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宮的屋頂600年來幹淨如新,連鳥糞都沒有,真的是神龍護體

故宮,作為我們國家最大的文物古迹和參觀景點,每一個到訪的人都會被他金碧輝煌的的氣勢所折服。紅牆黃瓦,美輪美奂,每一處都透露着皇家的威嚴。

尤其讓人驚歎的是,故宮720000平米,8707間房屋,所有的房屋的屋頂都潔淨如新,沒有一點鳥糞。

那故宮這600年來,是一直保持這種狀态嗎?古人到底用了什麼辦法,能讓屋頂保持沒有鳥糞呢?難道真的是因為故宮住的是真龍天子,普通牲畜不敢來冒犯嗎?

其實這是一種錯覺。

故宮的屋頂600年來幹淨如新,連鳥糞都沒有,真的是神龍護體

如今的故宮之是以看起來如此的莊重,典雅,氣派,幹淨,完全是現代人的功勞,更具體點說,是故宮博物院從業人員,尤其是那些文物修複師傅們的功勞。

在明清兩代,故宮雖然是皇帝家兼辦公室,但是故宮卻經常發生火災,600年來大概發生了100多次。有一年過年,朱棣讓人在午門外放煙花,結果把午門都給燒了。李自成打進北京的時候,一把大火把故宮燒得差不多快玩完了,後來順治來了又開始慢慢複建。

清朝末年,洋人兩次打進北京城,對紫禁城進行了兩次的洗劫,很多建築被毀壞。慈禧就不經常在紫禁城内住,大部分時間是住在頤和園。

是以,在明清兩代,故宮其實是很破敗不堪的,尤其是清末。故宮的屋頂,别說鳥糞了,長草的都有。

我們現在看到的故宮,隻是紫禁城的一部分,這一部分,也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故宮博物院的從業人員經過對故宮建築的重新修複後,才對外開放的。另外,故宮作為全中國最知名的景點,平常的維護也是非常到位的,是以,我們才能看到潔淨如新的故宮。

但是,現代人的努力,也不能掩蓋古人的功勞和智慧,要不然故宮的設計師得冤枉死。

在故宮的設計之初,其實也考慮到這個問題,畢竟故宮是皇家住所,總不能像普通百姓家裡,燕子築巢,小鳥喳喳。是以,在故宮的建築布局,建築風格上都做了一些預防。

故宮的屋頂600年來幹淨如新,連鳥糞都沒有,真的是神龍護體

首先是故宮的建築上

故宮的牆全部采用的是紅色的,這種顔色,是鳥類所恐懼的一種顔色,是以,大部分鳥類看到這個顔色,都會自動地退避三舍。

故宮的瓦片全部是黃色的,而且采用的是琉璃瓦,整個故宮,大片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會特别的刺眼,鳥類也不會在這裡降落。

故宮房頂的屋脊設計也特别有講究,瓦片的正脊和垂脊設計得特别寬大,寬大到一般的鳥類的爪子都抓不住,是以,鳥類也不可能停留在屋頂休息。

另外,故宮全部采用的是坡屋頂式的設計,即便是有一些的鳥糞和其他垃圾,經過大雨的沖刷後,也會順着雨水全部流下來。

故宮的屋頂600年來幹淨如新,連鳥糞都沒有,真的是神龍護體

其次是周邊環境的設計上

從故宮的鳥瞰圖上我們會發現,整個故宮的中軸線上是沒有樹的,尤其是三大殿,光秃秃的,沒有樹,自然也不會有鳥類的栖息。

不過故宮裡也不是完全沒有樹,也不是完全沒有鳥,内廷寝宮和禦花園裡還是有樹的,故宮裡的烏鴉也不少。

再次是人工維護上

故宮作為皇家重地,日常維護是少不了的。在清代的時候,這個工作歸内務府管,在内務府下面專門有一個營造司,負責對皇宮建築的修建和維護。

另外,在皇宮内,還有一些小太監,他們的工作就是專門驅鳥,每天啥了不幹,看見鳥就把它趕走,這就是他的工作。

故宮是中華民族的璀璨珠寶,故宮的建築也凝聚着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汗水。故宮裡的很多建築設計的都很巧妙。比如乾隆蓋樂壽裡用的竹子,100多年來就沒有變形過,很多人都很奇怪,這到底是什麼竹子呢?

其實這根本就不是竹子,而是非常珍貴的金絲楠木,從雲南的大山深處運到北京,北京的老匠人們再把它雕刻成竹子的樣子,顯得整個建築非常的清雅。

是以,有機會一定要到故宮去走走看看。感受一下中國古老的建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