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難逃加價,卻銷量不佳,賽那加價3萬隻為最後一絲尊嚴?

把時間拉回到去年,豐田國産賽那之後的那段時間,想要選擇這款車,普遍加價7萬左右,甚至還傳出誰給的價格最高誰優先提車。不得不承認,豐田對于自家産品的自信程度。其實國内加價提車,豐田一直是始作俑者,無論是雷克薩斯,還是豐田本部的車型,幾乎都難逃加價的命運,隻不過賽那延續了這個傳統。

難逃加價,卻銷量不佳,賽那加價3萬隻為最後一絲尊嚴?

不過就在最近,尤其是春節複工之後這樣的情況有所改變,甚至有部分地區都能平價提車。原因很簡單,在去年12月份,也就是賽那上市不久之後的一個月,它的批發量僅有2791台,而上險量則更低。而今年截至目前,賽那的月銷量已經突破了5000台,不過這其中的水分有多深,還得等最終的上險量如何。

難逃加價,卻銷量不佳,賽那加價3萬隻為最後一絲尊嚴?

究其原因,一是在這個級别,GL8、奧德賽等競争對手“平替”了賽那,且在這個市場打拼多年;二是部分經銷商投資回報率低,積壓庫存,這種情況下,加價承擔的風險極高,以上幾種原因迫使賽那加價行為有所緩解。而據調查,目前分地區不同,賽那的加價幅度普遍在0-4萬元之間,即便是一些車源較少的地區,加價幅度也有所減緩。

産品力過剩?

客觀來講,豐田賽那的确擁有更加寬敞,且更加實用的空間,而且相比較上代賽那來說,隔音、做工以及配置方面的提升更是明顯,再加上豐田一貫以來的風格,這款車不至于淪落至此,何解呢?

難逃加價,卻銷量不佳,賽那加價3萬隻為最後一絲尊嚴?

舉例來看,别克GL8在國内MPV領域獨樹一幟,主要還是得益于在國内搶占先機,目标市場瞄準精英商務人士;而埃爾法雖然在國内的售價翻了幾倍,但是銷量依舊可觀,但别忘了,埃爾法一開始就有明星效應,而不是一款簡單的家用MPV。

難逃加價,卻銷量不佳,賽那加價3萬隻為最後一絲尊嚴?

反觀豐田賽那,它作為一款實用性MPV,并不具備以上埃爾法那般品牌附加價值,是以開上豐田賽那,在所謂的面子問題上會弱化很多,它的定位還是以家用為主。

難逃加價,卻銷量不佳,賽那加價3萬隻為最後一絲尊嚴?

營銷套路争議大

大火的車型還有坦克300,一車難求的情況下雖然也有黃牛倒賣訂單,但是廠家積極管控,目的就是為了讓真正想買到車的消費者盡快平價提到車;而豐田官方一方面宣傳公正透明,一方面卻不乏加價的發生,這種營銷手段确實有些不妥,最終也導緻消費者對于賽那的态度,甚至是對這個品牌的态度。

難逃加價,卻銷量不佳,賽那加價3萬隻為最後一絲尊嚴?

回歸産品本身,抛開品牌,以及營銷套路之外,豐田賽那是一款家用不錯的MPV車型,空間靈活、寬敞,配置和做工相對于上一代車型有不小的進步,但是結合到售價,甚至是加價,成本效益就大打折扣。當然如果能平價提車的話,這款車還是值得推薦的。不過目前在售的國産版本都是兩驅版車型,想要選擇四驅版本的賽那,那就隻能選擇平行進口車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