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冰雪盛會即将畫上休止符 科技奧林匹克的精彩才剛剛開始

中國網科技2月18日訊 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進入到最後的高潮階段,而縱觀本次賽事從籌辦到開賽過程中,處處都透露出十足的科技範。“科技冬奧”絕不隻是一聲口号,可以說本次冬奧會“黑科技”滿滿!

賽場建設更新,冬奧會打造智慧場館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北京主賽區标志性場館,也是唯一建立的冰上競賽場館。

冰雪盛會即将畫上休止符 科技奧林匹克的精彩才剛剛開始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在建造過程中,“冰絲帶”使用了多項“黑科技”。首先,據資料顯示“冰絲帶”的建設應用基于BIM(建築資訊模型)的智慧建造技術,使主體結構工期節省了2個月時間、減少使用鋼材2800噸。此外,“冰絲帶”還通過建立數字孿生和智能化內建管理平台,實作場館運作資料采集、趨勢研判、提前預警和分析決策的綜合智慧管理。

在賽事營運中,“冰絲帶”和鳥巢還都部署了“智能向導”應用。據介紹,這一智能應用來自于曠視研發的室内視覺定位導航系統。使用者隻需要打開AR導航應用,隻需用攝像頭對準周圍環境,選取要前往的目的地,系統就可以直接擷取目前位置的定位資訊,和前往目的地的路徑導航,在 AR 實景疊加的路線、路标、箭頭指引下,幫助使用者輕松找到目的地。

據了解,相較于其他室内定位技術,曠視研發的室内視覺定位技術具有高精度、易部署的特點,無需對室内建築環境二次改造,僅使用雷射視覺地圖采集裝置對現有環境采集,就可以實作定位功能,具有相當成本優勢。友善使用者在場館内部快速導航,省去不認路、兜圈子等諸多麻煩。

抛棄人海戰術,開幕式美輪美奂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可以說是驚豔無比,“破冰而出的奧運五環”、“傾瀉而下的瀑布流水”、“随演員腳步的變幻流沙”……開幕式的每一幕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14年前的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開幕式,這一次的“鳥巢”沒有采用“人海戰術”,演員總數從1.5萬人降至了3000人。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要用科技的含量讓它人少而不空,讓它很飽滿,讓它空靈而浪漫”。

現實也的确如此,要實作整場節目的完美效果,背後離不開諸多的科技創新。

例如本次開幕式采用了8K地面屏。據資料介紹,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塊LED地屏,面積達到了10552平方米。背後的技術團隊京東方采用了多個8K+級分辨率的畫面融合技術,以及光學校正算法。最終呈現出100000:1超高對比度,3840Hz超高重新整理率,以及29900x15096超高分辨率的超高清絢麗畫面。

在開幕式《雪花》節目中運用實時捕捉和互動系統,能夠捕捉演員實時位置及姿态,并渲染出相應的美術效果,讓觀衆更加直覺地感受到表演方式的自然與靈動。

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閉幕式工作部部長常宇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其實我們覺得在這個時代,正是因為我們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了,發展了,才使得我們可以在鳥巢這麼大的一個空間之内,隻用3000個演員,也能夠配合其他的科技手段,能夠把這個開幕式做得很豐富。

科技有實力,防疫有保證

作為一場全球性的盛會,安全健康始終是奧運各參與方關注的重中之重。為了将新冠疫情的風險降到最低,本屆冬奧會運用了一系列科技手段,實作了整個賽事的閉環管理。

而這其中,便有 AI 技術的智慧加持,用人工智能技術築起科技抗疫的防線。據介紹,例如由曠視打造的“區間智能防疫系統”,可實作快速的無感測溫與健康核驗功能,将防疫資訊檢測速度從分鐘級提升到秒級,全方位助力閉環區域的科學防疫。

在智能測溫方面,曠視的明骥測溫系統在五棵松體育館、首都體育館進行了部署。據了解,該系統可實作多人同時測溫通行,最遠支援4米距離非接觸式無感測溫通行,隻需要少數從業人員即可完成大量的人員體溫排查,在大幅度提升檢測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此外,本次冬奧會還配備了專職消毒的機器人,機器人能自适應地識别物體的形狀,自主規劃消毒軌迹,實作高效、精準的消殺。

高品質賽事轉播,4K/8K技術讓觀衆身臨其境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很多觀衆無法親臨現場觀看運動員賽場上的精彩表現。放在以前大家可能還會有些失落,但是現如今4K/8K轉播技術充分參與其中,力求将最真實的現場畫面傳遞到千家萬戶的螢幕上。

