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藥家鑫被判死刑,死前願望仍被拒絕,父親要他把罪惡都帶走

《紫陽朱子家訓》有雲:“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朱用純《治家格言》亦雲:“教子要有義方。”自古以來,家庭教育都是中國傳統家庭極為重視的部分。古人提倡教子“嚴慈相濟”,其實是為了培養出不僅能夠明辨是非,而且心理上積極健康的孩子。

然而在社會競争激烈的今天,家長身上背負的壓力越來越大,一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是令“雞娃”之風火遍大江南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本沒有錯,但是一旦家庭教育過于嚴苛,甚至違背了孩子生長的規律,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利的影響,最終釀成一些無法挽回的後果。

藥家鑫被判死刑,死前願望仍被拒絕,父親要他把罪惡都帶走

2010年10月20日的一場小小的車禍,讓全國人民都認識了一個名字,藥家鑫。遺憾的是,這位鋼琴天才的名字為人熟知并不是在某場音樂會上,而是因為交通肇事後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死了受害人。

因為碰撞事故倒地的張妙一開始并沒有受很重的傷,她神志清醒,身上有些許擦傷。此時正是夜裡十點半左右,在黑夜刺目的車大燈中,她努力分辨着撞到自己的轎車的車牌。此時,年輕的藥家鑫慌張地下了車。

他看見這個穿着打扮帶着土氣的女人,她并沒有倒地不起,甚至還在盯着自己的車牌。穿着土氣,或許是農村來的,記車牌,說明她想要糾纏自己賠錢!一條奇怪的邏輯鍊在藥家鑫的腦海中瞬間成型。當腦海中聯系起女人的動作和想法時,藥家鑫突然變得瘋狂起來,他極力想把撞倒她的錯與自己分割開來。

藥家鑫被判死刑,死前願望仍被拒絕,父親要他把罪惡都帶走

張妙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走下車的大男孩不是來幫助自己的,而是來殺自己的。夜幕中,藥家鑫拿出包裡的刀,對着張妙連捅六刀,直到這個不停向他求饒的女人漸漸沒有了聲息,然後,在夜幕中駕着車倉皇逃離。

由于殺人後的慌張,藥家鑫在開出一段路後又撞上了兩名行人,這一次本就已經緊張得手腳不聽使喚的他當場被趕來的村裡人堵住。2010年10月23日,已經經曆警方兩次詢問的藥家鑫終于忍不住向父母說出了實情,并在父母的陪同下向警方投案。

張妙的死在全國範圍内掀起了軒然大波,人們不能了解為什麼一個高材生會在一場小小的車禍中突然化身為奪人性命的惡魔。于是,對于藥家鑫的指責鋪天蓋地地傳來,但鮮有人知道,藥家鑫如此極端的背後,是一個得不到快樂的童年。

藥家鑫被判死刑,死前願望仍被拒絕,父親要他把罪惡都帶走

藥家鑫,1989年生人,2010年事發時隻有21歲。身為他人眼中的“音樂天才”,藥家鑫卻有着難以釋懷的童年經曆。國小裡一次與電子琴的偶然邂逅,讓他喜歡上了彈琴,并向父母提出了想要一架電子琴的想法。在那個年代,電子琴不啻于是一件奢侈品。但是向來寵溺他的父母還是滿足了他的願望,花大價錢為他買了一台電子琴。

然而買琴之後,藥家鑫無休止的噩夢開始了。因為父母的極度追求完美,藥家鑫的“三分鐘熱度”被迫成為了一次充滿艱辛的長期鬥争。他不僅無法從彈琴中享受到快樂,反而會因為彈錯音符而受到母親的責罰。

不僅如此,父母的嚴厲似乎滲透到了藥家鑫童年、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父母局端追求完美的情況下,藥家鑫在學校的一舉一動都小心翼翼,一般學生常有的糾紛沖突,隻要傳到藥家鑫的父母耳朵裡,就是兒子有問題、要反思、要向别人道歉的理由。

批評是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顯然,藥家鑫的父母并沒有很好地了解這一點。軍人出身的藥父更是剛正自我,對孩子的内心無甚了解,隻是一味地希望孩子能在父母的訓誡下成長為自己想讓他成為的樣子。這也最終使藥家鑫形成了對于“犯錯”的畏難情緒和對承擔責任的逃避心理,以及他偏執自我的性格,最終導緻了這樁慘案的發生。

藥家鑫被判死刑,死前願望仍被拒絕,父親要他把罪惡都帶走

直到藥家鑫臨刑前,這位父親依然抱着對兒子無比強硬的态度,他拒絕了兒子捐獻眼角膜的遺願,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地對兒子說道:“希望你把你的罪惡都帶走,不要再連累别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藥家鑫開車将被害人張妙撞倒後,為逃避責任而殺人滅口,持尖刀捅刺被害人胸、腹、背等處數刀,将被害人殺死,其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藥家鑫在公安機關未對其采取任何強制措施的情況下,由父母陪同到公安機關投案,并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屬于自首。但藥家鑫交通肇事後殺人滅口,不屬于激情殺人。藥家鑫開車将被害人張妙撞倒後,不予施救,反而殺人滅口,犯罪動機極其卑劣,主觀惡性極深,手段特别殘忍,情節特别惡劣,後果特别嚴重,屬罪行極其嚴重,應依法懲處。其雖有自首情節,仍不足以從輕處罰。

藥家鑫被判死刑,死前願望仍被拒絕,父親要他把罪惡都帶走

2011年4月22日上午,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藥家鑫故意殺人案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藥家鑫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賠償被害人家屬經濟損失45498.5元。

雖然家庭教育的不當造成了藥家鑫自我偏執的心理,然而作為一個成年人,他本可以用更加理智的方法處理與父母的分歧以及這一場不算嚴重的交通事故。沖動與逃避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成為解決問題的方法,隻會令沖突與沖突加劇,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