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金陵圖》看《南京城市史》,領略南京城市生長曆程中的動人細節

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在中國曆史上舉足輕重。衆所周知的是,它有五百年的建都史,但兩千五百年的非建都史卻少有人知。20日,德基美術館等機構在“金陵圖數字藝術展”展廳舉辦了一場别開生面的“從《金陵圖》看《南京城市史》”講座互動活動。南京城市史著名學者、作家薛冰帶領聽衆在“金陵圖數字藝術展”中暢遊,揭秘《金陵圖》與南京的關聯,并從新版《南京城市史》出發,為大家解讀這座城市的發展曆程。講座活動中,薛冰結合新版的《南京城市史》,為讀者細細解析《仿楊大章畫〈宋院本金陵圖〉》中蘊含的南京印迹,講述2500年的南京城市發展曆史。

從《金陵圖》看《南京城市史》,領略南京城市生長曆程中的動人細節

這幅《金陵圖》被譽為“南京版《清明上河圖》”

兩百多年前,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來到南京時,流連于龍盤虎踞的山川形勝,得到了珍貴的《宋院本金陵圖》,即景印證,感慨萬千,題詩六首。他還指令随行的宮廷畫師謝遂、楊大章、馮甯以《宋院本金陵圖》為藍本分别進行仿繪。這三幅清代乾隆年間仿的“金陵圖”,兩幅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一幅收藏在南京德基美術館,其作者正是宮廷畫家馮甯。此圖也是三幅“金陵圖”中唯一回到其所描繪的城市——南京的珍貴畫作。

馮甯《仿楊大章畫〈宋院本金陵圖〉》完成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縱35厘米,橫1050厘米,全卷可分為鄉野景緻、秦淮街市和郊野風光三部分,共繪制人物形象533個、動物90隻。圖中,水陸并聯的古城門、商賈往來的商業街、航運發達的秦淮河、授業解惑的書院學堂、飄香依舊的鴨馔店以及圖像資料中罕見的羊馬牆等,都是古都金陵繁華與變遷的印迹。

據介紹,就目前存世作品來看,描寫宋代南京的風俗畫長卷極為罕見,而此圖的藍本——《宋院本金陵圖》也早已散佚。是以,馮甯的《仿楊大章畫〈宋院本金陵圖〉》的曆史價值和文獻價值極高,它生動描繪了宋代南京的城市面貌和各階層人民的日常生活,讓看不見的曆史變得立體化、細節化,被譽為“南京版《清明上河圖》”。

解讀《金陵圖》,領略南京城市生長曆程中的動人細節

“你們看,這裡就是長幹橋,是宋代金陵城的南門,是目前我見過的最早的甕城實景圖 ……”“你們再來看這邊,這一帶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老門西,當時有很多的商鋪,飯館、面店、酒肆、茶棚、糧鋪,還有學堂等等。夏天很熱,這個人在扇扇子,這裡有蝈蝈籠子 ……”薛冰表示,南唐所建、延續宋元的金陵城,文獻記載不多,圖畫資料絕少,南宋南京地方志《景定建康志》中的“府城之圖”等隻是粗略的示意圖。《仿楊大章畫〈宋院本金陵圖〉》則是形象生動的彩畫長卷,圖中左端城門就是宋代的龍光門(水西門前身),右端城門則是金陵城南門(中華門前身),兩門之間的商業區,是東吳“大市”和唐代的“長幹裡”,也是延續了千年的商業中心,相當于今天的門西地區。“此圖所畫,為文獻記載提供了切實生動的圖像诠釋。認真研究畫面内容,對于認識宋代金陵城鄉建築、市肆商鋪、交通工具、工匠技藝、農業勞作、服飾鞋帽、飲食娛樂、風物民俗,都有很大的幫助。”

從《金陵圖》看《南京城市史》,領略南京城市生長曆程中的動人細節

薛冰特别提到畫家對于建築的情有獨鐘,“你們看,街路兩邊的房屋,不但建築樣式、院落組合各各不一,而且頂蓋、鬥拱、梁柱、台基、門窗、配飾,都取界畫風格,有相當準确的結構圖或剖面圖。一些房頂鋪瓦隻鋪了一半,讓人可以看清承托部分,粉壁有大片破損,讓人可以看清内部結構,如果刻意為之,很難想象會有這樣的巧合”。

活動現場,薛冰也對畫中的商鋪做了細緻的解讀,“從這些商鋪中大家可以看出數十個行業,有飯館、面店、酒肆、茶棚、糧鋪、油行、染坊、當鋪,還有學堂、書舍、街頭雜耍等,而且門裡門外,都有相應的行業用具和人員操作,看看這裡的飯店裡的竈台,酒肆裡的蒸餾爐,畫得都很逼真,簡直可以據此複制”。薛冰還特意指着畫中臨近橋頭的一處臨時攤點,“,你們看,以推車為攤位,車旁樹着三柄大遮陽傘,傘柄插在大方磚中以固定,這方式現今仍在使用”。

前有蔣贊初《南京史話》,今有薛冰《南京城市史》

記者了解到,《南京城市史》于2008年首次出版,十五年來不斷修訂、再版、擴充,從一部曆史專著逐漸變成一本通俗易懂、趣味橫生的大衆化讀物。它是中國首部且唯一的城市史專著,是南京文化經典讀本,是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城市建設必備參考書。

從《金陵圖》看《南京城市史》,領略南京城市生長曆程中的動人細節

“前有蔣贊初《南京史話》,今有薛冰《南京城市史》”。在南京,在江蘇,甚至整個江南,作家薛冰是公認的當之無愧的文化代言人。他居南京六十餘年,著作六十餘部,以學富五車的才華、堅韌不拔的毅力、超群絕倫的敏銳、無窮無盡的熱愛,一生孜孜不倦地書寫南京文化、江南文化,《南京城市史》是其代表作、集大成之作,是真正意義上的南京通史,南京全傳。

與前兩版相比,新版《南京城市史》增加了大量配圖,全書近300幅圖檔,包括曆代地圖50幅、文物考古圖20幅、古畫45幅、老照片60幅、攝影新作40幅,多元度、多層次、多角度對南京的生長和發展進行想象、描述和還原。

從《金陵圖》看《南京城市史》,領略南京城市生長曆程中的動人細節
從《金陵圖》看《南京城市史》,領略南京城市生長曆程中的動人細節

值得一提的是,德基美術館收藏的 《仿楊大章畫〈宋院本金陵圖〉》全卷收入新版的《南京城市史》,單獨印刷,作為附冊,以呈現南唐至宋代的金陵風貌。出版方表示,《金陵圖》與《南京城市史》在圖書出版領域相遇、相應、相和、相生,堪稱民間收藏與民間書寫的珠聯璧合。此外,新版《南京城市史》還收入了明代南京狀元朱之蕃的《金陵四十景圖像詩詠》,以展現晚明文人士大夫興起的遊冶觀覽的勝景風潮。

“厚古不薄今”是新版《南京城市史》一個重要特點。全書既回溯古代南京城市成長、變遷曆程,也濃墨重彩呈現現代規劃出現之後的一百餘年中南京的變化,尤其是21世紀南京“山、水、城、林”一體的和諧城市建設,增添青年攝影師方飛、趙耀、阮忠等所拍攝的今日飛速發展的南京新城面貌和老城曆史文化遺産,展現當下和諧發展的新南京。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攝影: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餘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