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作者:孔甲丙

張秉愛,一個住在湖北秭歸三峽庫區的普通農婦。

1981年,由父母做主從山區嫁到了生活相對富裕的江邊。

丈夫熊雲建身患殘疾,一雙兒女尚未成年,一家幾乎全靠張秉愛種地、栽果樹來維持生計。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她想她這一生都會留在這片故土,但三峽大壩的建成卻改變了一切。

她覺得一家人的命運全都掌握在她一個人的手裡,一旦她作出什麼不慎的決定,将對不起全家人。

是以,在做這個決定時,她無比慎重,導緻過于小心,做出了非常保守的決定,那就是:

面對着國家豐厚的移民款和安置費,她說這不是長久之計;

面對着國家許諾新的城鎮,她不以為然;

面對着政府從業人員婆心苦口婆心的勸導,她固執己見。

張秉愛一家就這樣一直留在原地,直到曾經的故鄉被淹沒,才走出了那片大山。

而全村搬遷獨她不走之後的那段歲月,在19年後再度回首後,她唏噓不已。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國之重器三峽壩,前赴後繼幾代人

1992年,人們在途徑三峽時,都會贊歎于三峽山水風景,像張秉愛這樣常年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這片大山和大河更是養育他們的地方。

那時的三峽給人的印象,總是那種人間煙火繁盛、一派純樸自然的感覺。

三峽的命運在這一年同樣被改變。

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興建三峽工程的議案,三峽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關于三峽建壩的設想,最早源自孫中山。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他認為有必要在長江上建壩以期“改善航運,利用水源”。

20世紀30年代,長江中下遊發生兩次特大水災,近30萬人是以喪生。

1954年,長江流域爆發了20世紀以來最大的一次洪災。

毛澤東主席之後拍闆上馬三峽工程,但工程建設随後因技術等原因而擱淺。

直到改革開放後,三峽工程才重新回到公衆視野中。

“防洪、發電、航運”被視為三峽工程的三大功能。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興修水利,防治水患,曆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

長江流域洪澇災害分布很廣。

清代以來,水害更趨頻繁。

中下遊平原因為多次的特大洪水,使得國家蒙受損失,人民也變得流離失所。

是以,不管是出于人類的生存角度,還是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角度,治理長江,都是刻不容緩的。

經過精密的計算和研究,專家和政府部門提出的三峽大壩的蓄水水位要在一百五十米到兩百米之間。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也就是這個175米,在此後的十餘年間,将193公裡的長江三峽的前世深埋于長江水下。

而那些即将被175米水位線淹沒的珍貴文物就此沉底。

不過,與三峽文物的保護比起來,湖北、重慶境内的百萬三峽移民的安置問題顯然才是重中之重。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三峽移民多阻力,黨和政府出妙計

1992年起,伴随三峽工程建設在國家層面的正式确立,生活在長江水邊的人們開始了搬離。

放學後的兒子女兒,到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問張秉愛:三峽大壩修起來後,水真的會淹到我們這裡來嗎?

張秉愛一直都隐約地知道國家要修三峽,但當《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通過後,村子裡面的人卻對未來的三峽工程表現出極大的陌生。

左鄰右舍開始不安起來,未來到底會發生什麼,誰都不清楚,也有人不相信三峽工程蓄水會真的淹沒到175米。

随着家鄉豎起很多135米和175米水位标牌,張秉愛才意識到家園真的會沉入水底。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直到三峽移民正式開始,是走是留,父老鄉親一直處在艱難的選擇之中。

張秉愛選擇後挪并就地後靠。

與發生平面位移而移居别處的外遷相比,他們顯然更願意接受就勢墊高而居的安置方案,好像隻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在同一空間縱軸上守住對故土和江水的最後情誼。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張秉愛的家庭在村裡并不是最困難或最貧窮的。

有的一家五六口人,年輕的都打算外出廣東,家裡80多歲的老頭子拗着就不走。

當然,他也走不動了:他得了重病。

後來他說:好在我得了病啊,不然離開住了一輩子的地方,誰受得了啊?

