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佛多家書店探索發展新路徑 “書店+”讓實體書店花式轉型

廣佛多家書店探索發展新路徑 “書店+”讓實體書店花式轉型

廣州“鐘書閣”書店的創意閱讀區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秋明 攝

開發文創、拓展文化空間……廣佛多家書店探索發展新路徑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杭瑩 許張超

你有多久沒有去附近的書店逛逛了? 如今在廣州,走進實體書店,你除了可以閱讀、購書外,還能體驗别具聲色的音樂會、普拉提瑜伽課,甚至可以參加車友俱樂部的活動。

實體書店在網際網路時代的生存确實面臨着難題,但近年有不少實體書店逆勢興起。這些書店通過增加圖書内容、拓展空間功能,結合潮流打造創意文化場所,成為了重要的文化傳播載體和文化惠民平台。

黨的十九大以來,廣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将文化強省建設納入“1+1+9”工作部署,推動各項文化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2月11日,廣東召開紮實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大會,為新階段的文化強省建設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實體書店作為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廣東文化強省建設程序中會延展出怎樣的新生命力?對此,羊城晚報記者連日走訪了廣州佛山的實體書店,一探究竟。

廣佛多家書店探索發展新路徑 “書店+”讓實體書店花式轉型

位于廣州永慶坊的網紅書店吸引衆多街坊前來打卡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秋明 攝

難!

面臨租金客流等現實難題

在談及實體書店時,“讀書氛圍感”成為消費者逛書店的關鍵詞。但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願意為這種“氛圍感”買單的人卻不多。

“網購的圖書價格要比實體書店便宜,買書都是在網上買。”在廣州北京路聯合書店的人文社科區域,記者碰到了正在閱讀的中山大學中文系學生央宗。她說,她很喜歡呆在書店,但買書還是會選擇優惠力度更大的電商平台。

央宗的觀點代表了大多數消費者的選擇。家住廣州購書中心附近的劉先生也提到,他買書以網購居多,隻有在買不到一些港台書、外文書時,才會選擇到實體書店購買。

《2021年圖書零售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基于線上線下1.8萬餘家書店的采樣調查,2021年大陸圖書零售市場碼洋(圖書出版發行部門用于指全部圖書定價總額的詞語)規模為986.8億元。其中,平台網店、大型自營網店等線上管道碼洋規模占比接近80%。2021年網店管道折扣力度進一步加大,線上線下折扣差比較明顯,銷售價格相差31個百分點。

“出版社的發行管道對線下依賴越來越弱,已經不太注重線下管道,圖書定價早已加上線上促銷折扣,這讓實體書店生存愈發艱難。”書店行業咨詢服務機構“書萌”創始人孫謙認為,對于實體書店而言,後疫情時代讓讀者的消費習慣加劇改變,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零星散發的情況依然存在,實體書店的複蘇面臨較大困難。

由于面臨着價格戰、租金、客流、營運成本等現實難題,一些實體書店悄然倒閉。“書店如果想持續經營下去,必須得解決租金成本這個最大的開支。”佛山市閱見書店主理人楊女士告訴記者,書籍的網購管道、電子閱讀方式等新變化,讓實體書店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光是靠書籍銷售恐怕很難維持一家書店的正常營運。

廣佛多家書店探索發展新路徑 “書店+”讓實體書店花式轉型

廣州北京路聯合書店的創意空間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許張超 攝

潮!

引入文創零售等新鮮功能

那麼,實體書店的生存危機如何解除?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越來越多實體書店開始在圖書内容、空間功能上做“加法”,“書店+咖啡”、“書店+文創”、“書店+策展”等成為實體書店的發展新探索。

在廣州番禺區的唐甯書店四海城店,店員告訴記者,有很多家長會帶着小朋友過來參加書店舉行的活動和知識課堂,前段時間書店的一次主題活動就是讓小朋友帶一群小動物過來,“這個場景發生在書店,以前是很難想象的。”

