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倍感意外,張旭光稱清人性情比今人強,終于說了句老實話

作者:趙俊峰評談

當代書法不如古人,這是個不争的事實。然而很多書壇大佬對此卻不認同,尤其是寫草書的,更是将文人的謙虛抛到九霄雲外。你不謙虛也不要緊,最起碼要實事求是吧。這也做不到,是以一個比一個能吹,動辄超越古人。包括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張旭光先生也曾聲稱,王羲之的一件作品應該像他那樣寫,才符合書聖的身份。好在他隻是一時糊塗,在一篇文章中他就承認:清人書法性情比今人強。

倍感意外,張旭光稱清人性情比今人強,終于說了句老實話

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張旭光

這篇文章的題目就是《清人書法性情比今人強》,副标題是:張旭光先生參加劉世衡書法文獻展及研讨會。盡管有這樣一個實事求是的主題,卻未能展開論述。文章隻是簡單介紹了一下劉世衡的生平、學術背景、書法作品,并沒有論述他是怎麼得出“清人書法性情比今人強”這個結論的。看來張旭光先生是看到劉世衡的書法,以及受劉影響一些清代書家作品有感而發,還沒有來得及深入思考。

倍感意外,張旭光稱清人性情比今人強,終于說了句老實話

張旭光的文章

盡管隻是有一個直覺的感受,但是還是要佩服張旭光先生,有治學的求實精神。這一點遠比時下很多為求名利,大肆貶低古人的所謂書法家強得多。當代書法一大特征就是吹牛,方向沒選對,功夫沒下夠,動辄就吹噓超越古人。這股風氣從沈鵬開始,越刮越強,他首先借助啟功和趙樸初之口稱贊自己。在他的很多宣傳資料中,最為津津樂道的是啟功稱贊他:藝貴創新,先生得之。趙樸初稱贊他:大作不讓明賢,至所欽佩。

倍感意外,張旭光稱清人性情比今人強,終于說了句老實話

書壇泰鬥沈鵬

這話是在什麼場合、什麼背景下說的無人知道,但是傳達的資訊卻很有宣傳效果。首先這兩人都是當時的書壇大家,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是大學問家,他們的話具有相當的權威性。啟功都稱其為先生,這等于啟功先生承認他的地位成就比自己高。趙樸初的話就更玄乎了,直接就是說沈鵬的水準超越民國和清人,與明人比肩了,再加一句至所欽佩。以趙樸初在文化界的地位,他極為欽佩的人,那差不多快成神了。

倍感意外,張旭光稱清人性情比今人強,終于說了句老實話

張旭光參加劉世衡研讨會的題詞

這個牛吹得既含蓄又猛烈,給創新書法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原來書法還可以這麼玩。後來發生的事兒大家也都知道了,創新書法家一個比一個能吹,不是創始人就是一代宗師,尤其是自我标榜超越古人,更是蔚然成風。如果說沈鵬的宣傳手法還比較迂回和含蓄,照顧了文人的臉面。後來這些創新書家則完全丢掉了斯文、赤膊上陣,與江湖客毫無二緻,儒家文人的“禮義廉恥”一絲不挂。

倍感意外,張旭光稱清人性情比今人強,終于說了句老實話

劉世衡作品

這樣的人品修為,怎麼能寫出書卷氣、金石氣?所謂的超越古人不過是個笑話。不要小看人品,從某種程度說,書法隻是一面鏡子。鏡子大家知道,它隻是忠實反映照鏡子的人,是美是醜全看照鏡子的人,而不是鏡子本身。所謂練書法不過是把鏡子擦亮而已,如果人長得醜,鏡子再亮也漂亮不了,甚至更顯露了其醜。

倍感意外,張旭光稱清人性情比今人強,終于說了句老實話

張旭光作品

書法一直遵循外練技藝,内修道德的原則。清代書論家朱和羹《臨池心解》中就說:“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俨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内在修為才是書法本體,不是沈鵬先生說的什麼“形式即内容”。

倍感意外,張旭光稱清人性情比今人強,終于說了句老實話

《臨池心解》語

書壇吹牛的話大可不必當真,無論是什麼理論終究要落實到字上,說得再天花亂墜,如果寫不出能比肩古人的字來,就不能說超越古人了。好在一些有識之士已經開始反思書壇亂象了,希望像張旭光這樣有自知之明的書家越多越好,實事求是、承認與古人的差距,才能談超越。

您認為今人書法超越古人了嗎?歡迎留言讨論

·原創作品,私自轉載、拼接必究·

闡明醜書根源,抨擊書畫亂象 / 弘揚傳統文化,為往聖繼絕學 / 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觀點 / 如果說得在理,就請關注、贊賞、轉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