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論何種學問技藝,都要有日積月累的功夫。

無論何種學問技藝,都要有日積月累的功夫。

第一百五十七條: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四《老子》。

意思是說,兩手合抱的粗壯大樹,是由細小的幼苗長成的;九層高的樓台,是由泥土堆積築成的;千裡遠的路程,是從邁開腳下的第一步開始的。

無論何種學問技藝,都要有日積月累的功夫。譬如少林寺的功夫名聞天下,寺裡的武僧可以飛檐走壁,這種功夫是怎樣成就的?從一些電視劇,可以受到啟示。那些僧人去挑水時,都用腳尖來行走,木桶一但擔到肩膀上,就不能夠放下,一直要挑到山上,倒入水缸裡。而且在挑水的時候,腳上還綁着沉甸甸的沙袋。

這樣一天挑幾次水,天天堅持、天天堅持,就能鍛煉腳上的力量,日久天長,就能夠練就飛檐走壁的功夫。練功夫是一個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才能由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越。

學習世間的技能,都需要堅持,每一天不中斷,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打拳的人,不可以一天不打;唱歌的人,不可以一天不唱,每天都要練習。講課的人,也不可以一天不講,而且要到各個場合講,這樣才能夠熟能生巧,遇到各種場合都能夠應對,不會怯場。

對所講的内容爛熟于心,自然能夠得心應手,談笑風生,應對自如。到不同的場合,面對的觀衆不同。無論聽衆學位高低,是否受過教育,都要想辦法讓閱聽人聽懂,這樣講課,才能夠熟能生巧。

歐陽修所寫的《賣油翁記》中,也講了這樣一個道理。“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陳堯咨特别善于射箭,他射箭的功夫很好,在當時,沒有人能比得上他,他也以此沾沾自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一次,陳康肅公在自家的場地練習射箭,有一個賣油的老翁把擔子卸下來,站在那,斜着眼睛看他,看了很久也沒有離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看到他射出去十支箭中了八、九支,他隻是微微點頭微笑。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陳康肅公看了之後就問:“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我的箭法不夠精湛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賣油的老翁回答:“其實沒有什麼奧妙的,隻不過是手熟罷了,熟能生巧而已。”

聽到他這樣的回答,“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他一看,賣油翁對自己這麼精湛的射箭技術都不以為然,就有點不高興,甚至生氣地說:“你怎麼敢輕視我的射技!”“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賣油的老翁說:“從我倒油的經驗就懂得這個熟能生巧的道理了。”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于是他就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将油杓舀油注入葫蘆裡。“自錢孔入,而錢不濕。”銅錢的口非常小,但是他把油從錢孔注入,銅錢卻沒有濕。“因曰:“我亦無他,唯手熟爾。””于是他說:“我也沒有什麼别的奧妙,隻不過是手熟罷了。”“康肅笑而遣之。”陳康肅公聽了之後,笑着就把他送走了。說明他說得很有道理。

學習技藝是如此,世間求學問也是如此。李白“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典故也印證了這個道理。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也很貪玩,讀書不順,沒有學成就半途而廢,在他棄學歸家的路上遇到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杵。李白看了感到很奇怪,就上前去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聽了這句話非常感歎,他沒有想到,能夠把那麼粗的鐵杵磨成繡花針。他從中受到啟發,回去之後,接着讀書,最後官至“翰林供奉”,也一舉成名,成為唐朝著名詩人。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學習世間的技藝,都需要有恒心,日積月累才能成功。

曾國藩先生也講道:“養生與學力,皆從有恒做出。”“養生”是保養身體;“學力”是提升道德學問,都需要有恒心和毅力。如果沒有恒心毅力,譬如鍛煉身體,如果不能堅持,今天三點鐘起床了,但是堅持不到三天,又回複原狀,身體就很難鍛煉好。

同樣道理,做學問、讀聖賢書,也需要日積月累的功夫,需要天天讀。是以古人修行都有早晚課,早晨起來讀一遍,是提醒自己;晚上入睡之前再讀一遍,是用經典來檢討。這樣天天不停止,才能夠把修身功夫提升起來。

學習漢學、學習傳統文化與西方的學習方法不同。學習傳統文化的方法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為什麼讀書千遍就能夠做到其義自見?因為如果能夠把書讀一千遍,人心就定下來了,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智慧是本自具足,《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每一個人都本具明德,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無量的财富,這都是人們本性具足的。怎樣把這些無量的智慧寶藏開發出來?那就是要定。心定下來,智慧自然開啟。

是以古人形容人的心定叫“心如止水”、“波瀾不興”。人生氣了,就如水就像起了波濤一樣,在波濤洶湧的時候,水很渾濁,泥沙也在其中,所有對外界的映照就變得歪曲且不清晰。如果把怒氣壓下來,但是還會有一些心念上的波動,譬如看誰不滿意、不順眼,有嫉妒心,這叫小小的波紋。

雖然不像大風大浪那樣對外界的映照是完全扭曲,但是也會産生些許歪曲。隻有使心平靜如水,一點波紋都沒有時,對外界的映照才是如實徹底的。是以為什麼“知人心”是人本有的能力?就是因為人的心如果很清淨,心裡沒有雜念、沒有污染時,别人的心念就被它映照得清清楚楚,就能夠知道别人的想法。

提升道德學問,也需要長期的、日積月累的過程,如果忽視了這個功夫,就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是以要精進不懈怠,才可能開啟自性的明德。古人也以有恒做為成聖成賢的基礎。《周易》中講,“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曾國藩先生還講道:“敬字恒字是徹始徹終工夫”,說明恭敬心、恒心是從始至終都要保持的,絲毫不可放松。正如《中庸》所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大凡進德則持之以敬,修業則貞之以恒。”要想提升自己的道德,就需要保持恭敬心,而且要時時刻刻保持恭敬心,一刻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夠忘記。學問要不斷地累積,一定要有恒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