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月電動車銷量,宏光MINIEV哭暈,海豚強力控場!

路人都知道,2022年,電動車要火。2月16日,乘聯會釋出1月銷量資料,電動車市場以129%的增速,成為各細分市場唯一正增長領域,開啟基盤擴大模式。對車企而言,跑赢電動車,就是跑赢車市,卷起來吧。

傳統車企來了,新勢力快跑

按照以往,春節前是買車高峰,今年的1月卻還是呈現下滑趨勢,隻有新能源車在增長,基盤規模依然不大,但漲勢喜人。要知道,這裡面轎車、SUV的銷量統計還含了新能源車,這意味着抽離了新能源車,燃油車的跌幅更大。2022年将是新能源做大蛋糕的一年,燃油車争取不要跌太多就算赢了。

1月電動車銷量,宏光MINIEV哭暈,海豚強力控場!

蛋糕不斷增大的時候,我們要問,誰會切走大蛋糕?比亞迪以一打十這種的,司空見慣了。1月份,奇瑞、吉利、長城分别位居廠商銷量榜第3、5和第8位,在絕對銷量上超過造車新勢力,不說什麼油改電、低端市場,這種資料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事實,當傳統車企幹起來,新勢力還是無力招架的。

傳統車企有兩大優勢,是新勢力一時趕不上去的,一是遍布全國的管道能力,二是大批量制造的體系能力。新能源車需求大漲,最大受益者還是傳統車企,新勢力怕是會有種“有心無力”的無奈吧。度過了最艱難的第一個10萬台,新勢力還面對大規模量産傳遞的考驗,以實作盈利和赢得市場駐留權。要知道,馬太效應仍在持續卷席汽車市場,資料顯示,1月份TOP15車企合計零售銷量157.5萬輛,市場集中度為75.8%,較2021年12月提升1個百分點,留給底下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1月電動車銷量,宏光MINIEV哭暈,海豚強力控場!

宏光MINIEV慘遭蠶食

來看看具體車型的銷量,榜首還是宏光MINIEV,不過它的銷量也不再像之前那麼誇張動不動4-5萬台。這個量,我認為是被對手給蠶食了,其中QQ冰淇淋“居功甚偉”,這台車從設計到價格都複刻了宏光MINI EV,在網上風評不好,不過似乎買家個下單的小手還是很實誠的,1月賣了9407台,兩個月就完成了月銷萬台的爬坡。此刻宏光MINI EV的内心,應該是無奈的吧?

1月電動車銷量,宏光MINIEV哭暈,海豚強力控場!

另一台分走宏光MINI EV份額的車,我認為是科萊威。同樣是兩門,同樣4萬塊,科萊威有四座版版本可選,續航上相比MINI EV的170km,它有302km,優勢就突顯出來了,對于代步用來說,這些可都是影響實用性的東西。你也許會說,科萊威不是競争奇瑞小螞蟻嗎?相同續航裡程,同樣是兩門四座,小螞蟻起售價比它多了1.5萬元,雖然支援快充,而且多了一些安全舒适配置,但對于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來說,這1萬能省就省吧。

1月電動車銷量,宏光MINIEV哭暈,海豚強力控場!

更多的蠶食者還在路上,比如東風風光MINIEV……五菱神車切中市場痛點,一經上市快速走紅霸榜爆款,但很快競争者就出現了,然後五菱神車份額又快速被搶走,這樣的故事過去幾年不斷在五菱旗下的車上演,從寶駿730、560,再到這波的宏光MINIEV。人民需要什麼就造什麼,這句口号真的一點沒錯,五菱從來都是懂中國人的,但五菱制造卻容易被複刻,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海豚快速控場 元PLUS來加持

1月份,海豚賣了10602輛,一躍排名新能源車銷量TOP4,8月底上市,9月銷量3千台,10月銷量6018台,1月份是海豚第4個完整銷售月,這個成績,應該還是很能打的,不愧是“電動版飛度”。

1月電動車銷量,宏光MINIEV哭暈,海豚強力控場!

