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及淩雲處尚虛心——憶潘主蘭先生二三事

講收藏故事

品名家書畫

老沈邀你一起在《藝苑手記》

賞析名家書畫如數家珍……

1

及淩雲處尚虛心

憶潘主蘭先生

及淩雲處尚虛心——憶潘主蘭先生二三事

《墨竹》潘主蘭 作

潘主蘭(1909-2001),曆任福州畫院副院長、中國書協篆刻藝術委員會委員、西泠印社社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是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詩人,甲骨文書法藝術造詣尤深。2001年獲中國文聯與中國書協共同主辦的中國書法界首次最具權威性的專業學術獎——“第一屆中國書法蘭亭終身成就獎”(當時全國僅二人獲此殊榮,另一位獲獎者是啟功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稱潘主蘭先生為“占主導地位老書法家、代表着今日中國書法的最高水準、不愧為大陸的書法大家。”

然而,潘主蘭先生作為一個書法藝術大家、名人、長者,令人肅然起敬的另一面,卻十分謙遜,和藹可親。

我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和潘老相識的。那時,福州畫院設在于山頂上的天君殿後院,畫家們每個周末集中,或辦公、開會,或觀展、創作、品茗。我周末常去沈錫純先生畫室泡茶,遇到沈老要去畫院,偶爾也陪他上山,經沈老介紹認識了潘主蘭先生。

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和潘老見面的次數多了,才知道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甲骨文研究大家,他的書畫、尤其是甲骨文書法和篆刻藝術舉世聞名。一九八二年,我要送作品參加“慶祝八一書畫展覽”,作品完成後發現沒合适印章可蓋,于是想到了潘主蘭先生。考慮到與潘老隻是有點熟,不敢貿然打撓。我趕緊到沈錫純先生處,請沈老寫了張便條,這才來到福州文儒坊古金鬥橋畔,見到了潘主蘭先生。我戰戰競競的遞上沈錫純先生的便條,向潘老說明情況後,潘老笑咪咪地說:“我們‘也熟’嘛,不用請沈老寫介紹的”。潘老的幾句話,使我緊張的心理頓時放松了,于是遞上一對隻用十元買的石章,邊說囊中羞澀,石頭不好,邊請潘老見諒。潘老卻笑呵呵地說不要緊,并囑我過兩天來取。如今潘老已經故去,每每取出這兩枚印章(如圖)使用時,眼前便閃現出潘老那熱情、慈祥的音容笑貌。

及淩雲處尚虛心——憶潘主蘭先生二三事

潘主蘭 刻

一九八七年,由海峽之聲廣播電台和福建省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福建省外資中心聯合舉辦的“京滬榕、台港澳詩書畫印筆會暨名家書畫展”(簡稱:海峽筆會)在福州舉行。我作為主辦方代表,出面邀請潘主蘭先生與會,潘老二話沒說,立即表示事關國家對台大政,責無旁貸。與會期間,他常主動向我詢問當日的創作主題,或吟詩作畫,或與外地書畫家唱和,為台灣鄉親創作多件詩書畫作品,獲得滿堂喝彩。此次活動,潘老寫下多首高品質的思念台灣鄉親,盼望國家早日統一的詩作,其中有不少作品是晚上在家創作好,第二天帶到會場的。潘老做事一絲不苟的态度,令人敬佩。

一九九一年,中國華藝廣播公司在福州宣告成立。我受命為祝賀該公司開播征集題詞、書畫并負責編輯紀念畫冊,當我将征集公函呈給潘老時,潘老詳細詢問了該公司的功能、功率等情況,表示對台灣鄉親廣播是大事,一定支援,并馬上取筆草拟了題詞:“促進海峽文化交流而具有客觀的積極傳播開拓精神——中國華藝廣播公司開播紀念”,約我下周來取。

一星期後,我由廣州征集完作品乘飛機回福州,從機場直奔洋下新村46座,如約到潘老家取作品。潘老見我帶着行李,問我去哪兒?我如實相告,并将從廣州帶回的關山月、黎雄才等名家作品順便呈給潘老一覽。潘老看了作品,又随手翻了翻我帶在身邊的紀念冊頁,我見潘老認真閱覽的神情,乘機笑了笑說:“可否請潘老也惠賜幾筆給我作個紀念?”潘二話沒說,立即揮毫,談笑間便畫就了一幅寫意墨竹(如圖),并題上“英藝兄屬”。我再三表示感謝,潘老說我們這麼熟的朋友,不必客氣。

