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茅盾文學獎作品《主角》搬上舞台,在戲劇中看到文學的力量

因為一部話劇《白鹿原》,陝西人藝這些年引起了整個中國劇壇和戲劇市場的關注,迄今,這部劇已經走過全國70多個城市,演出432場,所到之處幾乎都一票難求,并被原著作者陳忠實認為最滿意的舞台版本。之後,劇院又推出了根據路遙小說改編的話劇《平凡的世界》。而今年,一部籌劃近3年,備受各界關注的新劇《主角》終于登場。

茅盾文學獎作品《主角》搬上舞台,在戲劇中看到文學的力量

《主角》海報

話劇《主角》改編自陝西作家陳彥獲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也是陝西演藝集團·陝西人民藝術劇院繼《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之後,推出的第三部根據茅盾文學獎改編的戲劇作品。導演胡宗琪繼《白鹿原》之後和陝西人藝再度合作,編劇則特邀了劇作家曹路生。陝西人藝老中青三代演員共同出演此劇。

幾天前,話劇《主角》在西安人民劇院進行内部彩排演出,這也是這部新劇首次亮相。舞台上,16根柱子構成的寫意舞美空間,一桌二椅般的簡潔道具,變換出戲裡戲外的不同時空。三個半小時,40年人生和社會沉浮,50多個場景,十幾個形形色色的人物,一衆“歌隊”般的群衆和觀者。話劇《主角》就在“行雲流水”的叙事節奏和時空轉換中,講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近半個世紀的人生際遇,這背後,也是一部秦腔起起落落的當代曆史,一幅複雜世相的宏闊畫卷。

觀看完該劇的彩排場演出,小說原作者,既是作家也是劇作家的陳彥十分激動:“我今晚一直在流淚看這個戲。它今天以這樣的風貌呈現在面前,我真的非常感動。我覺得我的小說并沒有今晚上這部戲這樣的精彩。全劇有一種命運感、挫折感、掙紮感,也有生命的成長感、人生的意義感。”他對所有創作者鞠了一躬說,“謝謝各位藝術家,讓小說有了這樣的舞台藝術轉換和光彩。”

2月25日,該劇将在陝西大劇院正式首演,之後将開啟全國巡演。

茅盾文學獎作品《主角》搬上舞台,在戲劇中看到文學的力量

從文學到戲劇,陳彥的茅盾文學獎小說被搬上舞台

陝西是個作家疊出的地方。作家路遙、陳忠實、陳彥創作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主角》,都曾獲得茅盾文學獎,也用各自的視角向世人傳遞了三秦大地的社會曆史和人文精神。今年是“茅盾文學獎”首屆評選40周年,陝西人藝曆時五年,根據這三部作品創排了三部同名話劇,以此構成“茅獎三部曲”,用舞台藝術再現文學精神核心。

其中,改編自陳彥小說的《主角》原作有近七十萬字的篇幅,時間跨度四十餘年。小說從1976年寫到2016年,展現了主角憶秦娥從放羊娃、燒火丫頭,再到配角直至主角的沉浮史。在《主角》裡,陳彥透過幾代秦腔人,描摹出中國最古老劇種的滄桑變遷,與整個社會在時代洪流中曆經的萬千變幻。一兩百号人物在書中粉墨登場,展開紛繁而綿密的生活畫卷。圍繞憶秦娥個人命運的興衰際遇所展開的世界裡,不乏時代的鑼鼓,以及各色人等如走馬燈樣的來去,他們共同構成了時代的影像。

茅盾文學獎作品《主角》搬上舞台,在戲劇中看到文學的力量

作家陳彥也是中國劇壇的著名編劇,多年來緻力于秦腔、眉戶戲等地方戲曲的劇本創作,創作出《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西京故事》等一系列聲震劇壇的現代戲,屢獲“曹禺戲劇文學獎”“文華編劇獎”以及 “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大獎。陳彥還曾經擔任過陝西戲曲研究院院長等管理崗位,在劇團呆了幾乎一輩子,見證了無數演員從初入團的生澀到舞台上大紅大紫,他也由此對戲曲人的生活非常熟悉,一直有書寫戲曲藝人成長的情愫,而這些也都成為他創作《裝台》和《主角》兩部小說的素材源泉。

茅盾文學獎作品《主角》搬上舞台,在戲劇中看到文學的力量

在看完話劇《主角》之後,陳彥說,“看戲的時候一直在思考,我當初為什麼寫這個小說,腦海中在不斷回放、濃縮和提升。這部戲它帶來我生命的共情,讓我思考人生所走過的曆程。可能有些觀衆沒有看過小說,但我想隻要經曆過這個時代,有一些對人性的了解,對時代的了解,對生活的了解,尤其是對生存的了解,我想這個戲就不難懂。它裡面有很多共情的東西,而這部劇用如此快的節奏,如此細膩的細節,把小說提高了很多。”

