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盟商“營業近一年才知是假店”:揭秘鹿角巷1億打假背後的故事

真店114家,假店7000多家。假店有的被收編,有的已倒閉。

加盟商“營業近一年才知是假店”:揭秘鹿角巷1億打假背後的故事

鹿角巷。圖:IC photo

“我們所在的商圈有5家鹿角巷,等到總店找過來,我們才知道自己之前加盟的是假店。”高先生告訴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2019年初,他在北京繁華地段的商圈開了一家鹿角巷加盟店,營業近一年後卻被告知自己加盟的店鋪是假店。後來經過雙方協商,高先生所在的店鋪最終接受了鹿角巷總店的“收編”。

在過去兩年中,像高先生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2022年2月17日,#網紅奶茶店花1個億打假7000家山寨店#詞條登上熱搜,閱讀量高達2.3億。

據央視财經報道,該正規茶飲品牌的負責人稱,2017年初開了第一家店後,品牌方在當年的8月份開始申請注冊餐飲服務類商标。在這期間,山寨門店的開店速度遠遠大于正版店鋪。“最誇張的時候我們全國隻有114家直營店,假的店有7000多家。當取得商标以後,進行一個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動。經濟成本的話,就達到了一個億左右。”

山寨門店為何這麼多?@TheAlley鹿角巷官方微網誌釋出回應稱,由于品牌對大陸商标注冊細則不詳,在商标注冊過程中讓假店鑽了法律空當,導緻品牌消費者喝到假鹿角巷,并造成市場混亂,對此深表歉意。

自2017年進入大陸開出第一家直營店開始,鹿角巷是怎麼被山寨品牌“打敗”的?官方宣稱花費一億維權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對于企業來說,商标注冊又應注意哪些問題?

“周邊5家店總店都不相同”,李鬼太多加盟商入坑

“2018年的時候鹿角巷特别火,我跟風點了一杯黑糖系列的奶茶,還挺好喝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後來再點感覺味道越來越差。”奶茶達人小雨告訴貝殼财經記者,自己2018年、2019年前後曾是鹿角巷的忠實使用者。

沒過多久,鹿角巷各類奶茶口感下滑厲害,小雨開始轉投其他新式茶飲懷抱。直到前兩天看到#網紅奶茶店花1個億打假7000家山寨店#的熱搜,小雨才“恍然大悟”,自己可能被李鬼騙了。

加盟商高先生至今還記得自己的店是如何由盛轉衰的。

據高先生介紹,2018年鹿角巷憑借黑糖系列奶茶在網絡上爆火,自己通過網絡聯系上了“鹿角巷總店”,很快就實作了加盟,于2019年初在北京西單一家商場中開業。“剛加盟初期,生意特别火爆,很多網紅和大學生還特意到店鋪拍照打卡”。

高先生告訴貝殼财經記者,剛開業時,由于黑糖鹿丸系列奶茶在網絡上熱度很高,自家店鋪幾乎每天都是爆滿狀态。“2019年初剛開業,每天營業額能有4000多元”。

然而,好景不長,随着周邊店鋪越開越多,高先生發現自家奶茶店鋪生意越來越差,“最多的時候我們商場周圍開了5家鹿角巷,據我了解,每家加盟的總店還都不相同”。

高先生稱,由于鹿角巷品牌網絡熱度消散,再加上飲品口味不佳,複購客人較少,開業不到一年,自家店鋪的營業額就下滑至起初的四分之一,日均銷售額在1000元左右。商圈其他的鹿角巷“加盟店”也陸續倒閉。

2019年底,正牌鹿角巷總店找上門來,高先生才知道自己加盟的是假店。雙方進行了協商,最後高先生決定以“收編”的方式加入鹿角巷。

高先生介紹,自家店鋪接受“收編”後,鹿角巷為店鋪更換了全新的收銀系統及飲品菜單,并要求全員到總部進行教育訓練,各類飲品也有了更正規的制作流程。

“現在我們制作飲品都必須使用電子秤稱重,更換了全新的原材料,改革了制作方式,口感和之前的完全不同”。接受收編後,高先生稱自家門店銷售額有了顯著的提高。2021年8月,品牌方與某流量明星的生日公益應援活動吸引了大批顧客前來消費,“隊伍從店鋪一直排到了商場門口”。

為何李鬼這麼多?注冊商标未及時覆寫核心商品及服務類别

近年來,國内奶茶市場百花争豔,各類奶茶品牌層出不窮,這麼多家品牌中為何單單鹿角巷成為了被山寨的大戶呢?對此,鹿角巷官微釋出解釋稱,自己是來自中國台灣的品牌,對大陸商标注冊細則不詳,在商标注冊過程中讓假店鑽了法律空當。

