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環形飾 新石器 龍山文化。山東五蓮丹土出土。直徑9.5厘米、内孔徑5.5厘米。此器圓環形,通體光潤。環外緣有V字或介字形凸齒,形如冠狀,類似牙璧的造型。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钺 夏。長11.9厘米、寬10.1厘米。此器薄,背部有圓孔,兩側邊各有七個齒欄。刃部為折線形三連刃式,中部平,兩側斜。钺由大型石斧演變而來,而玉钺則發展成為象征軍事統帥權的禮器。在夏代的禮儀玉器中,存在突出玉兵的現象,兵器占據了重要地位。此種钺屬于夏代創新型玉器,為龍山時期所不見,并為商代玉器制作工藝所承繼。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钺夏 二裡頭文化。禮器。1974年河南省偃師縣二裡頭出土。長11.3厘米、刃寬7厘米。器呈長方形,弧刃,頂端有一圓穿,兩側裝飾齒牙。在中國上古時期,钺作為一種禮儀用器,用以象征軍事統帥權。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纣王封周文王為西伯,賜他“弓矢斧钺,使得征伐”。又如《史記·周本紀》在描繪周武王指揮牧野之戰時,“左杖黃钺,右秉白旄以麾”。钺作為軍事統帥權的象征,在出土材料中也得到佐證。“虢季子白”青銅盤是西周時期的重器之一,器内壁鑄銘文:“賜用钺,用征蠻方。”河北平山戰國中山王墓出土的一柄青銅钺上鑄有銘文:“作茲軍斧,以警厥衆。”可見直至戰國時期,钺始終用以象征軍事統帥權。成書于漢代的《淮南子·兵略訓》記載,君主在授命于将軍時,需“親操钺,持頭授将軍其柄曰:從此上至天者,将軍制之。複持斧,持頭授将軍其柄曰:從此下至淵者,将軍制之”。這種操钺授命儀式顯然有其曆史淵源。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虎 商。長5.3、寬1.4厘米。虎作匍匐狀,伏耳,下颌抵地,四肢粗壯,尾碩大幾乎與身等寬。虎号稱百獸之君,早在新石器時代即開始被人神化。仰韶文化墓地内發現了用蚌堆砌的龍、虎造型,說明虎和龍一樣成為人們崇拜的神獸。商代婦好墓中出土八件玉虎,造型工藝繁簡不一,但都刻意表現虎的威猛。殷墟大型虎紋石磬,風格與此虎頗接近,側卧,頭部碩大,張口露齒,上下尖齒很長,頭頂還有一個角狀的裝飾,威猛之氣赫然而生。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魚 商。長5.7厘米、寬1厘米。此器為魚形,周身光素,圓眼、短吻,線形口,短尾,尾末端不分叉。魚鳍以陰線刻短斜線。商代玉魚很多,在出土動物形玉飾中占相當大的比重。多直身魚,少量為彎身魚,有的作成刻刀,體形長短不一。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鳥形佩 商。1953年河南安陽大司空村出土。長7.8厘米、寬3厘米、厚0.2厘米。此器為扁平片雕,呈伏卧狀,頭部有冠狀飾,長角向上勾卷,喙部镂空,寬尾下垂。《詩經·商頌》中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之句,傳說,商人的始祖母簡狄吞食玄鳥之卵而生下商的祖先契,是以商人崇拜鳥,鳥形佩在商代玉器中占有相當的比重。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蟬 商。長5.4厘米、寬2.6厘米。此器身扁圓,頭、身、腹、翅部位齊全。肢前屈,翅後伸,口尖突、尾圓鈍,前後分段,體型肥碩。口部有小孔,胸部對稱飾卷雲紋。此蟬體型、雙翼較長,商代玉蟬中還有體型雙翼較短的形式,如藁城台西和滕州前掌大出土的玉蟬,尾部較尖,翅收于尾部,整器近三角形。新幹大洋洲出土的玉蟬頭與身分界明顯,短翅隻及腹部的一半。這些情況表明當時的玉蟬在各地之間存在一定的差別。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蝙蝠 商。長5.6厘米、寬2.5厘米。此器正面為帶冠獸面,以陰刻線刻劃,突吻、細眉、圓眼、立耳、懸垂狀大鼻。兩側為向後波浪狀伸展的翅膀,至末端折收。全器抓取蝙蝠展翅時的動作加以誇張,又以獸面來神化動物原有的面部特征,兩側的翅膀也像是獸面張開的雙耳,極具神秘色彩。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蛙 商 武丁時期。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長7.3厘米、寬5.4厘米、厚0.6厘米。此器為片雕,左右對稱。蛙伏卧,前肢外伸,後肢内屈。寬頭、方目、肥身、短尾。背部以雙線刻對稱雲紋,雙目間有一圓孔,可系佩。早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彩繪和雕塑中蛙形象就已出現,玉雕蛙則最早見于良渚文化。有學者認為蛙象征多産,先民用以祈求生育繁衍。也有認為,蛙與農事有關,被用來祈雨禱水。此件玉蛙尚存有未退化的尾部,處于由蝌蚪向成蛙轉變的過程,以此為佩可能帶有祈求新生的含義。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鵝 商 武丁時期。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長8.5厘米、寬4.3厘米、厚0.6厘米。此器為片雕,雙面琢刻,紋飾相同。鵝雙足并攏站立狀,曲頸,寬翅肥身,頸部雕刻羽毛紋,鵝身與翅膀飾勾雲紋及翎羽紋。足部穿一圓孔,下部有榫,可用于插嵌。鵝是禽類玉器的代表,婦好墓出土多件,同出的還有鶴、鴿、鹦鹉等。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熊 商 武丁時期。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高3.4厘米、長2厘米、寬1.7厘米。此器為圓雕,為熊抱膝蹲坐狀。昂頭,吻前伸,鼻微隆,雙耳直立。以粗陰線雕琢出臀部和前後肢,并刻出足趾等。熊頸背部有兩個上下對穿的小孔,臀下部也有圓孔,内有朱砂痕。動物形玉雕是商代裝飾玉器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國玉器的傳統品類之一。玉雕通過展現動物的自然屬性,展現人與動物之間互相依存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高冠鳳鳥佩(2件)。商 武丁時期。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長9.9厘米、寬2.7厘米、厚0.3厘米。此器兩件,形式基本相同,雙面雕,紋飾一緻。鳳站立狀,頭頂高冠,冠刻勾雲紋,邊緣出脊齒。鳳尾分雙叉,粗腿帶爪。形式古拙,體型粗壯,尤其是尾羽與粗足的配合,與同墓出土的玉鴞造型十分相近,不過鳳首的長羽冠又與普通的玉鳥不同,顯然被賦予了神話色彩。鳳為商人崇拜的神鳥,玉鳳佩應是商王室貴族佩帶之物,用以祈求神靈的護佑。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龍形玦 商 武丁時期。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直徑5.9厘米、孔徑2.3厘米、厚0.4厘米。