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高罰5300萬?特斯拉涉虛假宣傳遭調查

2月15日,據韓聯社報道,南韓公平貿易委員會(KFTC)的一位官員證明,目前南韓該機構因特斯拉涉嫌宣傳與實際不符展開調查,其中調查的主要緣由為特斯拉在南韓廣告中,誇大宣傳在南韓銷售車型的電池性能,涉嫌違法南韓《廣告法》。

最高罰5300萬?特斯拉涉虛假宣傳遭調查

根據報道所稱,特斯拉旗下部分車型,包括但不限于特斯拉model 3在内車型,在高速駕駛時,以及冬季寒冷氣溫行駛時,續航能力發生下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續航打折,但在特斯拉在廣告和官網中的宣傳途徑中,都未注明此情況,是以将對特斯拉開展調查。

此外,KFTC針對特斯拉在官網訂車時,需繳納100000韓元定金(約合531元人民币),但消費者在取消訂單後,無論車輛是否已經發貨和配送,訂單款項均不退回,是以,KFTC認為,特斯拉這個操作有損消費者權益,或對特斯拉進行罰款。其實對于此,筆者想說,國内訂車金額遠高于南韓,并且在所謂的“大定”之下,同樣不可退款,目前沒有消費者針對此等“套路”進行“反抗”,是以,目前電動車行業,PPT車、期貨等現象,已經見怪不怪。

根據韓聯社等媒體報道,特斯拉關于違反南韓《公平标簽和廣告法》事件當中,最高可處以年銷售額2%的罰款,特斯拉最高可能被處罰人民币5300萬元。

宣傳≠實際該如何解決?

關于電動車出現續航縮水,目前在行業出現兩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最高罰5300萬?特斯拉涉虛假宣傳遭調查

首先,目前我們能夠看到電動車廠家在釋出會和購車宣傳時的續航裡程為室内實驗室測試标準,無論是NEDC、WLTP等測試方式,都為室内标準,電動車處于室内測功機上,将車輛用電器全部關閉,以及室内溫度恒溫狀态,車内無乘客标準下,測功機模仿不同路況來進行測試,是以導緻,宣傳的續航裡程标準,和實際駕駛出的續航完全不符。關于實際續航裡程和宣傳續航裡程為何出現偏差等問題,筆者之前做過對此内容的探讨,可以點選後文連結了解詳情(汽場文章連結)

最高罰5300萬?特斯拉涉虛假宣傳遭調查

其次,目前在電動車行業,沒有任何部門和機構對續航宣傳和實際續航裡程标準做出明文要求,消費者在購買電動車時,隻能按照所謂的“僅供參考”的續航裡程來判斷購買;而關于南韓此次調查特斯拉一事來看,很有可能未來會推進對電動車續航裡程宣傳标準做出嚴苛要求,屆時,消費者選購時會有更精準的參考标準。

寫在最後

目前,電動車行業需要更多方面的明确标準,才能幫助消費者在選擇時有更清晰的判斷條件,電動車行業處于迅速發展期,包括自動駕駛也在積極推進,在行業中,各個細節都需要有更嚴苛的監管和條例,才能讓消費者有更清晰的産品認知和購買判斷,相信在電動車推進的浪潮下,也會有更多标準誕生,屆時,消費者将對選擇更加清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