從中外書籍、漫畫周邊到文創精品、咖啡餐飲……位于廣州北京路的聯合書店,藏身于一座民國期間建成的六層高的騎樓中。即便是工作日,該書店進進出出的顧客也不少。聯合書店策劃部的從業人員表示,書店這兩年一直在嘗試以更多元的方式組織活動,如手工課堂、設計分享沙龍和作者簽售會等,還與廣州青年文化宮、永漢電影院進行關聯合作,帶動北京路業态發展。

坐落在廣州著名曆史文化街區永慶坊的鐘書閣,是一家名副其實的網紅書店。在該書店的創意閱讀空間,讀者如織。同時,在廣州,30米高書塔疊加金字塔式玻璃天窗的米谷書店、上下床閱讀區域裡躺着看書的留燈書店等,都是市民朋友的熱門打卡地。這些“文藝+個性”高顔值網紅書店,也讓“實體書店化身網紅打卡點”成為一種新趨勢。

用社群化模式實作新突圍

除了“書店+零售”、“書店+文創”,書店社群化也是實體書店的發展新路徑。處在廣州鬧市的唐甯書店,主打“生活方式”,定位為打造社群生活場景、服務半徑兩公裡内的居民。相比傳統的書店營運模式,唐甯書店負責人魯甯馨表示,他們更傾向于以迷你商業Mall的思維來營運,通過與周邊的商業體系、社群進行強關聯,深度了解客群需求,和顧客建立長期粘性。同時,唐甯書店熱衷于嘗試各種新賽道,比如,和小鵬汽車等合作做車友俱樂部、開場書店音樂會、把普拉提跟瑜伽教室搬進書店等。

據悉,唐甯書店用兩年時間在上海、廣州等地新開了5家店。“我覺得書店現在得到的發展,正是由于原先隻賣書的路被堵死了,書店的束縛解開了。”魯甯馨說,書店不能讓消費者認為它隻是一個購書場所,而是要創造交流場景,現在一間唐甯書店每年大約舉辦150場活動。

另據《2020-2021中國實體書店産業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新開書店4061家,關閉書店1573家,新開數量是關閉數的2.6倍。

“十一年前我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說過,實體書店不會消亡,除非人們都不需要精神世界了。”在魯甯馨看來,“萬事皆可書店”,經曆了前幾年的閉店潮“寒冬”後,實體書店最好的發展時機就是現在。

“文化消費需求越來越多元化、數字化、便捷化,借助自媒體平台宣傳書店、為書店帶貨,也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孫謙建議,實體書店改善經營空間的品質、豐富書店經營内容,以獲得消費者的關注及駐留;要從産品、空間、活動、客戶等多元度去尋找書店的盈利點,探索如何獲得穩定的客流、增加消費者的粘性。

盼!

行業呼籲出台更多扶持政策

記者了解到,2013年,針對實體書店的歇業潮,中央财政開展實體書店扶持試點,中央文化産業發展資金首次對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廣州等12個城市56家實體書店給予獎勵資金9000萬元。2020年,北京市市級實體書店扶持資金總金額達到1億元,全市資金超過2.4億元;2021年,北京市對272家實體書店進行資金扶持,并首次将扶持政策進行明确和細化。

“這幾年很多城市持續對實體書店進行資金扶持,廣州也推出過相關政策。”曾任中國發行協會副會長、學而優書店創始人陳定方表示,2018年,廣州實施支援實體書店發展的扶持政策,包括租金補貼、項目補貼、貸款貼息、稅收優惠、購買服務等措施。近年來,有實體書店策劃“全民閱讀”讀書活動,廣州還會給予其一定的經費補貼。每年的南國書香節也會給參展的書店減免展場租金。

陳定方提到,在實體書店的各種成本中,租金是導緻書店閉店的重要原因。她建議,廣州持續優化實體書店租金補貼扶持政策,可通過對書店經營面積、出版物經營面積占比、上架出版物數量等設定細分标準,來排除掉一些“打擦邊球”的書店。

“無論是對下一代人文化素養的熏陶,還是對一座城市文化品味的塑造,實體書店對社會的影響并不能簡單地被網絡書店所替代。”陳定方說,在網際網路時代,實體書店是一種具有公益性的“文化空間”,它所散發出來的文化軟魅力對下一代人的培養是很難被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