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詩教育能給留守兒童帶來什麼?

作者| 杜靜漪 陳秀華 趙鵬 巫錫星 姚若水(中國人民大學大創2020項目團隊成員)

圖編| 陳秀華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大學生

責編| 呂利丹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

1978年開始,春節成為了城市與農村的重要互動視窗。往返的打勞工像信使,一頭連着夢想,一頭牽着鄉愁,創作出一首首打工詩歌。轉眼已是2022年,這也是“就地過年”倡議發出的第二年,許多農民工因為疫情隻能再次留守工作地。對于農村留守兒童而言,再一次“失約”的“信使們”的面孔,在他們記憶中越來越模糊,在他們的詩歌中卻越來越清晰。

新詩教育能給留守兒童帶來什麼?

假期留校的全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問題牽扯到的社會根源是複雜的,戶籍制度、教育體制深刻捆綁在一起。關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與身心發展的問題猶如一根刺紮在人們心中。盡管相關政府部門、許多公益機構和社會力量都給予了許多關注和支援,但卡點依舊存在,留守兒童關懷模式的探索進入到了攻堅的困難階段。面對這種“困境”,我們還可以為留守兒童做些什麼呢?

“依托國文課堂的新詩教育或許是一個突破口。”

基于此,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某大創團隊曾就“留守兒童的新詩教育和接受問題”展開了調研。讓我們一同走近留守兒童的小小新詩世界。

新詩教育能給留守兒童帶來什麼?

留守兒童新詩教育現狀

(坐标:江西)

我們調研小組向三所江西國小的五六年級學生和國文老師發放了兩次問卷,景德鎮、萬年和秋口的三所被調查國小向我們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資訊。

新詩教育能給留守兒童帶來什麼?

國文老師安慰剛與父母視訊通話的留守兒童

我們發現,國文老師對留守兒童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留守兒童與國文教師的親密度将對兒童新詩接受度産生顯著正向影響。

新詩教育能給留守兒童帶來什麼?

留守兒童和他們的國文老師

為了更好地為留守兒童制作新詩集,我們繼續調查了學生們的偏好,發現留守兒童偏好以視訊而不是文字的方式學習和欣賞新詩,并且留守兒童對手機碎片資訊的依賴已經十分嚴重。這也引發了我們對留守兒童所處的語言學習環境的進一步擔憂。

基于這些發現,我們認為有必要讓留守的孩子們接觸到更有啟發性、教育性的、更優美的語言,并充分挖掘國文老師對留守兒童可能起到的積極作用,而新詩教育是一條合理的路徑。

新詩教育能給留守兒童帶來什麼?

與留守兒童在一起

江西調研小隊一共3人,我們走訪多地,内心留存了許多有關這次調研的深刻記憶。

陳秀華:“在萬年縣五小,許多留守兒童因為家庭貧困、父母離異而長期留守學校,一些孩子甚至從幼稚園開始就是留守兒童。在周末或假期,老師們輪流去學校看護學生。他們甚至自己從家裡帶一些衣服鞋襪、書籍文具給孩子們。”

巫錫星:“景德鎮、婺源縣、萬年縣幾所國小裡,學生對新詩的了解幾乎是停留在課堂上、教材中的那幾首,除此之外再無更多。”

趙鵬:“回憶起魯迅的《風筝》,對于留守兒童來講,那“風筝”是不是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留守兒童隐匿在孩子群中,卻又總是獨特地被當地老師記挂在心裡。”

新詩教育專家訪談

(坐标:北京)

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禅師說過這樣一段話:"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禅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由此得到人生的三大境界。最初,我們熟悉于自己所熟識的表象事物。如被長輩所教導那樣,“你們現在這個年紀,是最美妙、最無憂無慮的時候,你們要好好珍惜。”對于這樣的訓導,編者和小讀者們的童年時期都再熟悉不過,但那時的你我他都難以真正了解其中含義;在後來,通過閱讀、學習、行旅等途徑,小讀者們可以擺脫“20xx 年的江西省 x 縣 x 市 x 國小的學生 xxx 同學”的身份。成為“20世紀初,春日江南古城青瓦巷中打着油紙傘的美麗姑娘”,成為“1980 年代,戈壁荒漠的列車上心碎的少年”,更可以成為一座橋、一塊磚、一場夢、一個概念、一種情感、一聲歎息、一抹朝霞。我們希望新詩能給留守兒童帶來一個舞台,坦誠自由地展現和表達自我,也深入觸動地接受和了解世界。

新詩教育能給留守兒童帶來什麼?