1995年,三峽庫區一期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全面啟動。

4月10日,首批移民大搬遷在 張秉愛的故鄉——秭歸縣拉開序幕。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4月24日,村裡121戶434位老少移民齊刷刷地跪倒在王家祠堂祖先靈前,向祖宗作最後的告别。

拜畢,移民們與前來送行的衆鄉親在雨中抱頭痛哭,然後擦幹淚水,上車出發。

他們的離去也意味着千年古鎮、屈原故裡将沉入江底。

将世代生活在這裡的父老鄉親外遷到其他地方安置,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除了傳統的故土難離等情感因素,主要的原因還在于三峽移民适應了三峽地區靠水吃水、靠山吃山的峽江生活,生産生活方式的轉變讓他們很難做出外遷的決定。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一輩子生活在秭歸縣的人們,大部分靠種植柑橘和稻田為生,都不想外遷。

甚至有人在外遷拆房子的時候,拆到一半時,精神都有些崩潰,停了幾天,情緒穩定後,才繼續拆完房子。

雖然父老鄉親都想留在家鄉繼續生活,但他們都清楚,國家要興建三峽工程,這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

在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他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犧牲和奉獻。

在三峽移民大搬遷中,聽到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土地淹沒以後,不外遷,以後靠什麼生活呢?”這樣的樸實的話。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父老鄉親盡管走得非常不情願,但他們最終義不容辭的走了,有的離開家鄉的時候帶走一把土,有的帶走一桶水,有的帶走一棵樹……

外遷移民揮淚遠赴異地他鄉,重建家園。

留在本地的移民,他們艱苦奮鬥,在陡峭的山坡上建設一個個新的家園。

秭歸是中國臍橙之鄉,也是 張秉愛的主要經濟來源,這裡的父老鄉親把臍橙樹親切地成為“啞巴兒子”、“搖錢樹”。

在即将被淹沒之前, 張秉愛還将這些樹一棵棵搬遷到175米以上,重建家園。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山坡上土地貧瘠,政府在庫區開展“移土培肥”工程,鼓勵庫區人民群衆将淹沒區的肥沃土壤搬遷上山,改造良田。

在移民中發展,在發展中移民。

移民大搬遷結束後,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在庫區發展工業、服務業和農業。

秭歸在相關政策扶持下,臍橙産業得到長足發展,一年四季花果飄香。

1999年5月,國務院對原先的三峽農村移民政策進行調整,從過去強調“以土為本、就地後靠”為主,調整為“鼓勵和引導更多農村移民外遷安置”。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這使得原本就地小規模的搬離,逐漸上升為一場史無前例的、因國家項目而離開故土的大規模遷徙。

在移民政策引導下,當地政府成功地創造了“線上一條路、沿路一排房、房後一片園”的農業後靠安置模式。

也就是,在海拔175米以上,修通一條公路,讓當地群衆沿路建設自己的住房,在175米水位以上,将1000多畝荒地開發出來種植優良柑橘,成為庫區後靠移民的典範。

千秋功績,曆史銘記。

2003年2月14日,全國人民一起收看《感動中國》節目,當主持人宣布特别獎授予舍小家、為大家的“三峽移民”時,所有人都熱淚盈眶。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如今,高峽出平湖,回望家鄉,故土已在平湖之下,鄉愁留在記憶之中。

2009年,三峽庫區基本完成三峽移民“搬得出”任務,圍繞“穩得住、逐漸能緻富”的目标,開始進入三峽後續規劃實施階段,正努力把三峽庫區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環境優美、人民安居樂業的和諧穩定的新庫區。

三峽工程凝聚着幾代中國人的心血和智慧,研究論證所進行的工作量之浩大、聽取意見之廣泛、投入力量之雄厚,在世界工程史上堪稱罕見。

半個世紀的研究論證,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産黨人的科學求實精神,充分表明了三峽工程建設是民主、科學的決策。

十年建設實踐證明,興建三峽工程是黨中央三代上司集體的英明決策。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風雨飄搖小人物,各家酸楚各家嘗

張秉愛從拒絕外遷到後靠再到山坡建家園,最終拿到安置款,購買了公路旁邊的一所住宅。

作為村裡最後一個外遷者,張秉愛移民的動作整整遲了7年,後靠建房,獨自矗立在原地的6年,四處漏風,沒水沒電在窩棚裡住的1年。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這裡的酸楚可能隻有張秉愛自己知道,要說她是否是最困難,最悲苦的人物,肯定不是。

長江大壩的開工建設,随之而來的是113萬移民告别故土,2座城市、7座縣城、94座集鎮遷建,1400家工礦企業搬遷……

遠離自己世代生活的家鄉,無論對誰而言,都不會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如果隻是去異鄉拼搏,最終還會傳回故土。

而現在的情況卻是,故土将會被淹沒在水底,歸來也隻能看到翻騰的江水。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回不去的故鄉,就真的成為了永遠的故鄉。

