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十四節氣|滋潤萬物的“雨水”,是兒童保護節和感恩父母節

【編者按】

和節日節氣相關的民俗,傳承了上千年,蘊藏了祖先的智慧和文化。在現代社會,我們與傳統民俗漸行漸遠,但在某一個時刻,我們仍會被清明、谷雨等二十四節氣的名字驚豔,會被元宵的“花市燈如晝”打動,會在春節和中秋從遙遠的他鄉奔赴故鄉。民俗是流淌在血脈中的屬于中國人的記憶。

澎湃新聞與華東師範大學民俗研究所合作,推出傳統民俗節日欄目,介紹那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節慶以及與之相關的民俗,這些民俗并未消失,依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二十四節氣|滋潤萬物的“雨水”,是兒童保護節和感恩父母節

本文圖檔 新華社

北京冬奧會二十四節氣倒計時中,“雨水”是倒計時的起點,片中以杜甫《春夜喜雨》中的一句詩描述這個節氣:“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巧合的是,在冬奧會結束前一天,2月19日,我們迎來了“雨水”這個節氣。在這一天,江南一帶也恰好籠罩在蒙蒙細雨之中。

“雨水節氣得名的原因是黃河流域的人們看到降雪變成了降雨,因為這天開始氣溫一般高于零度,形不成降雪了。”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民俗與非遺研究室主任畢旭玲介紹,二十四節氣是以黃河流域的氣候變化為基礎總結出來的,但中國幅員遼闊,是以南北各地在同一個節氣的物候特征并不一樣。

二十四節氣|滋潤萬物的“雨水”,是兒童保護節和感恩父母節

在“雨水”這一節氣期間,内蒙、東北等地還會下雪,春耕遠未開展,但在長江以南,已有萬物複蘇之勢。是以“雨水”的相關習俗在南方比較豐富。而在黃河流域一帶,距離入春時間還遠,與“雨水”相關的節日習俗并不多。由于“雨水”節氣與元宵節相差不遠,大家基本還停留在慶祝元宵節的餘韻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雨水有“三候”,每一“候”大約是5天時間,“一候獺祭魚,二候候雁北,三候草木萌動。”“‘獺祭魚’指這個時候獺捕魚很多,陳列岸邊,如同祭魚,這也表明水已化凍;‘候雁北’指在‘雨水’之後幾天,可以看到大雁北歸;‘草木萌動’說明草木有複蘇的迹象,但不是立刻發生,因為氣溫還偏低。這些基本都是自然界的變化。”

在南方,有一些雨水節氣習俗具有原始巫術色彩。比如四川一些地區流行雨水時節“拉保保”,就是讓孩子拜幹爹,取“雨水時節雨露滋潤萬物增長”的意思,祈盼孩子通過認幹爹能健康成長。川西還有全民參與的“保保節”。

“這樣的習俗把雨水節氣變成了兒童保護節和感恩父母節。” 畢旭玲說,“同樣在四川,有些地方流行在雨水時節回娘家,出嫁女兒回到家中探望父母,感謝父母的哺育之恩。大約也是取義雨水滋潤萬物之意,與父母哺育女兒類似。”

“我們喜歡的爆米花曾是‘雨水’節氣時占蔔一年收成的工具。” 上海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講師、民俗學博士方雲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雨水”節氣之後,雨量漸豐,南方開始準備耕種,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與之相關的節俗亦有不少記載。

二十四節氣|滋潤萬物的“雨水”,是兒童保護節和感恩父母節

在雨水節氣前後占稻色,是江西贛南地區及客家人的舊俗。所謂的占稻色,就是把糯谷丢進燃燒的柴火裡,爆出的米花越白越多,說明今年種的稻米成色好能豐收,反之則會糧食歉收。宋代之後,随着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江南一帶的稻作文化,逐漸成為中國農業文明的主體。南宋範成大《吳郡志》中,就提到雨水時節占稻色的習俗:“爆糯谷于釜中蔔之,名孛婁,亦曰爆米花。”

廣東在這一節氣期間(一般在農曆正月十九至正月二十三),則有“補天穿”的習俗。古代曆書上說,是日“天一生水”,應節則下雨,故謂之“天穿”。正月十九也是傳說中女娲補天之日,為了紀念此日,故将此日定為“天穿節”。這一天,廣州居民在大門兩旁挂起蒜菜,然後用糯米粉煎薄餅,置于露天祭拜上蒼後,又将部分薄餅扔到屋頂,剩餘的家人聚而食之,謂之“補天”。古代曆書上說,是日“天一生水”,應節則下雨,故謂之“天穿”。正月十九也是傳說中女娲補天之日,為了紀念此日,故将此日定為“天穿節”。這一天,廣州居民在大門兩旁挂起蒜菜,然後用糯米粉煎薄餅,置于露天祭拜上蒼後,又将部分薄餅扔到屋頂,剩餘的家人聚而食之,謂之“補天”。天穿節反映了人們期盼風調雨順、萬物欣榮、農業豐收和安樂和平的願望。

二十四節氣|滋潤萬物的“雨水”,是兒童保護節和感恩父母節

在醫書裡,也有關于這個節氣的“養生”記載。畢旭玲曾看到《黃帝内經素問》中提到:“雨水日後,三浴以藥洩汗”,“雨水之後沐浴,大約是因為雨水節氣後氣溫上升,沐浴不容易感冒,是以使用佩蘭等香草洗去冬日積累的陳垢。”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雨貴如油,“雨水”節氣到來之時,降水并不算多,但此時降下的雨水卻是最珍貴的,是悄無聲息滋潤萬物的“好雨”。随着天氣轉暖,由南至北,雨水滋潤大地,春天逐漸到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