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哄孩子聽話這件事,家長除了唠叨和說教,還可以這樣做

年糕媽媽在《你的親子關系價值千萬》中分享了一個故事說,以前聽過一個笑話,有位爸爸為了哄孩子吃飯,講(編)了半天自己小時候沒飯吃的悲慘曆史。

孩子十分感動,然而還是拒絕了吃飯,最後眼淚汪汪地說:“爸爸,你是因為吃不上飯才來我們家的吧?”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糕爸一喊年糕吃飯年糕媽媽就會忍不住哈哈大笑,弄得他們莫名其妙。

為什麼吃飯、睡覺、生病上醫院這些看上去天經地義的事情,孩子就是不肯做?

問題很可能就出在“哄孩子聽話”這種方式上。

我們知道,充足的營養、良好的睡眠對孩子的健康很重要,是以為了讓他好好吃飯、乖乖睡覺,我們費盡心思。

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要通過編故事、給好處來讓孩子“聽話”,而不是把事實告訴孩子,讓他試着自己管好自己呢?

“今天要好好吃飯哦”“不好好吃飯一會兒要餓的”“不好好吃飯下午不帶你出去玩了”等,這些話在很多家庭都很常見吧?

但通常都起不到任何作用,因為它們都是廢話。

哄孩子聽話這件事,家長除了唠叨和說教,還可以這樣做

讓孩子聽話的正确方式是,讓孩子了解這麼做的重要性。

比如年糕不愛吃菜,年糕媽媽就會和他說:“青菜裡有很多纖維素,吃下去以後就不容易便秘了,然後你肚子裡的‘火車站’就會更通暢,你拉便便的時候就會更舒服。”

為了讓年糕養成更好的吃飯習慣,年糕媽媽還特意給他邊畫邊解釋了人體消化過程,從消化系統、贲門到小腸、大腸都完整展示了一遍。

有人會覺得:這些知識很多大人都不懂,孩子能聽得進去嗎?

但其實孩子對人體充滿了好奇。

年糕之前就很喜歡看人體百科,年糕媽媽給他講這些的時候,他更是聽得津津有味,還能時不時地接着年糕媽媽的話往下說。

年糕不但關心吃飯為什麼要細嚼慢咽,為什麼不能吃燙的食物這些問題,連為什麼不能憋大便都能聯想到。

當知識和生活建立起了聯系,吃飯這件事在孩子眼中就有了特别的意義。

年糕媽媽和糕爸開玩笑說,吃豬腳能夠補充膠原蛋白,有助于美容,年糕吃豬腳時就會說“吃這個皮膚好”。他還知道“吃雞肉可以長肌肉”“牛肉裡有很多能量,我吃了就有力氣”。

更神奇的是,有一次年糕兩天沒有拉大便,就主動說:“那我吃一點西梅泥吧。”

孩子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要比我們想象的強太多。

哄孩子聽話這件事,家長除了唠叨和說教,還可以這樣做

而且,人都有希望自己有更好的本能,小孩子也不例外。

是以年糕媽媽的經驗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思維,隻要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引導,他就能夠建立起對世界的正确認知。

總結一下,年糕媽媽告訴我們,哄孩子聽話這件事,家長的說教和唠叨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正确的方式讓孩子懂得更多,讓孩子了解為什麼要那樣做,讓他試着去管好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