此器圓環形,中部為大圓孔,一側有窄缺口,頂部有小圓孔用于穿綴。龍首尾相望,頂有角,張口露齒,臣字形眼,尾尖向外翻卷。身陰刻雙線重環紋及雲紋等圖案,背部雕成齒脊狀。婦好墓出土玉玦數件,基本屬于蜷體玉龍的形式,承襲了新石器紅山文化等早期玉龍的造型傳統,但器身不如早期豐滿,扁片狀,紋飾多為線條勾勒的重環紋、雷紋和雲紋等,龍角都貼伏在頭部,一般不刻龍足,代表商代晚期玉龍的基本特征。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人頭像 商 武丁時期。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高5.8厘米(大像),高2.5厘米(小像)。兩頭像均為圓雕,頸部有深圓孔,可插嵌固定。大像長頸,腦後扁平,頭頂由半圈陰刻線紋表示頭發,凸眉,高鼻,眼窩深陷,口微閉,圓餅形耳。小像方臉平頂,頂正中有深孔,陰刻一圈蓋發。闊鼻,眉骨凸起,粗眉大眼,口微張。除人頭像外,婦好墓還出土多個玉人形象,但為站立或跪坐造型,說明與這種用于插嵌的人頭像用法存在差别。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鳳冠人像 商 武丁時期。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高12厘米、寬4.4厘米。此器雙面雕刻側面人像,蹲踞狀,昂首,頭頂高聳邊緣有脊齒的鳳形羽冠。臣字大眼,長方形大耳,闊鼻,張口,颌略向前凸。手臂彎曲,握拳于胸前。足下有榫,有圓孔。周身飾勾雲紋。《詩經 商頌》中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記載,玉人冠部形式與同墓出土的玉鳳的裝飾與造型完全相同,說明其已不是一般的玉人形象,應是人鳥合體的崇拜物。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獸面紋刀。商。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長9.3厘米、寬4.4厘米。此器刃部平直,雙面磨制,背部有兩孔。兩面紋飾完全相同,以雙陰線刻獸面紋,大鼻、臣字眼、雙卷雲耳,吻部位于刀背處,角抵于刃部。紋飾精美,刀身不見使用痕迹,顯然屬儀仗用器。除這種雙孔刀外,同墓也見帶柄玉刀,有的刀身上還帶有類似钺、璋的脊齒,刻有龍形紋飾等。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弦紋琮 商。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高9.3厘米、射徑4.7厘米、内孔徑4.3厘米。此器方形柱體,中心呈圓筒狀,方柱四角兩側面均陰刻粗細不同的縱向弦紋,圓筒上下兩端陰刻多道平行弦紋。商周時期的琮,基本保留新石器以來内圓外方的傳統形制,但數量較少,并多為單節琮,器表多光素無紋,裝飾簡化,與同時期圖案繁缛、造型複雜的玉器種類形成鮮明的反差,表明此時人們的審美取向和加工重點正在朝着新的趨勢轉變。墓主婦好是商第23王武丁的配偶,擁有較高軍權,主持祭祀活動。其墓出土遺物1600餘件,其中玉器達755件。這些玉器除祭祀、儀仗用器外,主要是供玩賞的小型動物玉雕和裝飾品,多為和田玉,也有少許岫岩玉和獨山玉。玉雕顯示了當時對玉料的選擇、開料和琢磨技術已具相當水準,并進一步掌握了鑽孔、細磨和抛光等工藝,是商代玉雕的代表。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錐形器 商。長26厘米、寬1.4厘米。此器為長條柱體,粗端有一穿,穿内殘留朱砂,尖端雙面磨制,形似鑿。錐形玉器在新石器時代的大汶口和良渚文化都有發現,磨制精緻,有的尾端呈榫狀,并加鑽孔等,确切用途尚待考證。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鳳鳥形雙援戈 商。長11.5厘米、寬3.5厘米、厚0.4厘米。此器片雕,兩面紋飾相同。内為鳳鳥形,頭有角,角從腦後垂至背部并向上彎卷。胸前挺,雙翅并攏後收。尾分為大小兩支,各向上下卷曲。鳥身飾直線或曲折線的翎羽紋及卷雲紋。援為一大一小兩支,均弧形,中央有脊,兩側帶刃。大援根部外側有扉棱,脊上有穿孔。援雖然是戈的刃部,但體量遠不及内,并正處于鳥首的頂部,實際上充當了鳥的冠狀翎羽,裝飾作用明顯,顯然其作用不在兵器本身而在于強化鳥的威儀。雙援戈除鳳鳥形外,也見龍形,但數量均較少。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弦紋戈 商。1955年河南鄭州白家莊出土。通長38.2、援長28、援寬8.2厘米。此器長援短内,帶鋒利的刃。援端呈尖鋒狀,中部有脊,與内交接處陰刻四組弦紋,上下欄略外凸。内長方形,前部正中鑽圓形孔。戈是商周時期主要的兵器,但玉戈體薄易脆,有兵器之形,無實戰功能,應屬于儀仗器之列。玉戈完全仿照銅兵造型,制作規整,通體光亮,在工藝美感上又遠超金屬兵器。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魚商 武丁時期。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長7、寬1.6、厚0.3厘米。此器弧形,扁圓梭狀,魚身刻兩排大塊鱗紋至尾部,鳍以陰刻斜線表示。尾分雙叉,尾端平齊,略向外撇。魚形佩飾在商周時期是應用比較廣泛的玉器之一,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就有魚化龍,龍變魚等龍魚互變的傳說。周代大墓裡存在以數十條玉魚分布在棺椁之間及附近的擺放方式,表明人們對于此類佩飾的重視。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鸮 商。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高8、寬4.2厘米。器圓雕鴞形,站立狀,頭部有雙角相連,正中鑽一個圓孔。大勾喙,斜伸前方并向胸内彎卷。雙翅緊貼于背部,正中雕刻脊齒,雙腿及寬尾支撐身軀,雙足粗壯并雕出四爪。雙陰線雕刻紋飾,腹、翅飾翎羽紋,全身飾勾雲紋。鴞面的喙部被極度誇張,粗腿和大尾羽也别具特色,形象十分威猛。商代的玉鳳,鳳首多加羽冠裝飾構成神鳥形象,而鳳身則與同時期的玉鴞形态近似。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琥商 武丁時期 (前1300 - 前1046年)。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婦好墓出土。高3.1厘米、長14厘米、寬1.9厘米。玉質為深綠色,上有黃色沁,立體圓雕呈虎形,作伏卧狀。方形頭,頭頂雙角後伏,“臣”字形眼,張口露齒,背呈弧形,中部下凹,臀部隆起,四肢前屈,尾長下垂,尾尖上卷。器身飾卷雲紋,尾飾竹節紋。 玉琥在殷墟婦好墓中共出土8件,其中圓雕4件,片雕4件。《說文》:“琥,發兵瑞玉,為虎文。”古代文獻把它與璧、琮、璜、圭、璋一起,列為“六瑞”之一。《周禮》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用玉與天地四方及鬼神溝通,使玉蒙上一層神秘色彩。