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李俊峰:實作碳達峰、碳中和,必須把煤炭占比和消費總量降下來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記者:李克福 編輯:陳星

目前,低碳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碳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開啟了中國經濟低碳發展的新紀元。我們實作碳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途徑是什麼?

6月27日,國家氣候變化戰略研究與國際合作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李俊峰指出,要實作碳峰和碳中和,必須降低煤炭占比和總消費量,才能實作碳峰和碳中和。

<h2>碳峰,碳中和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力</h2>

李俊峰指出,煤炭在人類發展史上長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煤炭在人類工業化程序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為了控制空氣污染,實作碳中和,煤炭減排是大勢所趨。

從曆史上看,在上個世紀,世界上一些主要工業城市都出現了嚴重的煙塵污染,一些發達國家出台了清潔大氣法規,人類開始限制煤炭的使用,是以全球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份額迎來了第一次下降,全球煤炭份額從70%左右上升到1970年代的30%左右。

李克強還表示,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通過後,全球範圍内開始了第二輪煤炭減排。到2019年,煤炭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能源結構中所占的份額将從1970年代的30%下降到不到20%,美國和英國分别占10%和3%。許多研究,如世界能源論壇,認為到2050年煤炭将幾乎為零,以實作碳中和的目标。

對于中國來說,碳峰、碳中和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重要動力,也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重要機遇,路徑上應該是如何解決煤炭能源偏向、結構性偏向和效率低下的問題。

<h2>要形成體系保障,促進能源低碳轉型</h2>

對中國來說,要實作碳峰和碳中和,需要削減多少煤炭?

對此,李俊峰表示,為了實作碳峰、碳中和的目标,中國已明确表示将嚴格控制煤電和煤電,"十四五"期間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期間實作逐漸減排。能源消費結構中留存多少煤炭,首先取決于碳中和的總體要求、森林碳彙總量和CCS(碳捕集與封存),也取決于發展和能源體系的轉型。

中國應如何努力實作煤炭減排目标?

對此,李俊峰指出,未來,要逐漸減少煤炭與工業窯爐、鍋爐等煤炭的直接燃燒,其次是控制煤電發展步伐,放慢、停頓、減少,為非化石能源的發展騰出空間,為未來實作煤電庫存置換騰空間, 并最終實作電力系統的淨零排放。

同時,要形成促進能源低碳轉型的體系保障。具體而言,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适應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力體制的要求,制定能源領域的法律法規,保障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建設,建立煤炭公平抽取的政策保障體系。

李俊峰還強調,中國能源結構的傳統觀念是"煤富少油",但如果考慮到可再生能源因素,其實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分布條件比歐洲好得多,如果我們發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在技術創新方面,我們不一定比歐洲差碳峰, 碳中和性能。

李俊峰還強調,煤炭減排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界的共識,共同努力,煤電行業應發揮曆史作用,在不斷降低煤炭消費量的同時,承擔起保障能源安全的責任。新能源産業在自身成長的同時,煤炭轉型存在問題,難以有包容的了解心态,支援煤炭行業公平轉型。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我們将確定能源安全和經濟安全,實作平穩過渡。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