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與劉炳森先生的一段交往

我與劉炳森先生的一段交往

我與劉炳森先生的一段交往

文/于洪文

已故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在大陸當代書法界是一位很有影響的隸書大師,(其實他的行草、國畫也有很深的造詣)。 劉炳森先生,字樹庵。1937年8月生于河北,2005年2月15日病故,享年68歲。生前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等職。

我和他的相識是出于巧合。大約在2002年下半年,我時任山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省宗教局局長。當時,省直各部門都興起一股舉辦社團之風。我覺得我在民委幹主任,應該大興民族文化,繁榮民族事業。于是便籌備成立山東民族書畫院。在籌備成立大會時,想請一位書畫界名人來大會講話,以擴大宣傳,開好局面。正巧,我機關一個同志的外甥女在劉炳森家當保姆,因這層關系,這個同志與劉炳森較熟悉。于是,我讓他請請劉炳森先生,能否出席開幕式并講話,而且聘請他當民族書畫院的顧問。當時,我擔心這位名人肯不肯答應。沒想到,劉先生滿口答應,準時出席。

民族書畫院成立的前一天(2002.9.15),劉炳森先生與夫人乘飛機到濟南,我親自去機場接他,安排在玉泉森信大酒店住下。晚飯後,我送劉炳森去客房休息。他說,:于主任,聽說你想讓我寫幅字?(我曾讓人轉達給他的意思,想請他寫幅"家和萬事興"條幅)。我說:那太好了,您先休息吧,明天再說。劉先生說:不用休息,馬上寫。于是,他讓老伴打開箱子,拿出筆墨硯台,我早就在客房備好宣紙和氈子。劉先生先在硯台上磨墨,洗筆,疊紙,鋪好氈子,然後站在書案上開始下筆。他先從右至左,寫下"家和"兩個隸書,然後又從左邊寫"興"和"事”字,中間留白,最後寫"萬"字。我當時想,他為什麼不從右一直寫下去呢?可能是為整個布局考慮,這麼更好看吧。在落款時,他寫:"洪文仁兄屬,劉炳森書",我問他:劉老師,您比我年長,怎麼能稱我為兄呢?他笑着說:這是規矩,應該這樣稱呼。我不好再說了。最後,他夫人拿出印章,印盒,他認真仔細地簽名、蓋印。我在身邊看大師寫字,力透紙背,筆墨有神,一氣呵成,非常大氣。至今,這幅字一直挂在我家客廳裡,成為我治家教子的左右銘。

第二天上午(2002年9月16日),民族書畫院成立大會,好幾位省級上司出席,在休息室内,他與大家交談很多。大會上,他代表中國書協(他是中國書協副主席)和他個人,熱情緻詞,表示祝賀,并提出一些要求。劉炳森先生的出席,為這個大會增輝不少。

後來,有一次我去北京出差,專門去他家看他。他熱情地接待了我。還有一次,我去北京開會,他聽說後,專門請我吃飯,非常平易近人,和藹可親。2005年2月,突然傳來噩耗,劉炳森先生因病去世,我聽後大吃一驚,非常難過。

現在書法界對劉炳森先生的評價主流是好的,也有少數非議。但在我的心目中,劉炳森先生一直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書法大師。我現在學寫隸書,主要學習他的帖,可能這是很重要的

我與劉炳森先生的一段交往

原因。(2020.3.8)

壹點号 畫馬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