歲月如梭,一晃三十年過去。再次翻開這件墨竹,回想和潘老健在時的多次接觸、交往,重溫潘老平易近人、謙虛熱情的長者風範,我順口吟出古人“未出土時先有節,及淩雲處尚虛心”的詩句,心裡琢磨着,這類詩句既寫竹,又寫君子,其中的“虛心”,既言明竹子空心的特點,又借一詞多意,描寫人之不高傲、極謙虛的品格。思及于此,便寫下本文題目,再次對潘主蘭先生取得的巨大藝術成就深表敬佩。

2

罕見雨裡沒骨山

宋省予《溪山煙雨圖》書畫合壁欣賞

一代寫意花鳥畫宗師宋省予先生以沒骨法作山水也是宗師水準!這是凡拜讀此幅《溪山煙雨圖》者之共同感受。

宋省予(1909—1966)字廉卿,号紅杏主人,寫意花鳥大家,山水、人物兼長,以“詩、書、畫”三絕享譽海内外。此作英才顯露,既具元趙孟頫、黃公望之《水村圖》《溪山雨意》等名作遺韻,又推陳出新。畫面遠山逶迤,峰起雲湧;近景鶴汀凫渚,扁舟簑翁;左側坡石叢林,曲徑廊榭。蒼茫水鄉,煙雨朦胧,曠遠幽近,厚重空靈。有詩為證:“煙中信有無根樹,雨裡偏多沒骨山。此景此情人不識,我曾簑笠到其間。”詩情畫意,渾然一體。

及淩雲處尚虛心——憶潘主蘭先生二三事

宋省予《溪山煙雨圖》局部

更罕有者,此作詩、書、畫合壁,極為難得。大凡畫家完成創作,題詩署款即可,加題再跋者,多為得意之作。宋省予此畫作于潮汕 ,故特以所崇拜的清中“嶺南第一才子”、著名詩人、書家宋湘《鹦鹉洲》詩為引首:“兩日停桡鹦鹉洲,接天波浪打江樓。臨風尚帶三撾怒(鼓),芳草難消一賦愁。從古異才無達命,隻今多難不低頭。秋墳莫厭村醪薄,何處曹黃土一杯。”宋湘有《紅杏山房集》等著傳世,其“紅杏山房”與“紅杏主人”是否有淵源?待考。

及淩雲處尚虛心——憶潘主蘭先生二三事
及淩雲處尚虛心——憶潘主蘭先生二三事

再讀其跋,宋省予先生注明出之《近代名人書林》,實為“大盂鼎銘”節錄:“夙夕,召我一人,烝四方,雩我其遹,省先王,受民受疆土。賜汝鬯一卣,冂衣……”宋先生所書盂鼎銘,章法娴熟,筆法逆入頓出,骨力古拙,幾令專事書家汗顔。

此作,若以山水視之,當屬宋先生精品;若以花鳥畫家視之,當屬宋先生特殊作品;若從宋先生“詩、書、畫”三絕角度視之,則完整顯現,殊為難得,至可寶也。

3

筆下"雙妙"堪齊名

林纾《王琳練劍圖》賞讀

及淩雲處尚虛心——憶潘主蘭先生二三事

早就想寫寫林纾的畫,一直找不出角度。

近日在手機上偶然刷到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連續劇《亮劍》第五集,晉綏軍團長楚雲飛與八路軍團長李雲龍會面時,亮出一對珍貴的勃朗甯公母手槍要将母槍贈予李雲龍,而李雲龍卻選擇了公槍,并回贈了軍刀,在場的八路軍團政委趙剛說:“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看到這情節,腦子先是閃出南朝《班超傳》裡不要價值連城之璧,隻要有奮勇殺敵的兵器。接着由“雙槍”想到了林纾的這件“雙劍”——《王琳練劍圖》,覺得此圖可以從“雙”字入手加以賞讀。

先看林纾在這幅畫中的題詩:

堂堂殉節壽陽城,

特進尚書王子珩;