此件玉琥造型生動,紋飾精美,既威嚴又活潑可愛,寫實性強,器身上無孔,應為陳設器。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獸面紋玉斧 商 武丁時期 (前1300 - 1046年)。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婦好墓出土。長10.2厘米、寬4.8厘米、厚2.1厘米。此器長方扁圓體,兩側雕獸面紋,寬吻、大口,密斜線眉、臣字大眼,如意形鼻,頭部有卷雲形耳,兩側有内扣的前肢。斧柄部有榫,正中有圓穿孔。刃端弧形,刃口鋒利,無使用痕迹。玉斧依據石制品的基本形式,并在中部凸起的花紋部位完全采用仿銅器制法,風格與同時期青銅紋飾完全相同,顯然成為一種權力的象征。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龍商 商後期 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裝飾品。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高5.6厘米,長8.1厘米。器玉質呈墨綠色,間有褐色沁斑。圓雕玉龍,龍首微昂,雙角後伏,“臣”字狀目,眼珠突起,鼻部微凸,張口露齒。龍身于右側盤曲,尾尖内卷,兩短足前屈,各有四趾。中脊飾扉棱,身、尾飾雙線陰勾菱形紋、鱗紋,左足外側飾雲紋。此外,商代玉龍還有一種片狀的蟠龍造型,首尾相對,與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淩家灘文化中的玉龍相同。龍是商代造型藝術中最重要的母題,習見于青銅器、玉器、骨角器的裝飾中,僅婦好墓即出土9件玉龍。而且在龍的刻畫中,眼部多作“臣”字狀,身、尾多飾鱗紋、菱形紋,中脊以扉棱表現。這些程式化的紋樣,既反映了商代藝術的成熟,又是時人對于龍的诠釋。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鳳佩商 商後期 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裝飾品。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長13.8厘米、寬3.2厘米、厚0.8厘米。黃褐色,镂空雕刻。形狀為側首回身狀,頭似公雞,頭頂有齒脊狀冠。圓眼,尖喙,胸部向外凸起,與尾連成弧線形。短翅長尾,尾翎分開兩叉。爪卧胸下,背中間有一突,突中有一小圓孔,可佩帶。翅膀上雕刻四條陽線以飾翎紋。造型優美,線條流暢,制作精細。在新石器時代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及二裡頭文化玉石器雕刻中,也使用陽線表現主題,其中一種做法是将紋樣周圍的地面剔除,通過減地使其成為淺浮雕,此玉鳳翅上雕琢的羽翎紋即是采用這一技法。而對于冠、翅、尾翎部位的虛實處理則反映出商代工匠已經熟練掌握了镂空、鑽孔技術。整器雕琢精細,光澤閃爍,顯示了出色的抛光技術。此外,這件玉鳳與新石器時代晚期石家河文化中玉鳳的造型、雕琢工藝極為相似。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陰陽玉人商 商後期 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裝飾品。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高12.5厘米、肩寬4.4厘米、厚1厘米。玉人為淡灰色,裸體,作站立狀,一面為男性,一面為女性。這是一件浮雕式的人像,大概是表現出某種神像。商代玉雕花紋一般是先雕出極淺的“毛邊”陰線,再沿淺線反複雕琢,直到線條流暢為止。在玉器上雕琢陽紋,特别是淺浮雕,難度較大,但從這件玉人上不難看出,商後期的玉雕藝人已達到了較高的技術水準。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青玉簋商 商後期 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盛食器。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高12.5厘米、口徑20.5厘米、壁厚1-1.6厘米。此簋為綠色,平口方唇,腹部微鼓,圈足略外撇。同出土的還有一件白玉簋,侈口圓唇,下腹微鼓,圈足直矮。二件玉簋與琮、圭、璧、環、瑗、玦、盤等禮器共出175件,以璜為數最多,共73件,環次之,共24件。這與《考工記》中記載的玉禮器基本相符,除璋外,已基本齊全。“禮玉”專指璧、琮、圭、璋、璜、琥這6種玉器,也可稱為“六瑞”。婦好墓出土玉禮器,對研究周代玉禮器的淵源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人商 商後期 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裝飾品。1976年河南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高7厘米。玉人呈黃褐色,圓雕。跪坐,腰左側插一寬柄器。同出玉、石人物雕像和人頭像共10餘件。通過這些雕像可看出殷人服飾,一種為交領,窄口長袖,衣下緣至踝,腰束寬帶,衣上有雲紋。另一種為後領較高,長袖窄口,衣下緣至臀部,衣上有雲紋。蔽厀多為長條形,有的中腰較窄,有的上窄下寬,都系于腹上,下緣垂至于膝。冠有圓箍狀、圓箍前加一卷狀飾,以及高冠或稍低的冠等多種形式。從中可以了解殷人的衣、冠和殷代不同階層的人物形象。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商鳥形佩鳥形佩商代晚期的玉器,長7.8、寬3、厚0.2厘米,1953年出土于河南安陽大司空村。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商鳳鳥紋石磬鳳鳥紋石磬為商王武丁時期的玉器,長26.5、寬8.2厘米,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商柄形器柄形器為商晚期的玉器,長10.8、寬1.5厘米,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梳商。長9.7、寬5.7厘米 。1955年葉叔重先生贈。青玉,水沁呈白色,表面殘留朱砂。梳背光平,形似斧钺,其上端凸出處穿孔。梳原有9枚齒,今殘一枚。齒與背相連處兩面對刻橫線兩道。目前所見最早玉梳出土于陶寺龍山文化墓葬中。商周時期則多有發現。如殷墟婦好墓、浙川一号楚墓、曾侯乙墓等均出土有刻紋精美的玉梳。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魚 商。長6.75、寬2.2厘米 。1955年葉叔重先生捐贈。青玉,有白色沁,殘留紅色塗朱。玉魚扁平,嘴有小孔,兩面陰線刻出魚眼、鰓、背鳍、腹鳍等輪廓線。脊背部還刻劃一道道斜線。魚體身厚邊薄,雕琢得十分精細。 玉魚是商代動物形象玉飾中最常見的一種。如安陽小屯就曾發現數量衆多的玉魚,說明當時人們以魚為吉祥飾物。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魚 商。長4.7、寬2.1厘米。