海豚,是10萬元級别首款月銷量進入萬台俱樂部的純電車型,這是一個小小的成功。10萬元級别一直是電動車廠商想打入,卻屢屢铩羽的一個細分市場,主要問題就是電池成本和續航裡程的沖突往往難以做到兩全其美。海豚基于比亞迪純電3.0平台,搭載八合一電驅動總成和刀片電池,算是找到了新的平衡,冬季續航也不那麼慫了,我想這是海豚爆款的原因。

1月電動車銷量,宏光MINIEV哭暈,海豚強力控場!

對10萬級代步車實施電動化替代,應該是最容易做到的。年輕人買第一台車,往往預算在10萬出頭,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是很高的,舉個例子,合創的Z03在12月傳遞了1500多台,講真我挺意外的,就因為他們和遊戲進行了結合;家裡第二台代步車也很多預算會在10萬出頭左右,往往和第一台燃油車打配合,實作不一樣的用車體驗。

事實上确實有很多廠商在努力,歐拉的好貓、AION Y應該是最為接近這一市場的兩台車,主要成本還是高,售價都逼近15萬區間了。這兩台車,銷量表現也都不錯,不過沒有海豚得來兇猛。而過于注重成本控制的,如哪吒U、黑貓/白貓,似乎在品質上沒在達到消費者的要求,都是一些“差點意思”的選擇。對了,近日有消息指出,長城将要停産黑貓白貓,為今年準備上市的新車芭蕾貓閃電貓讓出産能。

1月電動車銷量,宏光MINIEV哭暈,海豚強力控場!

好貓月銷近萬台的成績,讓長城做出了取高棄低的方式,另一個比亞迪卻“兩個我都要”。海豚主攻9-12萬元價位區間,2月19日純電平台3.0第二款車型元PLUS将正式上市,它将主打13-15萬元價位區間,和海豚形成對9-15萬元區間的合圍。難道海豚控場10萬級市場隻是開始?比亞迪打算來一個各個級别通殺控場?

總之,2022年電動車銷量要大漲,10-15萬區間會是最重要的戰場。

15-20萬有王者?

我們把當下電動車市場切成幾塊來看,5萬以下宏光MINIEV領銜,5-10萬目前看來奔奔E-star量最高,10萬出頭海豚控場了,15萬内好貓占據頭把交椅,到了15萬以上,純電車的上司者還沒誕生出來。反倒是到了20萬以上,漢EV立住了。

1月電動車銷量,宏光MINIEV哭暈,海豚強力控場!

要說小鵬P5應該就是奔着這個空白來的,隻是從去年10月開啟傳遞以來,小鵬P5在11月傳遞2154台,12月5030台,1月4029台,這個成績雖說也還可以,但應該是沒有達到“爆款”這樣的水準。當然,才3個月時間,我們可以再觀察小鵬P5一段時間。

剛剛說10萬出頭級别對電動車來說成本是個考驗,到了15-20萬級别,電池的成本應該來說好一些了,卻涉及到更多東西。畢竟這個級别的使用者,好我都是當家庭唯一用車來的,續航焦慮就成了頭等大事,你看比亞迪的宋PLUS DM-i就火得不要不要的,純電的現階段還沒有廠商能解決好這個問題。

1月電動車銷量,宏光MINIEV哭暈,海豚強力控場!

編輯說:去年國内新能源車銷量320萬輛,今年還會迎來一個可觀的增長,有專家樂觀預測會達到500萬輛。市場規模大了,競争就會充分起來。可能在去年以前,我們想買一台電動車,會發現拿着自己的預算,備選其實并不多,往往要麼将就一下咬咬牙買了,要麼就是放棄電動車,選擇燃油車。但現在,我們會有更多的選擇了,不管是5萬内的預算,10萬的預算還是15、20萬的預算,給消費者的選擇正在豐富起來。雖然說,電動車目前30萬以上高端市場表現不錯,但我始終認為真正實作對燃油車的替換,30萬以下市場才是主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