至死不忘梁社稷,

千秋擴廓或齊名。

林纾是在讀了《王琳傳》後寫下這件《王琳練劍圖》的。畫面裡的王琳,在垂柳依依的春風裡舞動着寒光閃閃的雙劍,目光炯炯,守而待攻;步伐輕盈,躍躍欲刺……。林纾在畫着王琳的同時,突然想起另一位與王琳一樣為國殉節的英雄——擴廓,這才在畫畢的題詩中寫下了王琳和擴廓這對雙雙殉節的“劍客”千秋或可共齊名的詩句。

王琳即王子珩,為南北朝時期的著名将領。據《北齊書·王琳傳》記載:王琳在侯景之亂中,擊破侯景的部将宋子仙,軍功與宋龛并稱第一。陳霸先廢梁建陳後,北齊加封王琳為骠騎大将軍,令其起兵對抗南朝陳。北齊尉破胡兵敗後,朝廷指令王琳在壽陽征兵,南朝陳進兵包圍了壽陽城,引淝水灌城并晝夜攻擊,王琳與攻城陳兵從七月殺至十月,終因彈盡糧絕,城池陷落,被敵俘獲,就義時年僅48歲。後來北齊追贈王琳為都督十五州,錄尚書事,谥号忠武王。

及淩雲處尚虛心——憶潘主蘭先生二三事

林纾《王琳練劍圖》局部

詩中提到的擴廓,即元末的蒙古族著名将領擴廓帖木兒。元末農民起義時,擴廓領兵鎮壓紅巾軍。後來卷入元廷黨争及軍閥混戰。曾被封為河南王、中書左丞相。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攻占大都,擴廓輔佐北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力圖光複大元江山,并于宣光二年(1372年)大破明軍于漠北。因其氣節傲人,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天下奇男子”。

林纾畫就《王琳練劍圖》後,把作品題贈給素有福州“父子雙畫家”(父:洪亮,字寬翁;子:洪毅,字寬孫)之稱的“寬孫世兄”。“雙劍圖”贈“雙畫家”,這就使我賞讀到這覺得應該說說林纾的“雙妙”——譯著和書畫。

林纾(1852年-1924年)是中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文學家、翻譯家、書畫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廬、畏廬居士,别署冷紅生、踐卓翁、補柳翁、春覺齋主人等。

林纾的“雙妙”第一“妙”也是一“絕”是不懂外語,卻能譯出外國名著。他僅靠與朋友王壽昌等人合作,就曾筆述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臘、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幾個國家的幾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生翻譯小說達二百餘種,為中國近代譯界所罕見,被譽為“譯界之王”、中國“譯壇泰鬥”。林纾除翻譯小說外,還著有《畏廬文集》《續集》《三集》;詩集有《畏廬詩存》《閩中新樂府》;自著小說《京華碧血錄》《巾帼陽秋》《冤海靈光》《金陵秋》等;古文研究著作有《韓柳文研究法》《春覺齋論文》以及《左孟莊騷精華錄》《左傳撷華》等。

林纾第二“妙”是書畫。世人皆知林纾的成就在他的“林譯小說”,他的詩文和書畫,都為譯著所掩。林纾同時是一位書法家和文人畫家,他的創作涉及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其中以山水畫最優。林纾年輕時曾拜福州名家陳文台為師,學習花鳥、山水。陳文台乃“诏安畫派”名家汪志周之徒,故林纾前期的花鳥、人物,吸取了“诏安畫派”的精髓。林纾的山水畫,早期靈秀似文徵明,繼而濃厚近戴熙,接着涉獵石濤,渾厚中帶有淋漓之趣。林氏山水善于造景,畫中往往遠山如黛,白雲堆絮,近處數叢翠竹,幾株疏柳,畫舫橋影,賞者徜徉于湖光山色之中,頓覺心曠神怡。據說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林纾的畫作在北京琉璃廠潤格之高,連齊白石也是難以比肩的。

林纾這位近代文化史上心存百代、放眼世界的傑出文化大家,為我們留下了宏富的文化遺産。他的“林譯”系列,至今仍被人争讀,他的書畫在收藏界向來炙手可熱,他的藝術成就百年之前已被世所公認。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複曾為林纾的才能與成就賦詩,盛贊林纾為“左海畸人”。

《文化生活報》版面

及淩雲處尚虛心——憶潘主蘭先生二三事
及淩雲處尚虛心——憶潘主蘭先生二三事
及淩雲處尚虛心——憶潘主蘭先生二三事

—END—

文化生活報社出品

國内統一刊号 | CN35-0042

新媒體責編 | 汪明權

新媒體主編 | 鄒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