1955年葉叔重先生捐贈。深褐色玉。魚形扁平,前部較誇張。吻部作前伸喇叭形,體寬,尾粗短。兩面對刻眼、背鳍、尾線等輪廓。鱗及腹鳍用簡單的直線表示。魚鰓上凸起處鑽孔為穿,以便系配。 (王俪閻)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青玉鹦鹉 商 長5.1、寬2.1厘米 1981年章立凡先生捐贈。鹦鹉扁平,勾喙,頭冠雕刻成鋸齒狀扉棱,短翅,長尾,枝頭站立狀,鑽孔為眼,兩邊對刻出翅膀輪廓。剪影式的造型,抓住了鹦鹉側立時的特征,十分生動。 玉鹦鹉是商代動物形玉飾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雕刻精美,形像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是其共同特點。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青玉龍佩 商 長4.2、寬1.9厘米 1981年章立凡先生捐 捐贈 玉龍扁平,有黃色沁,身曲蜷呈半環形,兩邊對刻眼,半角,前肢等輪廓線。兩半角合一整角,背部鑽孔為穿。造型簡潔有神。 臣字眼及蘑菇形角是典型的商晚期龍紋所具有的特征。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龍鳳飾 商 商王武丁時期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高11.1厘米,寬4.4厘米。玉質多呈黃褐色,間少許淡綠。整器造型為一鳳負一龍,構思别緻。鳳圓眼、尖喙,冠部為瓶形雙角,短尾,身飾羽翎紋,一足,下踏雲紋。龍“臣”字狀目,瓶形角,身尾向上勾卷,飾菱形紋、鱗紋。商代的玉石器雕刻繼承了二裡頭文化的雙線陰勾,而且用以表現龍、獸、禽、魚類的裝飾花紋各不相同。如龍、獸、禽的眼部造型多作“臣”字狀,少數作圓形,而魚類則均為圓形。龍身多飾鱗紋、菱形紋,中脊作扉棱狀,獸類身上多用斑條紋或變形雲紋,禽類飾羽翎紋,魚類用鱗紋,這些均形成較為固定的程式化紋樣,成為最具商代工藝特色的技法。此玉龍鳳飾上所雕琢的雙線陰勾菱形紋、鱗紋、羽翎紋即是此類裝飾的代表。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蠶商 商後期 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1953年河南省安陽市大司空村出土。長3.1厘米。中國至遲在距今4000-5000年前就已經開始養蠶,浙江省錢山漾遺址就有蠶繭發現。到了3000多年前的商代,養蠶技術已完全成熟。甲骨文中已有蠶、桑、絲、帛的記載。在出土的商代器物中,有不少是由絲織品包裹着的,比如與玉蠶同一遺址出土的商代銅片上,就留有絲織品的痕迹。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援青銅内戈商 商後期 商王武丁時期。禮器。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通長27.8厘米,援長15.8厘米,穿徑0.5厘米。玉援呈青黃色,長條狀,通體抛光。前鋒尖銳,有上、下刃與中脊,援末端嵌入青銅體之中,近末端處有一圓穿。與玉援相接青銅體前段為長方形,上以綠松石嵌作饕餮紋。有上、下闌,闌後有柲槽,槽内殘存朽木痕迹。青銅内後段作鳥形,歧冠,“臣”字狀目,鈎喙,卷尾,通體嵌綠松石。此器制作精緻,應為禮器。器上使用的鑲嵌綠松石工藝,在二裡頭文化時期已經出現,從中可見兩者鑄造工藝的傳承。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戈商。禮器。1974年湖北省黃陂縣盤龍城出土。約長62厘米、援長48.8厘米、胡長10.1厘米。此戈玉色駁雜,器型巨大。戈援狹長,有中脊與上、下刃,前鋒作三角形,上、下闌略凸,内部為長方形,前端近闌處有一圓穿。出土此器的盤龍城遺址,位于湖北武漢黃陂區滠口鎮葉店村境内,年代約在公元前15世紀,面積約75400平方米。城内發現大型宮殿建築基址,城外掘有壕溝,附近分布同時期墓地。這件玉戈形體巨大,制作精良,并非實用器,屬于禮器。1952年在湖北黃陂盤龍城發現了商代早期遺址,并于1974年、1976年進行了發掘。城牆南北約290米、東西約260米。城為夯築而成,城垣外側有寬約14米、深約4米的壕溝。城東北隅高地上有密集的大型建築群,已發現的3座宮殿基址,均坐北朝南,前後平行,在一條中軸線上,是一個整體建築群的組成部分。其中一座建築基址,面闊39.8米、進深12.8米,有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台基,四周外沿各有一排大檐柱穴,東西兩側各5個,南邊20個,北邊17個。内分4室,每面都有土牆,四周有回廊2米多,回廊外沿圍繞着43個大檐柱,這是一座面闊4間、外繞回廊,并在回廊外側階下設有散水的“四阿重屋”式的宮殿建築,在遺址中出土玉戈、銅鼎等。盤龍城是當時南方的一個重鎮,盤龍城遺址的城牆夯築技術、埋葬習俗及出土的青銅器、玉器、陶器等,與鄭州商代遺址晚期遺存具有明顯的一緻性,證明當時商文化已影響到長江流域。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璋商 蜀 禮器。1986年四川省廣漢縣三星堆出土。長39.5厘米、寬7.8厘米。璋一般由援(鋒刃)、欄(作成扉牙狀的繩索系痕部分)、内(木柄鑲裝部分)組成。器物形态當源自戈、钺、戚一類兵器。此件玉璋質地松軟,為青玉。器表因水浸或燒灼,其中一部分呈墨黑色。上下欄位置相對地作出4個束繩齒痕,欄上有一穿孔,内為長方形。援上端器背微彎折直向豁口刃尖,凸弧狀下援。璋最早見于二裡頭文化遺址。此件器物為祭祀坑中遺物,當與某些宗教禮神活動有關。其形制也頗近似于中原所出的同類器物,表明了蜀文化與商文化的互相接近和交往。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鳥 西周。長6.2、寬4厘米。鳥首有冠狀突起,沿頸部向後舒展,末端向上翻卷。尾分兩支,長尾向後伸展末端翹起,短尾向前彎卷直抵下腹。圓眼、鈎喙、寬尖翅、粗短足,形态古拙,立體感強。在喙、冠末和短尾羽三個彎卷處鑽三個透孔,胸部轉角處也有一個穿孔,這四個孔可以将鳥形飾加以固定。鳥身紋飾線條基本為比較單一的直線或曲線,但胸部則雕刻比較特殊的卷雲紋。玉鳥形象簡化,圖案與青銅器上的鳥紋具有一定共性,與殷墟出土的商晚期玉鳥形态也很接近,但圖案更加生動流暢。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兔形佩 西周。長4.5、寬2.7厘米。此器雙面片雕,造型稍異,但均為兔卧狀,腿前伸,長耳後伏,尾尖上翹,碩臀,圓眼,吻部穿一透孔,乖巧可愛。兔形玉佩最早見于商代,以婦好墓出土最為典型。商代玉兔的耳也略向後抿,但做奔跑狀,眼圓睜、腿部擺動、尾部翹起,靈活中透出機敏,動感很強。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魚 西周。長8.4、寬1.3厘米。此器直身魚形,魚口寬短,中部有一個透鑽的小孔。圓眼,眼球隐起。頸下部内凹。無鱗紋,鳍均為短斜陰刻線。短尾分叉,略向上下撇,尾端較平直。西周的墓葬中出土玉魚較多,一部分是佩飾,另一部分是明器。佩飾多較精緻,明器則質地差,刀法簡陋。