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滿族二月二,為什麼要吃豬頭?

滿族二月二,為什麼要吃豬頭?

吃豬頭、豬頭糕

作者富察寶仁

二月二這天,東北的滿族百姓都有吃豬頭的習俗,龍擡頭日吃豬頭,真不知這豬頭怎麼得罪了龍頭,應節氣竟家家戶戶吃豬頭。

滿族是漁獵民族,訓豬、養豬有着悠久的曆史。古籍記載,滿族先民肅慎人四五千年以前便已是“好養豖(豬),食其肉,衣其皮”,并且冬天以豬油塗身以禦風寒。到了魏晉時期,滿族先民勿吉人雖然生活進步多了,但還是“婦人則布裙,男子豬犬皮裘”,穿着豬皮狗皮衣服,大量飼養着可食肉、衣皮的豬。

滿族二月二吃豬頭,是取龍擡頭的“頭”字與豬頭的“頭”字諧音,認為寓意着吉祥,應着二月二的歲時節氣。為慶賀龍擡頭,豬頭被當成了祭祀美味,正如清詩人沈兆禔《歲時》所詩:

針黹初停放紙鸢, 紅妝冒冷打秋千。

龍擡頭日豬頭薦, 春餅登盤到绮筵。

滿族人的習俗,是過年時家家都要殺頭豬,除了擺上幾桌殺豬宴(年豬宴)招待親朋好友之外,豬頭、豬肉都要在院中一層層碼好,豬頭放在最下面,然後堆上雪、澆上水,在東北這個天然大冷庫中貯藏。這樣既可保鮮又可随吃随取,還不怕豬、狗、狐狸等家畜野獸前來禍害。

待吃的時候從上面一層層、一塊塊地取肉一直吃到農曆的二月二,肉基本上吃完了豬頭也露出來了。這豬頭是人們為了應二月二龍擡頭的節氣,特意留在最後吃的。龍擡頭這天家家吃豬頭,是以有的地方幹脆就叫“豬頭節”。

滿族二月二,為什麼要吃豬頭?

豬頭的吃法很多,象烀豬頭、扒豬頭、豬頭肉沾蒜醬、白煮口條(舌頭)、拌豬耳朵等。滿族最具獨特風味的豬頭做法是“豬頭糕”。豬血糕(豬血豆腐)吃的人很多,但這豬頭糕吃過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已幾近失傳。

豬頭糕的做法是,首先把豬頭用火燎好。滿族人有吃燎毛豬的習俗,即是豬宰殺後不燒開水燙煮去毛,而是用火将豬身上的毛燎幹淨。然後,用冷水浸泡刮去豬皮上的火燒污物,使豬皮呈焦黃色,煮熟食之後有一種焦香。這種做法傳承于遠古時期,滿族先民肅慎人茹毛飲血的年代,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時光。

豬頭燎好之後,浸泡幾個小時,然後将豬皮用刀刮幹淨,分解後先在大鍋中烀熟。豬頭出鍋後,将肉、拱嘴(豬鼻子、嘴)、舌頭、耳朵等趁熱放在一起剁成碎丁。将蔥、姜、蒜切成碎沫,然後将花椒水、清醬、細鹽、味精等與肉丁拌勻,之後,用幹淨的屜布或細紗布緊緊包好、紮嚴上口。最後放在平闆上,上面再放一平闆,平闆上放大石塊壓在上面。

待三、四個小時之後,肉丁冷卻了也壓實了,豬頭的肉、拱嘴、舌頭、耳朵等也就成為一體了。這時打開屜布,将豬頭糕切成半寸見方三寸多長的糕條,整齊擺放盤中上桌食用。這道滿族早年間二月二常見的豬頭糕,顔色紅、白、黃、綠各色相間、色彩美觀,因糕中有肉、拱嘴、舌頭、耳朵等部位,故吃起來軟、脆、柔、綿口感特别好。真是既好看又好吃,既有嚼頭又清爽濃香,是一道下酒下飯的好菜。

二月二除了吃豬頭,滿族還将吃的食物均與龍聯系上,賦以新名以應時令。象吃餃子,稱之吃“龍耳”;吃面餅,稱之“吃龍皮”;吃面條,稱之“吃龍須”;吃米飯,稱之“吃龍子”。在做蒸饽饽面餅時,會在餅上壓出半圓的鱗狀,稱之“龍鱗餅”。有的人家還會用面粉和上少量的糖,搓成一個個小球形在鍋中煸烤熟,用來哄小孩子玩,稱之“龍蛋”。

東北地區二月二這天的食俗,都是以崇龍祀龍的習俗展開的,寄托着滿漢群眾對龍神的祈拜心理,展現着人們對春天的憧憬和秋收滿倉的企盼。

滿族二月二,為什麼要吃豬頭?

作者簡介:富察寶仁又名付寶仁,退休前為國家幹部,現為吉林市政協文史研究員丶北華大學客座教授丶吉林省滿族經濟文化促進會副會長丶吉林市滿族聯誼會副會長丶吉林市滿族企業家協會及吉林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古建築丶滿族建築顧問。

富察寶仁先生寫有很多著作,特别是關于滿族曆史與文化的書籍,主要有《大東北滿族舊事》叢書,是吉林省地方志資源開發立項項目。叢書約124萬字,分為《大東北滿族舊事·曆史文化》《大東北滿族舊事·歲時文化》《大東北滿族舊事·俚俗文化》《大東北滿族舊事·建築文化》《大東北滿族舊事·薩滿文化》等5冊。我們平台經過授權,曾發表部分文章。有意購買收藏此書的,可以與作者富察寶仁先生聯系。

我們平台已經發表《大東北滿族舊事·曆史文化》中的部分,現在先生又提供《大東北滿族舊事·歲時文化》,我們将陸續發表。

2月5日發表《正月初五,滿族的祭财神、揑破五》,

2月6日發表《滿族人過大年的年俗》,

2月7日發表《滿族人接姑奶奶的節日》,

2月8日發表《滿族的冰燈傳承久遠》,

2月9日發表《滿族的薩滿祭祀》,

2月10日發表《小雪漫山白,滿族捕貂忙》,

2月11日發表《正月十五滿族青年男女跳笊籬姑姑舞》,

2月12日發表《滿族的過年民俗》,

2月13日發表《滿族的正月大拜年》,

2月14日發表《滿族元宵有什麼特點?》,

2月16日發表《正月十六,滿族的縱偷日》,

2月17日發表《正月十六滿族的抹黑節》,

2月18日發表《滿洲正月十五,“燈官”出巡》,

2月19日發表《滿族的抹黑臉“打畫墨”》,

2月20日發表《大清國史館纂修官鈕祜祿·索甯安撰《滿洲祭天祭神儀注》》。

滿族文化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