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據傳:華為這一關鍵技術将被收購?數十億歐元!

營運商段子手

通信的事兒輕松說 通信的段子有點多

公衆号

該公衆号已被封禁

大衆拿錢來買,華為會舍得出售嗎?

Level 2級輔助駕駛的落地讓自動駕駛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對投資機構而言,2022年的創業公司融資要砸更多的錢了,傳統車企也在尋求大動作。

2月17日,德國财經媒體《經理人雜志(Manager Magazin)》報道稱,德國大衆汽車公司正在與華為公司就以數十億歐元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進行談判。

據傳:華為這一關鍵技術将被收購?數十億歐元!

這一消息是在大衆CEO近日與消費者互動之後曝出的。

大衆汽車首席執行官Herbert Diess周三表示,他預計,汽車行業将在未來的25年内普及自動駕駛。該公司正在尋求新的合作夥伴關系,以提高軟體領域的自給自足程度。

雙方表态

消息傳到國内後,大衆汽車集團與華為方面均表示不予置評。

其實并非首次有傳聞稱大衆與華為展開合作,去年10月底,有消息稱華為計劃與全球汽車巨頭大衆集團組建合資公司,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消息流出後,華為第一時間辟謠稱“不屬實”,大衆則在今年初才正式就此事進行了回應,“大衆與華為确實進行着商讨,但現階段沒有可以确認的消息,包括雙方成立合資公司”。

合作意向可能與雷射雷達有關

在實作自動駕駛的方法上,大衆選擇的方向和目前人們最關注的特斯拉不同。Diess表示,雷射雷達或備援感覺技術是實作Level 3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iess提到,雷射雷達仍然很貴,但現在是為360度錄影機系統提供備援感覺的唯一方法。安全對于自動駕駛來說至關重要,Level 3級自動駕駛必須有備援感覺。大衆汽車正與MobileEye合作開發雷射雷達系統,該系統的價格一直在下降。

據傳:華為這一關鍵技術将被收購?數十億歐元!

大衆集團首席執行官 Herbert Diess

在技術路線上,華為也是雷射雷達的支援者。去年4月份,華為在上海車展展示了一項接近L4級别的無人駕駛技術,用到的方案就是自研的雷射雷達算法。同時,華為也宣稱要将96線雷射雷達的成本降低到200美金以内。

《經理人雜志》援引内部消息人士的話稱,華為、大衆的集團上司人已經就這筆交易進行了幾個月的談判,其中還涉及大衆汽車尚未精通的技術系統。

業内人士分析

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鐘師認為,此消息或含有一定的炒作成分,因為對大衆汽車而言,收購獨立自動駕駛公司顯然比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更好操作。雙方的談判應該是針對多種合作模式的泛泛而談,而非單純的收購事宜。

同時他也指出,華為的強項還是通訊領域,而在汽車領域雖技術發展全面,也備受關注,但經驗不足;再加上主機廠對于資料、技術主導權及利益分割的謹慎态度,導緻華為客戶拓展進度不佳。不過,外資企業收購華為的部門涉及多方面障礙,可行性甚低。

此次突然曝出大衆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的消息,也着實震驚了不少人。

為了求證消息的真實性,知乎網友@Uber.N(同濟大學車輛工程碩士在讀)找到了《經理人雜志》原文的一些資訊,包括:

談判正在進行,但進展緩慢,因為雙方的價格預期差異很大,而且不信任感很重;

大衆想要收購的部門擁有700名員工,其中約50人是絕對專家。這是大衆所不具備的團隊力量,尤其是在中國;

這項合作有利于華為在全球範圍内提供自動駕駛系統,而不僅局限在國内。

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上的野心

在華為的眼中,自動駕駛會成為移動網際網路之後,人類生活變革的下一個方向。2019年4月,華為在上海車展首次全面闡述了其汽車戰略。在徐直軍披露的智能駕駛計劃中,華為提出将使用自身技術幫助車企開發自動駕駛汽車。

據傳:華為這一關鍵技術将被收購?數十億歐元!

圍繞自動駕駛技術,華為陸續推出了昇騰車載晶片,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自動駕駛訓練雲服務平台、4G、5G車載通信子產品,HiCar車機互聯等系統。2020年底,華為釋出了自産的雷射雷達。

2021年4月,在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新品釋出會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表示,華為要持續加大對汽車行業的投入,今年在研發上的投資将達到10億美元,研發團隊超過5000人,其中自動駕駛團隊超過2000人。

今年1月,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在深圳總部與媒體的一次連線中表示,AITO品牌在2022年将挑戰30萬輛的銷售目标,這一目标将依靠問界 M5 增程版、問界 M5 純電版及全新中大型SUV三款車達成。

可以看出,華為在整個智能汽車領域有着很大的野心。對于華為來說,目前其與國内衆多車企的合作正處在快速鋪開的狀态,如果大衆收購其部門,與長安合作的阿維塔 11、與廣汽合作的SUV項目,與北汽合作的αT等車型可能會面臨複雜的情況。

是以,外界對于大衆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一事并不看好。人們認為華為不太可能将這塊明星業務輕易賣掉,大衆與華為的談判最終落地的形式更有可能是合作成立新公司。

堅持推文不易

您的贊賞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援

小手一抖,立馬轉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