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可能不知道,賽那其實和埃爾法是一個級别的MPV

美國沒有埃爾法,日本沒有賽那,原本來說這兩款車就像獅子和老虎一樣,很少有直接競争的機會。

根據成熟市場的定價标準,美國市場的賽那定價就在3萬多美金,國内一直嚷嚷的美國定價換算過來也才20萬出頭。

你可能不知道,賽那其實和埃爾法是一個級别的MPV

而日本市場隻有埃爾法,入門版埃爾法的定價在360萬日元左右,也就是20萬左右的價格。

當然,理論上來說海外每個市場的定價政策都是不同的,拿到一塊比對有點奇怪,但我還是站在貨币的基礎上,美國的3.4萬美金和日本 360萬日元,全球範圍内都是一樣的購買力。

換個角度也能很清楚的思考。

你可能不知道,賽那其實和埃爾法是一個級别的MPV

埃爾法在日本市場的定位,其實比奧德賽稍高,奧德賽的主力車型和埃爾法的主力車型價格差距隻有10%左右,基本上都是在400萬日元左右。奧德賽這台車在美國可是有銷售的啊,定價3-4萬美金,按照配置不同有不同的定價。

邏輯不難整理,日本市場奧德賽和埃爾法幾乎定位沒有本質差別,而在美國市場,奧德賽和賽那的定價是一個标準。

你可能不知道,賽那其實和埃爾法是一個級别的MPV

其實這裡就能看出來,豐田内部研發上,埃爾法和賽那就是一個級别的MPV,不同的是埃爾法為本土化産品,而賽那是為北美研發出來的MPV,這些車型面對的就是不同的使用者群體,但其實成熟市場的這些車型高度是一樣的 。

很奇怪的是,這兩台車今天在中國市場的風格完全不一樣了。

目前國産之後的賽那定價30萬起,而埃爾法因為需要加價,終端價格已經飙升到了100萬,這裡我需要重新提醒的是,全球範圍内兩款車型的定價其實都是一個高度。

你可能不知道,賽那其實和埃爾法是一個級别的MPV

當埃爾法的價格是賽那三倍還多的時候,市場是已經出了問題的。

曆史的滾軸退回到10年前,2011年的中國MPV市場,埃爾法的定價50多萬起,當時不需要加價、豐田也不會官方漲價,而同期進口過來的豐田賽那,定價也在50多萬。

其實在當年,中國市場中買賽那和買埃爾法的成本,是一樣的。

你可能不知道,賽那其實和埃爾法是一個級别的MPV

後來就不一樣了,豐田在中國市場給出了一個明晰的方向,随着埃爾法明星效應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埃爾法發展到現在已經脫離了車的本質,被注入了一種社交屬性,買埃爾法不是買MPV而是買一種地位、一種認知以及一個高端圈層入場券。

是以給中國市場的配貨額是很低的,人為造成供需失衡的表現。

而賽那則充分發揮家用MPV的價值屬性,國産之後制造成本更低,價格回歸到了家用車本應該有的高度。

你可能不知道,賽那其實和埃爾法是一個級别的MPV

一上一下,兩款車型擁有巨大的價格差異化表現,但從本質上來說,豐田其實在研發埃爾法和賽那的時候,都是一個級别的MPV,沒有豪華與非豪華的差別,在中國市場的神話應該是一個偶然。

人為制造的高端豪華與豐田後期刻意裝裱出來的豪華,讓這台車有着神一樣的光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