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魚形佩 西周。長10、寬2.2、厚0.5厘米。此器璜形魚身,大圓眼,口部镂空一小圓孔。無鱗紋,背鳍用陰線勾勒出基本輪廓,再以細斜線填實。腹鳍隻勾輪廓。尾為雙叉形,略向外撇,末端雙面磨制,鋒利如刃。西周時期,大型墓有在棺椁的帷幕上懸挂玉魚的葬習,多的可達數十件。魚是人們最早關注的動物之一,在新石器彩陶上即有魚紋圖案。佩魚之風始于商代,玉雕中有片狀魚,多為平直狀,有些口部帶孔,尾端有長榫,似刻刀,可能是随身攜帶的工具。周代玉魚多呈彎形,少數玉魚還雕刻魚鱗,形象更為生動。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人紋璜 西周。長7.2、寬1.9、厚0.2厘米。此器單面雕琢單組人紋。人随器形躬身側立,臂前曲,頭部位于璜端,長發後披,紋絲不亂。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人龍紋環 西周。直徑12.5厘米、孔徑5.1厘米、厚0.2厘米。此器圓形,中部有圓孔,背面光素無紋,正面雕刻兩組人、龍合體共身圖案,飾眼目紋、勾雲紋和弧線紋等。周代玉飾中人、龍合體題材多有應用,可能是受當時“以佩象德”風尚的影響,将現實與神話中的兩個對象予以組合,進而誕生出人龍共處,合體或聯體等奇異造型。通常将這類玉器稱作璧,本書依照《爾雅 釋器》“肉(器體)倍好(穿孔)謂之璧”的定義定名。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琮 西周。寬5.3、高8.2厘米。此器内圓外方,形狀不甚規整,射孔内壁略呈拱形,外壁磨制不圓正,部分孔壁與方形外壁相重合,器表無裝飾紋。良渚文化的琮上多有構圖複雜的神人獸面形象,一節至多節不等。商代玉琮較為簡練,婦好墓出土有弦紋和蟬紋琮。周代玉琮多為一節式,節較長,多光素無紋,少量飾有鳳紋、獸面紋等雕刻紋樣,但圖案均較簡化,顯示出一種退化的裝飾作風。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雙人首紋玉璜 西周 (前1046 - 前771年)長10厘米、寬1.9厘米、厚0.5厘米。璜是一種圓弧形玉器,目前所知最早的璜。土于浙江餘姚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遺址。除用作日常佩飾外,璜具有重要的禮儀功用。《周禮》就将玉璜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稱為“禮天地四方”的禮器。春秋戰國時期,玉被賦予了很多文化内涵,《禮記 玉藻》雲:“君子于玉比德焉。”王公貴族皆以佩玉為時尚。在考古發掘的墓葬中,玉璜多發現于人的胸腹部,往往是一組玉佩中的主要佩件。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拱手玉人。西周 (約前11世紀)。1959年河南省洛陽市東郊墓出土。高7.3厘米、寬2.5厘米、厚1.3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飾西周 周穆王時期。1954年陝西長安普渡村長思墓出土。高7.2厘米,寬3.8厘米,厚0.4厘米。器玉質呈青色,間有黑色沁斑。整器為梯形,上刻一鳳鳥。鳳鳥昂首挺胸,作站立狀,圓眼、鈎喙,長尾随器勢而向上卷曲、垂落,恰到自然。足踏雲紋,補白适中。整器線條疏密得當,顯示了制作者的匠心獨具。圖紋刻劃流暢,線條剛勁有力。在雕琢中,“勾”、“徹”并用,即采用細陰線與斜坡式粗陰線相結合的技法以刻畫同一主題,造成強烈的感光反差,愈顯主題花紋輪廓清晰,突出了西周時期的雕刻特色。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兔佩西周。1957年陝西省西安市張家坡出土。長3.2厘米、寬1.5厘米、高1.5厘米。玉質碧綠色,圓雕。玉兔四肢彎曲呈蹲伏狀,雙圓眼向外凸起,長角向後伏,形狀如磨菇形,角下有雙耳,嘴大張,口部琢一圓孔直通到尾部,孔兩面鑽成,孔徑達0.6厘米。背部起脊,短尾,臀部肥碩,刻出四肢及爪部輪廓,身體隻刻出兩道區分肢體肌肉的弧線紋。玉質光潤。玉雕兔最早見于商代,殷墟婦好墓就出土過玉兔。周代雕刻的玉兔有立體圓雕,也有片雕,形狀有站立式,也有卧伏式等。周代玉工能抓住兔的基本特征,準确雕刻出兔的形态,具有立體感,沒有過多的紋飾雕刻,給人一種樸實粗犷的藝術美感。周代早期玉兔,多光素無紋,雕琢精細,造型生動,十分可愛。該玉兔頭頂長角,很别緻,是周代動物玉雕中的精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西周夔龍紋璜 西周。長7.7、寬2厘米璜是組玉佩中的主要飾件之一。“半璧為璜”,此器按形狀估算,隻及圓周的四分之一,有穿綴孔。器雙面雕刻兩條夔龍,斜向對稱布局,頭相望、尾交錯,首尾之間各有一隻卷雲形足。龍首頂部有脊齒,首後端翹起似角狀。《說文解字》稱:“夔,一足”,夔龍為想象性的單足神怪動物。除了玉器,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紋飾中,夔龍紋也是主要紋飾之一。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雲紋玉環 西周。徑9.7、厚0.8厘米 。1981年章立凡先生捐贈。玉呈青白,微有紅褐身沁斑。一面陰刻有雲紋,另面邊側有陰刻雲紋。尚有未刻完之處。此環從技法上可以看出當時的琢玉及磨制過程具有一定藝術價值。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雙人首紋玉璜。西周 (前1046 - 前771年)。長10厘米、寬1.9厘米、厚0.5厘米。璜是一種圓弧形玉器,目前所知最早的璜出土于浙江餘姚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遺址。除用作日常佩飾外,璜具有重要的禮儀功用。《周禮》就将玉璜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稱為“禮天地四方”的禮器。春秋戰國時期,玉被賦予了很多文化内涵,《禮記?玉藻》雲:“君子于玉比德焉。”王公貴族皆以佩玉為時尚。在考古發掘的墓葬中,玉璜多發現于人的胸腹部,往往是一組玉佩中的主要佩件。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龍形飾(2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1957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長4.2、寬3.7、最厚0.2-0.3厘米。此器扁平片狀,雙面雕刻,紋飾相同。龍身蛇形,卷成彎鈎狀,首尾相望,留有大缺口。口大張,吻部向上勾卷,下颌及舌向頸下勾曲成卷雲狀。頂部起尖脊,角向前彎卷。龍身邊緣随器形雕琢單陰線輪廓線,近尾部處加飾橫斷弧線将龍身分為兩部分,前後段中部雕刻雙線勾雲紋。飾件造型優美别緻,首、角、身、尾各部位雖短小,但簡約古拙,既帶有新石器以來的玉卷龍造型傳統,又将本時代流行技術加以運用,進而創新出特殊的玉龍形象。