據介紹,8K是迄今為止最接近“人眼真實”的超高清技術,分辨率是2k顯示的16倍,同時在量化、幀率、色域等方面也做了全次元提升,給觀衆“身臨其境”的觀賽體驗。

冰雪盛會即将畫上休止符 科技奧林匹克的精彩才剛剛開始

此外,據了解,作為賽事主要轉播方,央視還正式推出AI手語主播,AI手語主播不僅可以報道新聞,還可以進行賽事手語直播,通過肢體動作、表情、手指等動作進行手語播報,便于殘障人士收看賽事報道。

比賽品質不單靠人,獵豹系統“出圈”

“‘感謝獵豹’讓犯規無處逃脫”,這是網友的一句熱評。在2月7日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參賽選手之間多次出現碰撞和意外。最終裁判員回看視訊系統,認定中國選手任子威奪冠。獵豹系統火熱“出圈”。

什麼是“獵豹”?據資料顯示,它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曆時5年自主研發的“超高速4K軌道錄影機系統”,專門用于冬奧會速度滑冰賽事的轉播工作。它移速可以達到每秒25米,約等于時速90公裡,可以靈活和随意地捕捉速滑比賽中的各種場面,幫助裁判對于賽事中一些争議判罰提供更多的回放素材,提高判罰的準确率。

而近些年越來越多的科技應用投入到比賽判罰中,例如在網球賽場的鷹眼系統,可以精準判斷網球落地點位以及是否出界;在足球賽場上,新興加入的VAR系統,幫助裁判清晰回放争議判罰。

随着時代科技的發展進步,賽場上不隻有運動員之間的比拼,也是科技力量的展現。

訓練保障革新,提升競技水準

冬奧會由于夏季酷暑和場地因素等諸多限制,很難保證運動員一年四季都能夠處于良好的訓練環境。為此,一系列技術創新“迎難而上”,幫助運動員克服現實不利因素,科學訓練提高競技水準。

例如據央視新聞報道,位于河北保定的涞源國家跳台滑雪科研訓練基地,建有世界最大、中國首座跳台滑雪風洞實驗室。運動員在這裡可以接受從助滑、起跳到飛躍的全過程訓練。

據媒體報道,風洞實驗室在水準、11度角、32度角,可分别訓練運動員助滑階段阻力測量、起跳瞬間左右腳受力情況和雙腳蹬地力的均勻性,鍛煉運動員在空中保持最佳姿态和駕馭雪闆飛行的平衡能力。基本上一天一次訓練課,四個小時的訓練量,抵得上運動員一個星期的訓練,效率非常高。

“黑科技”加持,休息好狀态才更好

冬奧會競技水準高,比賽跨度間隔長,如何確定運動員在冬奧村獲得良好的休息,保持高競技狀态。為此,諸多“黑科技”應用其中。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在運動員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中,每套戶内都裝備了獨立空調系統跟新風系統,即使在不開窗情況下,也可為室内提供新鮮空氣。此外,智能溫度調節系統、智能紅外感應、可視對講等十餘種功能,均可通過房間内控制器進行統一操作。

此外,據介紹本次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中還配備了智能床,智能床功能強大,隻需要通過遙控設定到适合的睡覺角度,床墊中的記憶棉和智能傳感器就能為運動員們提供按摩等服務。如果睡姿不舒服,運動員打呼噜,智能床還能幫助調整頭部高度進行緩解,這也是曆屆冬奧會首次裝備上“智能床”。

低碳環保,綠色冬奧

在全球碳中和共識下,本屆冬奧會也秉承“綠色冬奧”的辦會理念。

在場館上,本次“冰絲帶”啟用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據了解,相比傳統制冷方式,制冰能效可提升30%,經過研究人員測算,二氧化碳制冰系統每年可以節省約180萬度電量。

在交通上,氫燃料電池車的使用成為本屆冬奧會的亮點之一。據介紹,冬奧會期間,212輛“100%國産”氫燃料電池客車通過5座“100%綠氫”加氫站提供加氫服務,預計可實作每輛車每千米0.28升的節油效益,總節油量約9.6噸,實作每輛車每千米0.75千克的減碳效益,總碳減排量約30噸。

冰雪盛會即将畫上休止符 科技奧林匹克的精彩才剛剛開始

示意圖 /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此外,冬奧還實施了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将張北地區的風能、太陽能等生産的綠電輸入北京。賽事期間,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26個場館将實作100%綠電供應。

在運動員們的比拼不斷重新整理記錄之餘,賽場内外的科技較量同樣為觀衆帶來了驚喜。此時,雖然冰雪盛會即将畫上休止符,但冬奧科技大賽精彩才剛剛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