鹿角巷品牌線上營運負責人王先生向貝殼财經記者表示,品牌于2017年初進入大陸,于同年8月份才開始申請注冊餐飲服務類商标,在這期間已經陸續有山寨店鋪出現。

國家知識産權局官網顯示,鹿角巷相關商标最早注冊時間為2017年8月1日,申請人為該品牌創始人邱茂庭。彼時,邱茂庭送出了“鹿角巷THE ALLEY DA”的商标申請,申請領域為第43類餐飲服務類。然而,從申請到注冊成功,鹿角巷耗費了兩年多的時間,中途經曆駁回複審、多次商标異議申請等流程。直至2019年,品牌方才拿下第43類商标。商标資訊顯示,這枚商标的初審公告日期是2018年12月13日,注冊公告日期2019年12月7日,專用權期限從2019年3月持續到2029年3月。

貝殼财經記者以“鹿角巷”和第43類為關鍵詞搜尋發現,國家知識産權局登記在案的商标申請資訊共有428條,其中不乏“鹿角巷THE ALLEY DA.”、“鹿角巷THE ALLEY”等打擦邊球的商标名稱。

對此,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孟澤東解釋稱,商标注冊時長基本在一年以上,有的甚至長達兩年或以上。因為鹿角巷商标注冊現狀比較複雜,鹿角巷商标注冊的曆程長達兩年也屬于正常現象。

同時,國家知識産權局官網還顯示,盡管邱茂庭最早申請注冊“鹿角巷THE ALLEY DA”商标,但未及時覆寫核心商品及服務類别,起初隻注冊了第43類餐飲服務類,忽略了第30類友善食品、第32類無酒精飲料的商标注冊。這導緻了除山寨門店外,市面上還出現了大量山寨沖泡茶飲。如今,國家知識産權局官網顯示,邱茂庭申請注冊的第30類鹿角巷商标正等待實質性審查,第32類則已經被駁回申請。對于超市内山寨鹿角巷沖泡茶飲,鹿角巷的維權之路還很漫長。

針對鹿角巷維權難一事,孟澤東提醒,首先,企業在注冊商标時要確定保護範圍全面,例如可以采取“主商标+子商标+多類别”的防禦性保護模式。這樣的商标保護模式,可以有效預防日後被他人惡意搶注。其次,在成功取得注冊商标後,要及時依據企業發展規模和商品拓展領域補充注冊相應的類别。

花費一億多打假背後,鹿角巷線下維權路漫漫

據鹿角巷線上營運負責人王先生介紹,自2019年底鹿角巷第43類商标注冊成功後,品牌便開始着力進行線上、線下打假活動。

線上上,鹿角巷與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台合作,清掃了一大批冒用鹿角巷商标的奶茶店鋪。線上下,鹿角巷會根據網絡平台顯示的開店資訊派人逐個篩查,同時也有專人實地走訪摸查。

裁判文書網資訊顯示,鹿角巷品牌方與各地涉嫌侵權的個人或公司糾紛高達1631起,官司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9月。鹿角巷品牌負責人在接受央視财經采訪時稱,公司對山寨店鋪進行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動,前後經濟成本就達到了一個億左右。

面對如此高昂的維權成本,孟澤東律師分析,一是自身商标保護力不足,未能有效阻止惡意注冊或者搶注的現象;二是侵權規模比較大,範圍比較廣,侵權形式比較複雜多樣;三是維權本身流程較為複雜,從發現侵權現象、侵權行為固定再到提起訴訟維權所需要的成本較高。

貝殼财經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鹿角巷品牌于2013年創立于中國台灣,并于2017年進入大陸,早在2018年初,鹿角巷就曾在官方微網誌釋出“打假聲明”,提醒投資人不要誤信山寨加盟資訊。

據當時報道顯示,每家正品鹿角巷店鋪門口還曾張貼通知,稱品牌目前隻有直營模式,尚未開放加盟。鹿角巷官網顯示,直到2020年,鹿角巷才開放大陸地區加盟。2021年3月,鹿角巷還曾釋出聲明,表示将對冒用“鹿角巷 THE ALLEY DA”商标進行宣傳、招商的相關主體保留追究其機關和個人法律責任的權利,依法維權。

自2019年末始,經過兩年多的漫漫維權路,王先生告訴貝殼财經記者,鹿角巷已經與多家外賣平台合作打假,如今線上平台鹿角巷店鋪多為正品,消費者可放心選購。線下購買時,消費者還需留意鹿角巷官方微網誌、微信所釋出的正品門店資訊,仔細加以甄别。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李夢涵 編輯 徐超 校對 賈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