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透雕龍形飾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1957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長4.6、寬2.6、最厚0.4厘米。此器扁平,表面抛光,正面镂雕S形雙首共身龍,背面光素無紋。龍首分位于左上和右下角,斜向對稱。龍角頂部有突脊,形如冠狀。吻部上卷,下颌及長舌向後勾卷。龍角、突脊、吻部卷曲處和足等突出處沿器身的上下兩緣形成脊齒狀。器身周邊雕刻細陰線紋輪廓線,中部縱貫雙陰線紋與兩端龍眼相連。此器應是組玉佩中的元件之一,其左右兩側與背部各有兩個對穿孔,橫向貫通龍身,可與其他玉飾穿綴。此造型開戰國S形玉龍佩之先河。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瑪瑙珠、玉管組合胸佩 西周 晚期(約前8世紀)。1956-1957年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1820号墓出土。全長54厘米,玉管形飾長2~2.7厘米,紅瑪瑙珠徑0.5~0.8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龍形飾 春秋。長5、寬3厘米。此器單面片雕龍形圖案。龍蟠成镂空渦狀,頭側視,圓眼,吻前突,有足。龍身以雙陰線手法雕刻勾雲紋,對龍形進一步塑造,雖然器身扁平,但圖案的立體感卻顯著增強。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齒邊形龍紋飾 春秋。長9.4、寬2.8厘米。此器雙面雕,紋飾相同,用隐起方法雕琢四條變形虬龍,身體蜷曲,互相纏繞。沿龍身走向陰刻雙道平行線,内填短斜線。玉飾的上、下兩條長邊均琢出齒脊,沿器身縱向穿一透孔,可以穿線佩帶。齒邊形器是春秋時期特有的一種裝飾品,其齒脊特征不但在齒邊形器上有所表現,在玉璜、玉璧等上都有應用,尤其在璜上表現最為普遍。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龍紋璜春秋。1957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出土。長7.3厘米、寬2.3厘米、厚0.3厘米。此器單面雕陰線刻雙龍合體紋。雙龍首分别位于器端,左上而右下,呈斜向對稱、回首相向狀。龍長吻、向後翹卷,大口長舌,舌下垂至器緣。方形眼,長眉。龍角有所不同,各鑽一圓孔。龍身盤卷成S形,中部向左右各有一個凸起。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龍紋玉玦春秋 (前770 - 前476年)。1957年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出土。直徑3.7厘米、孔徑1.2厘米、厚0.4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組玉佩 戰國 早期(前475 - 前376年)。1955年河南省洛陽市中州路1316号墓出土。大瑪瑙環直徑5.5厘米、小瑪瑙環直徑3厘米、玉環直徑3.6厘米、夔龍長7.1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雙龍形佩 戰國。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一号墓出土。長7.7、寬3.3、厚0.4厘米。此器雙面透雕,扁平璜形,由聯體雙龍和獸首紋組成。兩端為龍首,回首相望,拱身聯體。吻部與角分别向前後伸展,口部形成圓形镂空。獸首位于龍身拱起的空裆處,仰置,口抵龍腰,雙角和頾須與龍身相連。此器作用相當于珩。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雙龍首珩 戰國 長9.4、寬2.5厘米。此器璜形,雙面透雕。兩端為龍頭,口镂空,似卷雲狀,上颌有獠牙,下颚露成排牙齒,唇上各有一孔。龍身滿布乳丁紋,排列規整,每三個乳丁由一條陰刻線相連,象征成片的鱗甲。璜下部镂雕花蕾紋,枝蔓向兩邊伸展至龍頭下。珩頂正中有一孔。珩為組佩上部橫向的玉,是組佩的骨架,珩底部的鑽孔與镂空處應為懸挂功能而設。拱式造型可承受較大的重力,二或三孔利于保持組佩的均衡與對稱,各部件密切相聯構成完整的佩飾組合。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夔龍形佩 戰國。1951年河南輝縣趙固村出土。高3.5、長10.9、厚0.6厘米。龍作回首屈身狀,雙面雕刻,遍體以隐起手法雕飾勾雲紋,立體感極強。龍身中部偏上鑽一個透孔,頸部鑽兩透孔,可以穿綴,應為組佩的飾件之一。龍身以單卷或雙卷雲紋裝飾,吻、颚、耳等器官及鱗甲等也依卷雲形進行刻畫,形式簡約,頗具動感。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瑪瑙瑗 戰國。直徑6厘米。此器環形,紋理鮮亮,加工規整,磨制光潤。瑗面呈斜削狀,邊緣扁薄,近孔處較厚,環體内、外邊緣部分均以倒棱方式進行磨制。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瑪瑙瑗 戰國。直徑9.5厘米。此器環形,紋理鮮亮,加工規整,磨制光潤。瑗面呈斜削狀,邊緣扁薄,近孔處較厚,環體内、外邊緣部分均以倒棱方式進行磨制。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絞絲紋瑗 戰國。直徑7.5、孔徑5.8、厚0.8厘米。此器圓環形,斷面呈橢圓形。兩面紋飾相同,均以斜陰線琢刻互相不交叉的粗線絞絲紋。絞絲紋又稱繩紋、扭絲紋等,因其紋線陰陽相間,形如扭曲的束絲而得名。最早的絞絲紋玉器實物見于良渚文化玉镯,镯内側光直無紋,外圍呈半圓,雕琢繩紋,屬于半絞絲紋的形式。春秋戰國時期是繩紋玉的鼎盛時期,均為貴族使用,繩紋較細密,呈360度斜向絞圈,是真正的絞絲紋玉器。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勾連雲紋瑗 戰國。1951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直徑6.5、内孔徑4.2厘米。此器扁薄圓環形,兩面紋飾相同,局部殘留朱砂痕迹。瑗的内外邊緣分别有陰刻同心圓,兩圓之間雕琢勾連雲紋。雲紋均勻細密,在瑗面上分三層排列。為組佩重要飾件之一。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串飾 戰國。1957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長20厘米。此器由大小不同的瑪瑙珠、琉璃珠、玉珠、綠松石管、玉管及蠶形和蟬形玉飾穿綴而成,為墓主佩帶之物。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國墓地内出土多件串飾,其特點是講究不同元件之間的排列次序和不同材質之間的搭配與組合,突出色彩方面的對比,個體雖小巧,但與組玉佩一樣都能達到彰顯身份的目的。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龍首紋璜 戰國/1950年河南輝縣固圍村一号墓祭祀坑出土。