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耗時六年,解讀金農手劄詩稿120多件,隻為“享受與古人共鳴的樂趣”

“我從2015年開始研究金農,目前已經收集、解讀金農手劄詩稿120多件,其實我知道,這樣的解讀更像是一條苦行之路”,近日,浙江書法家張林忠在接受紫牛新聞采訪時告訴記者,他耗時6年,創作出了20萬字的專著《冬心的朋友圈》,這部作品主要是研究金農手劄和創作金農主題的随筆,作品共三卷,從文人、社會、家庭、情感等角度解讀,全方位展現了當時最具影響力人物金農的人生世界,張林忠說,據他所知,目前,中國并沒有人系統去解讀金農的手劄,“我想,這正是一個有擔當的書法家責任所在”,記者也了解到,目前這部專著正在計劃出版中。

他耗時六年,解讀金農手劄詩稿120多件,隻為“享受與古人共鳴的樂趣”

張林忠

他“文墨兼修”,熱愛書法,也熱愛寫作

張林忠,是一位電力人、一位作家、一位書法家,他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倡導“文墨兼修”的藝術理念,其作品40 多次在全軍、全省、全國系統和全國入展獲獎,作品被社會各界廣泛收藏。

張林忠曾在2019年推出散文集《林家塘》,這是一本鄉土散文集,張林忠圍繞生活的故鄉林家塘展開。林家塘是位于浙江沿海三門的一個不足30戶的小村子,張林忠從16歲離開故鄉,求學從軍,整整30年,有快樂而憂傷的童年時光,有一生難以忘懷的鄉土鄉情。本書收錄了《父老鄉親》《祖母攔腰》《180封情書》《電話牆》《林家塘》等60篇散文。這部散文集,親情題材占了大頭。幾乎每一篇,都能感受到作者對家人,對故鄉的熱愛。

為更多讀者所不知的是,這部利用業餘時間寫成的鄉土散文集,讓我們讀出了張林忠是個至親至孝的人,一位心藏人間真善美的作家,他寫從軍後思念家人的《電話牆》,他寫風物鄉情的《一條叫三沙洋的街》,字裡行間,感人至深。

他耗時六年,解讀金農手劄詩稿120多件,隻為“享受與古人共鳴的樂趣”

張林忠書法作品

更為可貴的是,從部隊轉業回到家鄉三門,張林忠在工作之餘不僅以生活為主題寫了許多好散文,同時作為一名書法家,他也一直追求“文墨雙修”的藝術理念,張林忠學書,起步較早。早在學生時代,就受到老師影響,愛好寫字,但真正走上書法道路,卻是他步入軍旅生涯之後,張林忠對書法的癡迷,可用他自寫的詩句來形容:“寒窗學書又一秋,夜半孤燈把墨磨。寫到興處迷魂時,不知是鬼還是我。”這也是張林忠學書過程的一個真實寫照。

不過,張林忠一直不認為自己是書法家,更不是詩人、作家,他隻是把自己當作愛好者。“想成家是一輩子的事情,他并不是以入展數量和會員證書來決定的。如有人拿這些東西忽悠人,那是十分可笑的。”對于書法,張林忠的了解是,書法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中國人一切基因和符号都含于此,重視中國書法即從根本上重視了文化。

他耗時六年,解讀金農手劄詩稿120多件,隻為“享受與古人共鳴的樂趣”

耗時六年,解讀金農手劄詩稿120多件

從部隊轉業後的十三年時間裡,張林忠先後有書法集《不獲集》《記得集》《張林忠書法作品集》以及詩集《墨·痕》、文集《林家塘》等出版,這幾年,他将自己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研究“揚州八怪”之首金農的手劄中,目前20萬字的專著《冬心的朋友圈》也已集結,正在積極地準備出版。

張林忠告訴記者,他從2015年開始研究金農,主要方向是金農手劄和創作金農主題的随筆,目前已經收集、解讀金農手劄詩稿120多件,耗時六年,20萬字的專著《冬心的朋友圈》也已經集結成冊,“目前,研究金農的學者往往是從金農詩歌、書法或交遊入手,沒有學者涉及這方面領域,據我所知,也是國内目前唯一一部系統研究金農手劄的專著,也填補了浙江、江蘇系統研究金農手劄的空白”。 張林忠坦言自己這樣的解讀其實更像是一條苦行之路,“但我想,這正是一個有擔當的書法家責任所在”。

他耗時六年,解讀金農手劄詩稿120多件,隻為“享受與古人共鳴的樂趣”

“冬心先生的趣味、性情、才情等,常常使我不知不覺産生某些錯覺。”張林忠在解讀金農手劄深有感觸,他發現自己就是一個遙接300多年前冬心先生衣缽的信徒。“人生苦短,但頗有意思,尤其在你遇見了一個認為有意思的人的時候,生活一下子會變得無比有意思——對于我說,金農就是這樣的人。對我而言,寫這本書無關乎我個人的功名,‘而隻是享受與古人共鳴的樂趣’”。

張林忠将《冬心的朋友圈》分為了三卷,從文人、社會、家庭、情感等不同角度進行解讀,全方位展現了當時最具影響力人物金農的人生世界。這部作品也得到了業内很多專家的支援和推薦,榮寶齋出版社總編輯張建平先生為這部作品作序,稱通過《冬心的朋友圈》,使大家看到了金農背後一些不為人知的情感曆程、藝術人生,“金農除了個性獨顯的漆書,最能彰顯他本性的就是那些手劄、詩稿行草書,雖說這是手劄解讀,可張林忠卻沒有從書法本身的角度去切入,而是通過這些文字,挖掘出金農深層次的思想光輝,而這些文字猶如金農一段段古鼎奇編,端硯雷琴、數般清供、賞心悅目”。著名學者于鐘華博士為其題寫了書名,著名書法家于明诠先生鼎力推薦,可以說,這對于研究“揚州八怪”、研究金農以及揚州康乾時期社會、人文環境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具有史料價值,也必将推動揚州作為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蘊的提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