專家訪談

新詩的教育能夠帶來諸多啟發,也提出了相應的問題和挑戰。我們在京小組成員先後通路了幾位有關留守兒童問題及新詩及其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專家。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對解讀問題的路徑進行拓寬、對已有實踐進行系統總結的角度和思路。

林喜傑

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科研員

海澱區中國小戲劇教育項目群體課題負責人

中國演出行業學會藝術普及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

“國小的詩歌課,他們可以跟音樂舞蹈綜合藝術課程結合起來,一起上。它不僅僅是一個閱讀,不隻是國文課當中的一些事情。往往,中國小當中的詩歌的解讀,完全是國文式的,而不是新詩當中的理論批評式的,這就是非常大的難點和難題,教授者、接受者與新詩的溝通都變得很難。”

張潔宇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中國現代文學學會會員

“新詩的選目其實它是要更寬泛的。要兼顧到不同的兒童群體,這也許會是你們的研究對于新詩選目問題的貢獻——如何閱讀、如何對待友情、親情,如何看待父母的缺失和父母的艱辛......用文學的方式提供出一些了解的途徑。”

新詩教育能給留守兒童帶來什麼?
新詩教育能給留守兒童帶來什麼?
新詩教育能給留守兒童帶來什麼?
新詩教育能給留守兒童帶來什麼?

左右滑動檢視新詩讀本圖集

團隊成員調研感受摘選

短短幾日的調研也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觸動與回憶,我們用目光丈量着,用耳朵傾聽着,用心靈感受着,“他們”的一切。

我們切實感受到了實地調研的重要性,在交流與調查的過程中,我們調動了所有積極性,希望能夠在引發興趣的同時,更加謹慎和冷靜地面對具體情況。概括來說,此次調研,觸動人心,具體實際,成果頗豐。

——杜靜漪

《下沉》

許是飄久了,

心已遲鈍。

感同身受,

系着一根長長的棉線,

飄着的,

僅是一片薄薄的塑膠。

沉了下來,

孩子手裡的金魚風筝。

沉了下來的,

是我感到苦澀的榮幸。

——趙鵬

再回憶起那近乎新詩荒漠的留守兒童學校,我更深感留守兒童在這方面的缺失。我們這個社會應該為留守的孩子們做些什麼的。如何為留守兒童的新詩教育建構更為豐富的生态系統,在荒漠中種下綠洲,需要全社會更多的關注、思考與努力。在資訊社會,留守兒童閱讀、寫作各式各樣的好的新詩,不是件觸不可及的事。

——巫錫星

看着照片中稚嫩天真的臉龐,心裡難免泛起漣漪。他們理應和普通的小孩一樣享受快樂無憂的童年,但他們在内心築起壁壘,像渾身是刺的小動物一樣用隔絕世界的簡單方式保護着自己。希望吧,我們能夠用新詩融化他們,因為他們都一樣。

——姚若水

或未結束

留守兒童并不缺乏感發生命的内容,他們是方音的隔代傳承人,他們用短暫的童年感受着中國城鎮化程序在自己所處的狹小空間中展開。如果足夠幸運,他們還可以通過網絡,從資訊社會孔隙中漏出的微光裡感受工業社會的脈搏和呼吸,審視自己所處的農業社會。但他們缺乏便利的閱讀條件,缺乏觀察更多生活方式的途徑,缺乏從各種管道體驗更長遠的人類曆史、更豐富的科學知識和更深刻的自我認識的機會,而疫情在這重重阻隔上更添一道障礙。希望這些留守兒童們:

“上帝給他的聰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歡喜,他的詩,在風前輕搖。”[i]

[i] 節選自陳夢家《一朵野花》,收錄于團隊編撰的新詩讀本《我沿着氣泡攀登》。

附錄:

基于對江西省實地考察的研究、以及與幾位專家學者的訪談交流,本項目結尾試為留守兒童的新詩教育中暴露出的以上短闆弱項進行探索實踐,自主編纂适合國小高年級至國中(9-12 歲)的留守兒童閱讀的新詩讀本,以求為留守兒童美育教育及新詩普及教育尋找發展思路。

希望這部詩集作為本項目的結束,也作為留守兒童新詩教育的一種嘗試的開始。

留守兒童新詩讀本設計方式

詩集以專題為單元,按照詩歌的抽象程度,以及詩歌内容與讀者群體的生活貼近程度進行順序遞進。每單元下選有 3-4 首呼應專題主題的新詩,每首詩标明作者,配以簡要介紹,并在詩後編有開放性的互動問題若幹供讀者參考作答,給予讀者以創作靈感,或輔助讀者了解詩歌内容、體會詩歌情感。

在閱讀本詩集時,小讀者可按照自己喜歡的順序進行閱讀。詩歌重在體會和感悟,能夠通過哪首詩帶來精神上的觸動和情感上的共鳴,就可稱這樣的閱讀體驗有所收獲。每首新詩後附有互動題目,形式多樣,其中不乏幫助讀者打開思路、自由創作的開放性問題。在此倡議所有讀者嘗試回答。題目沒有固定答案,也不同于課内作業、考試,無人檢查審閱,每位讀者的答案都是獨一無二的。讀者不妨将這些題目作為新穎的話題,和自己的同學、父母、親友、老師分享,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詩集排版松散,旁有留白,讀者也可将自己閱讀時的任何靈感或想法寫在留白處。讓這部詩內建為讀者少年時代的“靈感記錄冊”,數年、數十年後,重新翻看這些篇章,或許會被當時自己的豐富的想法和細膩的情感所驚豔。

編者通過這部新詩詩集希望讓小讀者們體會到:我們所處的時空中的一切,都可以在其中發現美的蘊藏,萬物美好,萬物皆可成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