長9.6、寬2.1、厚0.4厘米。此器雙面對稱雕刻。兩端為龍首,龍頭有楔形角,扁圓形眼。吻前突并向上卷曲,下颌低垂,舌内卷。龍首及玉璜周邊以陰線紋刻出輪廓線,器身雕刻密集的谷紋。頂部正中鑽一小孔,可供系佩。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卧蠶紋璜戰國。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出土。長13,寬3.2厘米。此器呈扇面形,周邊有對稱的脊齒,一般于中部和兩端各穿一孔,少量隻在中部鑽一個小孔,供系佩。邊緣刻陰線輪廓,内飾卧蠶紋。卧蠶紋因器形略有差異,有的是以減地法使蠶紋凸起,也有用粗陰線勾勒反襯出蠶紋形象的。這些手法的應用,表明戰國時期璜形器及其圖案裝飾的制作達到了非常成熟的加工水準。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圭 戰國。1951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高14.8厘米、寬5.4厘米、厚0.4厘米。此器呈尖首長方形,表面光潤無紋飾。圭為重要的禮器,多為尖首狀,也有平首或凸首造型,它不僅用于禮天地四方,也象征着身份等級,多用于祭祀和喪葬等活動。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騎獸人形佩 戰國。1957年河南洛陽西郊小屯村出土。高2.6、長1.8、寬0.9厘米;高2.6、長1.8、寬0.9厘米;器圓雕,獸均作虎形。一件虎四足前伸,背部雕刻一童子,仰首,頭頂梳偏髻發式,雙手緊握獸耳,曲膝騎伏于獸背上。獸身中部有縱向圓透孔。另一件虎呈低眉伏首狀,童子雙腿屈膝,雙手前伸執獸雙角。從人頭頂至獸腹底部縱貫一圓孔。遠古文化中不乏人獸合體形象,應與當時的神話或宗教相關。良渚文化神徽形式的神人獸面紋,圖案上方為戴羽冠人像,下方為獸面,有圓眼和獠牙大口,底部有爪等,象征着神人騎獸縱橫穿梭的情形。騎獸人玉佩取材和構圖原則與神人獸面紋相同,表現馭虎乘風的神異氣氛。兩佩同出土于墓道内接近墓室一端的亂土中,似乎成對設定作為墓道内的特殊陪葬器。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螭食人紋佩。戰國。長6.2、寬3.8、厚0.4厘米。器片狀,镂雕,兩面紋飾相同,器表殘存朱砂痕迹。中部雕刻一隻蟠成圓環形的螭,背脊正中有寬帶紋,内填飾陰線紋。螭攔腰咬住一裸人,并一爪抓臂,一爪抓腿,似乎正在将人吞噬。在螭的左右,分别镂雕一個人首蛇身的神人形象。在商代晚期的青銅器上有類似的虎食人形象,被食之人與本器相同,神态安祥,毫無驚懼和掙紮之狀,應該與當時的宗教神話有關。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透雕雙夔龍紋佩戰國 中期(前375 - 前276年)。佩飾。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一号墓出土。長8.9厘米,寬3.4厘米,厚0.3厘米。玉質白色泛黃,有褐色沁斑,半透明。主體由雙龍和牛首組成。龍體彎曲陰線雕刻網紋及卷雲紋為鱗,呈回首狀,頭有尖角,上吻長于下吻并上卷,身下一足前伸握拳,肢體明顯。兩龍中央是一牛首。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夔龍 戰國。1954年河南洛陽出土。長2.8厘米。玉質白色,略帶褐色斑點。龍體為扁形,頭長獨角,圓眼,張口,口朝下,長吻較長并上翹;獸身拱起,尾尖上揚微卷,足前伸,似前進狀。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雲紋龍形玉佩戰國。佩飾。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楚墓出土。長10厘米,寬5.3厘米。碧玉,半透明。龍有獨角,上吻長于下吻;身下兩足,前肢似由鳍演化而來,足以淺雕線條分趾,後足似鳍較小,肢足不分;尾分叉。龍體飾勾連雲紋代表鱗,呈回首弓身狀,這種造型是戰國中期玉龍的常見姿态。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龍形玉璜戰國。佩飾。1950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大墓出土。長9.4厘米,寬2.1厘米。玉質呈黃綠色,間有白斑。璜體扁平,呈弧形,飾有谷粒紋,兩端雕琢成龍首。這種形制的龍又被稱為并逢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雲獸紋青玉璜戰國 魏 (前375-前276年)。佩飾品。1950-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一号墓祭坑出土。長20.5厘米,寬4.8厘米。這件玉璜由七塊和阗青白玉和兩個鎏金青銅獸首銜接而成,中間五塊玉以銅片穿連,青銅片從五塊玉中穿出後,左右兩端各裝飾鎏金青銅獸首,兩隻獸首分别銜着透雕的橢圓形玉,青銅片與玉銜接吻合嚴密,至今毫無松動。這件玉璜集陰刻、浮雕、镂空、接榫、碾磨等多種工藝于一身,尤其用若幹節玉片配合金屬銜接,制作難度極大,代表了當時玉器制作工藝的最高水準。璜是一種圓弧形玉器,目前所知最早的璜出土于浙江餘姚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遺址。除用作日常佩飾外,璜具有重要的禮儀功用。《周禮》就将玉璜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稱為“禮天地四方”的禮器。春秋戰國時期,玉被賦予了很多文化内涵,《禮記 玉藻》雲:“君子于玉比德焉。”王公貴族皆以佩玉為時尚。在考古發掘的墓葬中,玉璜多發現于人的胸腹部,往往是一組玉佩中的主要佩件。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包金嵌玉獸首銀帶鈎戰國 魏 (前475-前221年)。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五号墓出土。長18.7厘米、寬4.9厘米。帶鈎呈琵琶形。中部凸起,呈弧狀,底部為銀托。鈎首為獸首,青玉雕刻,獸首用細線刻畫出圓眼、長鼻和長嘴喙,喙兩側有數道橫線紋。額頭正中有一花蕾紋,上斜刻小方格紋,有角。面為包金組成的浮雕獸面,兩側盤繞兩條夔龍,倒向勾端,合為一首。與兩側夔龍方向相反,又蟠繞着兩隻鳳鳥紋。脊背正中,均勻嵌入三塊白玉玦,玦面刻有卧蠶紋。前、後兩玉玦的中心孔各嵌入一個琉璃珠。玉玦色呈青白色,刻紋較為精細。整個帶鈎把金屬鑄造工藝和琢玉工藝結合起來,堪稱中國古代最華美的帶鈎。 1950年至1953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輝縣琉璃閣、固圍村一帶進行過三次發掘,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一批戰國時代的大墓及其附屬的車馬坑,此件制作精美的帶鈎就出于固圍村5号墓中。當時的發掘者認為此墓是戰國時代魏國的墓葬,長期以來學術界也持此觀點。近年有學者提出疑問,指出此處墓地很可能是趙國墓地。