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上飄來一支曲,宇宙無敵超級棒!

一千多年前,

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春日行》中寫道:

深宮高樓入紫清,金作蛟龍盤繡楹。佳人當窗弄白日,弦将手語彈鳴筝。春風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因出天池泛蓬瀛,樓船蹙沓波浪驚……

今天,這首詩裡描繪的“天上筝音”,

真的變成了現實——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2年元宵晚會》開場

民族樂器的創意交響《齊天樂》中

“神舟十三号”航天員王亞平

在空間站用古筝演奏了經典旋律

《茉莉花》

這來自太空的音樂祝福

和現場演奏的民族音樂巧妙融合,

創造出

穿梭宇宙、天地合鳴

的神奇效果。

網友稱贊王亞平的表演為

“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而這份屬于中國人獨有的浪漫

也收獲了古筝藝術家們的點贊!

天上飄來一支曲,宇宙無敵超級棒!

王中山

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副主任,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

“神州十三号”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用筝樂向世界發出中國的曼妙之聲,經央視元宵晚會傳播後驚豔了世界,真可謂“亞平飛天能彈筝,春風吹落天上聲”!她用最純粹的中國聲音給人們帶來了美好的祝福,既推廣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展示了當代中國的風采,是一次古代華夏文明和新時代中國尖端科學技術最為美麗的邂逅。

作為文藝工作者和古筝專業藝術工作者,我們更應當不遺餘力地向全球傳播中國古筝藝術,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民族器樂文化,向世界講好中國音樂故事,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遞出堅定的文化自信,為新時代文化大繁榮、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天上飄來一支曲,宇宙無敵超級棒!

任潔

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青年古筝演奏家

朋友圈被“來自天上的筝音”刷屏了,美好而浪漫。我們中國有首古曲《月兒高》,又名《霓裳羽衣曲》,相傳是唐明皇夢中夜遊月宮的聞記之音;而今天,在2022年中國宇航員奏響了面向世界、面向宇宙的民族之音,《茉莉花》響徹太空,為無數古筝藝術工作者帶來了感動,這是獨屬于中國人的浪漫!

“仙樂飄飄新時代”,這,就是我們新時代的《霓裳羽衣曲》!這,就是屬于我們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天上飄來一支曲,宇宙無敵超級棒!

程皓如

中央音樂學院古筝專業教師,青年古筝演奏家

當聽到《茉莉花》的旋律能在太空中響起,又是以“筝”傳情的方式,我感到非常激動。航天女英雄王亞平能以一種最質樸的方式在太空中用古筝把茉莉花的旋律奏響,就是一種華夏文明獨有的“中國人的浪漫”。最令我感動的是,她的演奏中沒有過多技巧加持的質樸,像是意味着更多的留白,又像是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對話、求同存異、各美其美。

在衆多關于“茉莉花”的花語祝福中,我依稀記得其中一種是“送給家人的祝福與愛”。或許這也是獨屬于中國人的浪漫吧——無論夢想是多麼的“星辰大海”,卻始終抱有一顆有容乃大的心,為“天下一家”的夢想不斷探索着。衷心祝願每一個“追夢人”都能夢想成真,讓我們一起向未來!

2021年10月15日,

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

在“神舟十三号”

開啟了長達半年的“太空出差”。

因為此次“出差”的時間較長,

航天員在出發前,

都安排好了在太空的“業餘時間”。

天上飄來一支曲,宇宙無敵超級棒!

在采訪中,

王亞平曾表示自己帶了樂器上太空,

并透露自己帶的樂器“比較大”,

計劃在太空展示中華文化。

無獨有偶,

另一位航天員葉光富

也帶着樂器“出差”太空,

并在空間站使用葫蘆絲

演奏了《月光下的鳳尾竹》。

聽完葉光富在空間站裡的葫蘆絲演奏,

網友評論:

“聽着美妙的歌曲想到了美麗的七彩雲南。”

“‘詩的遠方 夢的故鄉’,說的就是雲南!”

自古以來,

“天”在中國文化中,

是未知、是力量、是時間、是星辰......

這個字形本身就是

人與自然關系的象征。

在中國航天的創始者錢學森先生看來:

“我們中國人,

要起一個有中國特色的名字,

我們就叫‘天’。”

是以誕生了

專屬于我們中國的航天員;

對我們而言,

“航天”,是一種科學的表達,

更是一種中國人的浪漫。

繞地飛行四個月,

“神舟十三号”航天員

每天會經曆十六次日出星落,

而陪伴他們的除了宇宙星河外,

還有帶在身邊的“中國式浪漫”。

航天員們的演奏,

展現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提升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

影響力、感染力。

讓我們共同為

“太空出差三人組”加油鼓勁,

期待他們的平安歸來!

END

中國文藝網新媒體

部分内容綜合央視新聞、光明網等報道

編輯 | 白安琪

點個“在看”,共同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