中國劇協主席、表演藝術家濮存昕也特地趕到西安觀看了《主角》演出,他看完戲後表示:“文學的力量始終是藝術的資源,如果文學是樹,那麼話劇《主角》就是傾心打造出的家具。這些年陝西人藝拿作品、拿人才說話,用話劇的藝術樣式去表達人文、表達世界,并且表達得更真切、更具真實感。”

茅盾文學獎作品《主角》搬上舞台,在戲劇中看到文學的力量

全陝西方言演繹,陝西人藝打造的又一部宏大作品

陝西人藝自2019年7月就簽訂了小說《主角》改編成話劇的版權,劇組主創人員前期多次赴西安、三原、泾陽等地深入生活,聽秦腔、看戲台、開展座談會,在采風過程中感受陳彥筆下形形色色人物,劇本八易其稿。

但要把小說裡紛繁複雜的人物和故事濃縮在舞台上十分不易。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劇作家曹路生受邀擔任編劇,劇本基本忠實于小說原著,隻在情節上做了撷取和縮編。圍繞憶秦娥的人生曆程,她身邊的人物在舞台上紛紛登場,學藝從藝之路和感情人生之路,交織在這個話劇作品中。據悉,最初的劇本成稿有5萬多字,最終在排練過程中删減到了三萬多字。而作品最後的舞台呈現依然也有三個多小時的時長。但因為全劇的舞台叙事極為緊湊,觀劇感受并不冗長,整個劇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茅盾文學獎作品《主角》搬上舞台,在戲劇中看到文學的力量

導演胡宗琪繼《白鹿原》之後,再度和陝西人藝合作,擔任《主角》的導演。胡宗琪曾榮獲“中國話劇金獅獎”、“文華導演獎”以及各種全軍、全國各類大獎。五年前,陝西人藝邀請他和編劇孟冰一起将小說《白鹿原》搬上舞台,一時轟動全國,5年間演遍全國,每到一出都收獲觀衆由衷的鼓掌和喝彩。在《主角》這部同樣曆史和時空複雜交錯的作品中,導演在極為簡潔寫意的舞台上,用各種導演手段,展現出流暢和快節奏的時空轉換。

作為一出講述秦腔藝人的作品,“戲中戲”也是《主角》的重要組成。在劇中,生活場景和舞台場景的轉換也常常是“無縫銜接”。搬上一把椅子,兩位服裝師為憶秦娥穿上戲服,伴随着燈光鑼鼓,舞台上“出将入相”顯現,主角就成了戲中人。借助于舞美設計那樹楓和燈光設計胡華慶建構的舞台視覺和空間,台上台下,人間戲台,有時虛實無間,并無分界。

茅盾文學獎作品《主角》搬上舞台,在戲劇中看到文學的力量

《主角》集中了陝西人藝老中青三代演員,其中大部分都是《白鹿原》的演員班底。舞台上浩浩蕩蕩幾十人,陣容十分龐大。而為了讓演員們更好進入作品并塑造秦腔演員,劇組請來了專門的戲曲老師,為全劇組演員進行了半年多的戲曲基本功訓練,通過練習“四功五法”,了解戲曲藝術,也從中感受秦腔人的不易和艱辛。

扮演憶秦娥的優優是陝西人藝的青年演員,此前在《白鹿原》中扮演白靈,在《平凡的世界》中飾演田曉霞。在劇中,“主角”憶秦娥的年齡跨度十分之大,心路曆程也十分複雜,第一次肩挑一個如此重要并且高難度的角色,她也經曆了一番艱苦的訓練的磨砺,而創作這部戲的過程也讓她深刻體會到,要成為主角,必須付出巨大努力和汗水。

值得一提的是,話劇《主角》依然沿用了此前《白鹿原》全陝西方言的演繹方式。而簡潔生活化的語言,也是小說原著的特點。劇本保留了不少方言,在創作排練過程中,導演和演員們又加入了很多道地的陝西話表述,讓這部劇更為生活化和真實化,也賦予了作品一種厚重的質感。

劇中很多配角的表演頗為精彩。劇中出現的秦腔老藝人古存孝、苟存忠,以及老編劇秦八娃、老團長單仰平等角色都栩栩如生,而扮演者都是劇團的資深演員,他們和其他中青年演員一起,共同展現了一幅人間的群像圖,在舞台上呈現出一種悲怆與希望交織的世相百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