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蝶曉夢/透過故事看本質
一個值得你關注的原創情感号
插圖/來源于網絡

世人常言:“女人不愁嫁。”
這話說一句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并不像女性所想象的那麼有優勢。
身邊一共有三位大齡未婚女性,她們都是極其優秀的女人,長相漂亮,身材出衆,學曆不低,收入偏高,并且有房有車。
按照道理說這樣的女人應該早早就跨入了婚姻殿堂才對,可她們卻愣是把自己耽誤到了35歲以後。
至于其中的原因,大約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高不成低不就。
她們身後從不缺追求者,可那些人都入不了她們的眼,而她們想嫁的人,卻又看不上她們。
這就像一條食物鍊,誰都沒有赢,誰都沒有輸。
一、女人不愁嫁,其實是個僞命題
如果女人真的不愁嫁,就不會有那麼多大齡單身女存在。
可能有人會說,那是因為人家不想結婚,如果想結婚,那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事實上這種說法一點都站不住腳,反觀婚戀市場,男女比例,明顯由此可見,女人結婚的意願一直很強,隻是沒有找到心儀的對象罷了。
因為找不到,是以結不了婚。
換句話說,結婚對她們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01女人不愁嫁是指在沒有任何要求的情況之下随便找個男人嫁
男女比例明顯,這是不真的事實。
據人口調查顯示大陸總人口男多于女3600多萬,除去老年人口女多男少的狀況,以及20歲之前男孩的損耗率,适婚年齡階段,男人也要比女人多上好幾千萬。
可那又怎麼樣呢?那就意味着女人可以随心所欲的選擇另一半嗎?事實上并不是。
如果女人随随便便找個男人結婚,的确可以說是不愁嫁,但絕大部分女人根本就做不到。
雖然男多女少,但多出來的那一部分男人大多沒條件結婚,也就是說女人根本看不上他們。
既然如此,女人自然就不會在那個群體當中選擇另一半,可如果除去那個群體,剩下的男女數量其實是沒有差距的。
如此這般,在婚戀中男女比例并不失調,女人也不會有任何優勢可言。
畢竟她們嫁的是有房有車有養家糊口能力的男人,而在這種情況之下就存在一個互相選擇的過程。
既然是互相選擇,女人自然不會占據絕對的優勢。
02想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想要找到合适的另一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你看上的未必能夠看上你,看得上你的你又未必看得上。
人生就是這樣,沒有完美可言,很多人一輩子都在情感糾結當中。
就算沒有愛情,通過條件選擇另一半,往往也會遇到這樣的事情。
不管是家庭條件的門當戶對,個人條件的勢均力敵還是三觀性格的吻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是很多女人在尋找另一半的時候,都會陷入到一個相對比較尴尬的境地。
明明條件很好,但就是找不到理想的另一半。
不止女人,很多男人也存在着這樣的煩惱。
二、無論男女,趁年輕結婚才是明智的選擇
很多人都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隻要有人勸他們早點結婚,他們就會覺得别人在催婚,或許是因為逆反心理的緣故,他們通常會用極端反抗心理來面對這件事情。
可事實上,那些勸他們早點結婚的,通常都是真心為他們好的人。
其一,趁年輕更易找到理想伴侶
很多人都夢想着自己将來發達了,可以尋找年輕貌美的女子或者小鮮肉,事實上這不過是一個幻想罷了。
在這個世界上,普通人永遠居多,不管是20歲還是40歲他們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20歲的月入3000 ,30歲的月入6000 ,40歲的月入1萬其實毫無差别可言,因為他們的收入根本就抵消不了他們的年齡劣勢。
最重要的是他們終其一生也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事業,他們挺多擁有了一份相對比較穩定的工作而已。
既然注定平凡,就得抓住青春的尾巴,否則将徹底陷入到尴尬被動的境地。
二十幾歲月入三四千的男人一定要比30多歲月入6000的男人更好脫單,這是不真的事實。
同樣的事情放在女人身上也是一樣的。
你成不了有錢人,是以早點脫單才是明智的選擇。
更何況,20多歲時你所面臨的選擇更加廣闊,一旦跨過30歲的坎兒,你會發現你可以選擇的異性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那麼多大齡男女不結婚就是因為他們很難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如果年輕10歲必然會是另外一種結局。
其二,大齡結婚,壓力增倍
20多歲的時候結婚,40多歲的時候孩子就已經開始上大學了,再過幾年他就可以獨立自主了。
即使自己賺錢能力有限,但也可以趁着年輕解決孩子的養育問題。
可如果你到了30多歲才結婚,等到你50歲的時候,孩子或許還在讀書。
這對于普通人來說的确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因為普通人的工作不穩定,普通人年紀大了容易失業。
再加上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同時出現,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辦法抵禦。
仔細想想老人的生活閱曆終究是可以拿來參考的,尤其是父母,他們不可能害孩子,他們隻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好。
他們催婚,他們希望孩子早點結婚,是因為他們是過來人,他們知道在合适的年齡做合适的事,才可以避免很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