在這裡面有太多的故事,中央上司高度的重視,庫區移民的深明大義,政府人員的舍己為公,全國人民辛勤支援,上下一心,以顧全大局的愛國精神和奉獻精神,合力破解了這道世界難題。

有可能她的故事就此淹沒在曆史的洪流中,但一位名叫馮豔的導演,想要拍一部關于三峽水庫的紀錄片,看中了張秉愛的故事。

馮豔與張秉愛從相識到拍攝一共花費了8年的時間,将張秉愛的故事剪輯成了紀錄片《秉愛》,并于2007年的山形電影節上上映。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張秉愛的故事現在看來,她有一些目光短淺且背後有着貧苦的身世和悲慘的命運。

但要說三峽大壩的建設摧毀了她的信念,讓她的生活陷入谷底,那倒是誇大其詞,或者是别有用心。

因為恰恰相反,張秉愛的生活,目前來說過得不錯。

雖然因為她的後知後覺耽誤了兒子的學業,也錯過了緻富的黃金時段。

可也正因為最後移民的她,政府給出優待,不僅給了安置費,也讓她聯考落榜的兒子擁有了去新疆當兵的名額。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秉愛》在電影節上的獲獎,也讓張秉愛名聲大噪,以至于她乘着導演馮豔的東風在北京居住了一段時間。

2020年,張秉愛的兒子正式退伍,一位老闆看過了《秉愛》電影,決定收他到機關來上班,也算有了穩定的工作。

這個孩子一直很争氣,當年因為張秉愛的固執和無奈,他需要耗費很久的時間在讀書上,可即便如此,他也是當時村裡考上高中的學生。

兒子一直是張秉愛的驕傲,她因為現實的無奈選擇了留在原地,送走了一個又一個外遷的村民,對她來說,丈夫殘疾,一個家庭隻能依靠她來維持生計,是以張秉愛不敢有半點差池。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留守本村,到後面的要求村裡鏟坡高遷,都是無奈之舉,她想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雖然苦,但至少有耕耘、有盼頭。

而且外遷的村民都把自己的土地托付給了張秉愛,這些土地,在她眼裡都是财富,可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是以她格外珍惜。

可是,她再固執,也拗不過現實。

後來,随着水位不斷升高,她繼續居住在獨自一人的村裡,已然不可能了,政府幾度登門,終于勸着張秉愛同意外遷。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考慮到張秉愛一家的經濟情況和實際問題,政府幫忙安排了路邊的安置房,而她的兒子,聯考落榜了。

為了一家人的出路,也為了減輕貧瘠家庭的生活壓力,他毅然選擇了去新疆當兵,複員後,他又奔赴外地打工。

所幸,因為《秉愛》,張秉愛的兒子遇到了這樣一位好老闆,肯給苦難中長大的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

張秉愛的兒子也格外的珍惜這個機會,他是機關去的最早的人,也是回的最晚的人。

對于這樣起早貪黑的行為,很多人不能了解,可張秉愛的兒子表示:機會對他們這種寒門來說,實在太珍貴了,他要盡力報答老闆的知遇之恩。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對于遠在家鄉的父母,張秉愛兒子也有自己的孝心,他每個月都會把工資的部分寄回家中。

他說,他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媽媽,孩子已經長大了,不要再有以前的顧慮,一家人好好過日子比什麼都強。

憑借着自己的積蓄和兒子的工資,張秉愛也終于建好了新房,并且擁有了兩個豬圈。

2021年,女兒自由戀愛并修成正果,嫁給了一個客運工作的小夥子。

張秉愛一家的生活經曆了多年曲折,也終于開始有了曙光。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2022年的張秉愛,有時會到河岸邊,遙望曾經的故土,說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愛情,也曾經後悔過:

如果當初同意跟着鄉親們一起外遷,現在會不會過得更好一些?

而想到孝順的兒女,張秉愛内心隻覺得甜,對于當年執拗的不肯外遷,她有着自己的苦楚,但一切已成定局,未來方能可期。

時代中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也許對于張秉愛來說,幸福團圓才是她一生最大的成就。

三峽移民已經在新的地方開始了生活,這段記憶也得以永久保留。

三峽“釘子戶”張秉愛:全村搬遷就她不走,19年後結局令人唏噓

參考文獻:

「回望——紀錄片觀摩系列」——《秉愛》放映會  ;香港中文大學;2020-02-07

導演馮豔和她的紀錄片《秉愛》 ;CNTV(中國網絡電視台);2020-02-07

尋訪紅色印記|百萬三峽移民 一個感動世界的奇迹;全國黨媒;2021-07-0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