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卧蠶紋璜戰國米面1957年河南洛陽小屯村出土。長8.3、寬1.9、厚0.4厘米。此器呈扇面形,周邊有對稱的脊齒,一般于中部和兩端各穿一孔,少量隻在中部鑽一個小孔,供系佩。邊緣刻陰線輪廓,内飾卧蠶紋。卧蠶紋因器形略有差異,有的是以減地法使蠶紋凸起,也有用粗陰線勾勒反襯出蠶紋形象的。這些手法的應用,表明戰國時期璜形器及其圖案裝飾的制作達到了非常成熟的加工水準。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卧蠶紋璜戰國。1978年湖北随縣曾侯乙墓出土。長10.3-10.6、寬2.8-2.9、厚0.3-0.4厘米。此器呈扇面形,周邊有對稱的脊齒,一般于中部和兩端各穿一孔,少量隻在中部鑽一個小孔,供系佩。邊緣刻陰線輪廓,内飾卧蠶紋。卧蠶紋因器形略有差異,有的是以減地法使蠶紋凸起,也有用粗陰線勾勒反襯出蠶紋形象的。這些手法的應用,表明戰國時期璜形器及其圖案裝飾的制作達到了非常成熟的加工水準。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谷紋環戰國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一号墓出土直徑6.5厘米、孔徑2.5厘米、厚0.5厘米環内外緣各有一周陰刻線,形成内外邊廓。兩線内雕琢谷紋,排列成行,錯位相對。谷紋是谷物發芽的樣子,也稱蝌蚪紋、渦紋、卧蠶紋等,象征萬物複蘇和對豐收的盼望。谷紋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玉器中,《周禮 典瑞》載:“子執谷璧,男執蒲璧”,“子”和“男”都是當時的爵位名稱,表明貴族在一些重要禮儀場合經常手持谷紋玉器作為信物。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青玉鈎雲紋環戰國徑14厘米。1955年葉叔重先生捐贈局部有沁斑,環身陰刻勾連雲紋,一面并有當時開料的痕迹。環在古代可能是一種佩帶的飾物。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青玉柿蒂紋劍首 戰國 徑5.5、厚0.2厘米。 1981年章立凡先生捐贈。玉質蒼潤,有褐色沁斑,内心扁圓,正面外緣飾陰線弦紋一圈,中間有五瓣花紋。弦紋與花瓣紋之間滿飾勾連雲紋。背面呈弧凸,中有一孔以納劍柄。周飾雲紋,雲紋間夾有斜方格紋。由此說明劍首自春秋晚期出現至南北朝一直沿用,其中戰國至西漢尤為盛行。以後逐漸減少。玉劍首為玉具劍的一部分。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鳳鳥佩。戰國 中期(前375 - 前276年) 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二号墓出土 長7.6厘米、寬3.4厘米、厚0.4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玉璜 戰國 曾 佩飾品 1978年湖北省随縣擂鼓墩1号墓出土。 長10.3厘米、厚0.3厘米 這兩件玉璜為青白色,窄長微弧,中間和兩端各有一個對鑽小穿孔,兩面刻谷紋。該墓除出土幾多大型青銅器、竹木器外,還出土玉、石、水晶、玻璃、紫晶等飾物528件,且多出于墓主内棺,說明大部分為墓主生前所用。古代傳說以玉随葬能使人的屍體不朽,這是該墓出土很多玉器的原因之一。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君之信玺”玉印。戰國 (前475 - 前221年)。高2.1厘米、邊長2.5厘米、邊寬2.5厘米,重20克。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公孫榖印”玉印。秦 (前221 - 前206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白玉钗漢。頭飾。長13厘米、寬1.8厘米。钗是一種婦女最常見的頭飾,用以插定發髻,因其分作兩股,形似叉,以金玉制成,故名钗。此钗钗首方折,钗股圓潤,白玉素面,造型質樸無華。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珠飾漢 西漢。裝飾品。1956年遼甯省西豐縣西岔溝出土。西豐縣西岔溝墓葬出土的大量瑪瑙、碧色玉石、綠色石、白色石、各色玻璃質的管狀珠、圓形珠、瓜棱形珠、扁方、長方形或菱形的石佩,構成了當時所稱東胡部族所特有的裝飾風格。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金縷玉衣(金縷玉柙)漢 西漢。殓服。1973年河北省定縣八角廊村40号漢墓出土。長182厘米。在漢代,人們深信玉能使屍體不朽,一些貴族死後常穿上一種形似甲胄的王制殓服,這種玉衣用各種形狀的玉片和金屬絲編綴而成。西漢玉衣使用制度未留下明确記載,編綴玉衣的縷線質料的等級規定不明。已發現的西漢玉衣既有金縷、銀縷或銅縷,還可以用絲縷。東漢玉衣使用制度明确,規定皇帝玉衣用金縷,諸侯王、列侯、貴人及公主用銀縷,大貴人、長公主用銅縷。曹魏黃初三年(公元222年)玉衣被禁用。這件金縷玉衣共用玉1203片,金絲2567克,墓主人為中山懷王劉修,死于公元前55年。此墓曾在盜掘中被火燒過,這件玉衣是受過焚燒後的劫餘之物,但色澤卻更為缤紛。此玉柙分為頭罩、臉蓋、上衣前片和後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褲筒和左右腳套等部分,共用玉片1203片,金絲約2567克,系分片連綴而成。玉柙主人為中山懷王劉修,是著名的河北滿城漢墓墓主劉勝的後代,死于公元前55年。玉柙,又稱玉衣、玉匣,系全部用玉片制成,玉片之間用金絲、銀絲、銅絲或絲縷編綴。由于編綴玉片的質料不同,是以将它們分别稱為金縷玉柙、銀縷玉柙、銅縷玉柙和絲縷玉柙,其中絲縷玉柙迄今僅出土于廣東廣州象崗山西漢南越王墓中。西漢時期,玉柙初行,還沒有根據死者生前地位的高低,确定嚴格的等級。東漢時期,玉柙明确分為金縷、銀縷和銅縷三個等級,确立了分級使用的制度。根據這項制度,皇帝死後使用金縷玉柙,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使用銀縷玉柙,大貴人、長公主使用銅縷玉柙。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龍紋玉璧漢 西漢 (前206 - 8年)。直徑26.3厘米。先秦時,壁、琮、璋、璜等物被稱為祭玉和瑞玉,用于祭祖和朝觐等禮儀。到漢代,祭玉和瑞玉的使用已漸趨衰落。不過璧在燎(燒柴祭天)和沉(沉壁祭川)這樣的大祭祀中仍被使用,用于随葬的也不少,有的放在死者的胸部和背部,有的放在棺椁中間,還有的鑲嵌在棺外作為裝飾。這件碧玉谷紋壁,谷紋細若“粟文”,由排列有序的同形顆粒組成,外緣飾以一圈圖案化的夔龍紋,質地堅硬,晶瑩悅目,代表了漢代石器工藝的水準。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

“淮陽王玺”玉印 漢 (前206-8年) 高1.6厘米、邊長2.2厘米、邊寬2.2厘米,重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