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鐵集團“全路技術能手”獲得者張冬:匠心築夢 隻為列車行穩緻遠

作者:大美江淮

  □ 文/盧長嘯 圖/孟慶生

  2021年12月的清晨,交驗台位的轉向架下就響起了叮叮铛铛的敲擊聲,慢慢走近借着手電筒的光束依稀的看清了他的臉,他就是合肥車輛段合肥檢修工廠中的房間技術組組長張冬,他堅守崗位已經二十年了,而這天他被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評為“全路技術能手”。

國鐵集團“全路技術能手”獲得者張冬:匠心築夢 隻為列車行穩緻遠

▲對客車車鈎緩沖裝置檢修品質進行檢查把關。

  砥砺深耕練就過硬本領

  鐵路客車轉向架的檢修是一項極其單調、枯燥,而又責任重大的一項工作。張冬,這位70後,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度過了20個春夏秋冬。鐵路客車轉向架類似于我們日常生活中“汽車的底盤”,對于列車運作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轉向架的構造複雜、型号繁多,随着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技術在轉向架上的應用讓檢修工作充滿了困難和挑戰。他在這些困難和挑戰面前卻沒有止步,将全部精力投入轉向架檢修技術的鑽研中。他堅信: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轉向架上的零部件有上百個,一趟檢查下來要花幾個小時。檢查過程中張冬常常因為蹲久了眼冒金星,直不起腰。有時夏季溫度高達四十攝氏度,為了精準卡控檢修節點,他頂着高溫一頭鑽進地溝去檢查,衣服濕了幹、幹了又濕。張冬的汗水沒有白流,刻苦鑽研讓他的業務技能得到快速提升,很多轉向架上的疑難雜症他都能“手到病除”。先後獲得2018年合肥車輛段先進工作者暨“十佳技術能手,2018年上海局集團公司車輛系統職業技能競賽車輛鉗工全能第一名,被授予“全局技術能手”稱号等。

國鐵集團“全路技術能手”獲得者張冬:匠心築夢 隻為列車行穩緻遠

▲在輪軸同溫組裝作業前檢查核對車軸号。

  勇于創新破解技術難題

  在同僚眼中,張冬最大的特點就是凡事總要多問一個為什麼,解決問題會追根溯源,直到從“根兒”上把事情捋順。他愛琢磨、愛鑽研、愛較勁,每次遇到問題總能産生靈感、想出妙招。随着近年來鐵路發展的趨勢由人控向機控的轉變,他的鑽研勁派上了大用場。

  在一次交驗的過程中,他發現一輛25G型客車副風缸和總風缸的容積過小,與設計要求不符合,存在車輛制動隐患,他立即聯系廠家處理,事後調查發現廠修機關在安裝中未能按國鐵集團最新要求執行,該起事件被集團公司通報表揚。為了改變人控工藝的不穩定因素,確定客車檢修品質萬無一失,他主動請纓成立創新小組,全身心的投入到技術創新上。短短幾年,“鐵路客車轉向架裝配标準化研究”“自動化轉向架導柱定位測量系統”“轉向架自動化定位組裝裝置”等20多項創新成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每年可節約生産成本約1000萬元。

  張冬多年以來一直從事集團公司客車檢修工藝編制及修訂,參與編寫了2018年國鐵集團關于車輛鉗工職業技能規範題庫、2020年國鐵集團客車段修規程的修訂,為客車檢修和故障處理提供了最新的理論依據。在日常工作中,他苦心鑽研技術業務,通過不斷地努力,攻克一項又一項難關,掌握一項又一項技術,先後撰寫了《自動化轉向架導柱定位測量系統的改進意見》《25K型客車常見故障分析及解決方法》等論文,對相關客車檢修的難點問題提供了解決的思路和方案。

國鐵集團“全路技術能手”獲得者張冬:匠心築夢 隻為列車行穩緻遠

▲對職工進行轉向架檢修實訓。

  薪火相傳助力青工成長

  近年來,鐵路的高速發展催生了人才的快速成長。張冬知道,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能春滿園。他不僅自己保持敬業愛崗的熱情,還着眼于鐵路事業的未來,立志培養更多的年輕人。他毫不吝惜拿出自己的存貨、絕活,帶動周圍的職工學技術、練技能。幾年來,經他教育訓練過的檢修人員近1000人次,帶出的徒弟近200人。

  他積極參加段動态檢車員、客車檢車員、車輛鉗工技能輪訓工作。還擔負職業技能競賽車輛鉗工的技術教練,孜孜不倦地傳授他在工作中積累的經驗,經他教育訓練的選手在集團公司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2020年集團公司技術比武獲得第二名的蔣闫就是他衆多徒弟中的一個,他的徒弟陳郁也曾獲得過2018年上海鐵路局集團公司先進生産者、2019年度優秀教練員,每每談到這些,他都自豪萬分,為能夠幫助同僚們提升技術而倍感欣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