浪費的。比如,等紅綠燈就要花掉六個月,找東西要花掉十五個月。

不過,跟刷手機比,這些都不算什麼。

有人詳細測算過,自己一天無意義刷手機的時間竟然超過三個小時。

如果你能夠停止刷手機,時間是不是會多出很多?怎麼做到呢?

既然時間需要“管理”,那事半功倍的方式一定就是提前做好規劃。

平時會議很多,排不過來怎麼辦?那就可以提前兩天預定會議時間。

除了工作,年糕媽媽還要保證自己的健身和學習計劃,就都提前一周和教練預定好:下周哪天健身、哪天遊泳、哪幾天上英語課,都列在日程表裡。

時間管理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糕爸推薦年糕媽媽看的《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裡讓她獲益匪淺的一個經驗:不同的事情需要的時間就像不同大小的石頭和沙子。如果先放了沙子,最後大石頭就塞不進去了;先把石頭放好,沙子還可以填進去。是以,年糕媽媽一定會把自己那些重要的、需要完整時間的“大石頭”先放好。

這樣一來,年糕媽媽最大的感受就是,能做的事情并沒有變少,砍掉的隻是無意義刷手機的時間。

此外,還要培養一些更有效率的習慣,比如在工作時退出微信。

需要一塊完整的時間寫文章的時候,年糕媽媽就是這麼做的,一旦離開微信,心無雜念,就會寫得特别快。各種郵件、資訊,年糕媽媽會集中在一個時間統一處理回複。因為,沒有那麼多必須馬上回複的“緊急軍情”。

最後你會發現,搞定了那些“大石頭”之後,你的時間使用率可能翻倍了。

曾經有人這麼問年糕媽媽:“雖然說時間像乳溝,擠擠總會有的,躺下就沒了。但是躺着很舒服啊!這個你怎麼看?”

年糕媽媽的答案是:這要看你選擇是現在的舒服,還是更長遠的舒服。躺下,隻有現在舒服。如果你不去做時間管理,任憑每天這麼沒有目的和幸福感地浪費下去,總難免會陷入疲憊—抱怨—失望的死循環。

但是,如果選擇規劃時間、給自己限制,就會獲得更長遠的舒服。比如,孩子睡了,我還要埋頭寫稿、查資料;别人在追劇,我在健身房舉杠鈴……這些在當時是很辛苦的,但是回過頭去看,我一直在變得更好,這就是時間管理給我的獎勵。

年糕媽媽在朋友圈發過一句話:運動應該是為了慶祝你的身體能做這些事情,而不是為了懲罰你吃的那些食物。

其實時間管理也是這樣:不是為了補償以前的浪費,而是為了讓現在能變得更好。

仔細想想,除了勞累和抱怨,沒有目的地一天忙到晚其實并沒有讓你變得更好;而當你把時間安排得更好、更合理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切都變得更順心、更容易,也更開心。

畢竟,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它從不多給誰一份,時間是否有價值,就看你怎麼用它。

時間管理的本質,不是為了壓榨自己做更多的事,而是要找回生活的主動權,找回内心的平靜,讓我們可以從容享受人生。

就像日本媽媽吉田穗波說的:“如果一天24小時都自由支配,應該沒辦法在短時間内念那麼多書。如果沒有孩子需要照顧,應該有閑情逸緻喝咖啡,也就不會那麼充滿鬥志、熱血沸騰了。”

吉田穗波在生養、照顧五個孩子的同時,考上了哈佛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跟她比起來,我們也并沒有那麼缺時間,對不對?

總結一下,年糕媽媽在《你的親子關系價值千萬》中告訴我們,搞定一切的媽媽,都會時間管理。

年糕媽媽的時間管理方法:一是化零為整+馬上行動,高效利用時間;二是提前規劃,高效利用時間。

我們做時間管理的意義是,讓我們重新找回對生活的主動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