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曲陽縣野北村堯母洞的調查報告

作者:河北早知道

作者:張建成

為了尋找中華文明的源頭,挖掘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底蘊,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以服務于我們現代國家的偉大複興,我們曲陽縣作家協會組織起專項調查小組,根據相關文獻和民間傳說,對“堯母洞”及其相關情況多次進行深入調查,且報告如下:

關于曲陽縣野北村堯母洞的調查報告

一、地理環境和具體位置

曲陽縣地理環境優越,太行山從黃河北岸起始,一直沿華北大平原西緣北上,然後折向華北大平原北緣迤逦東去終至北京門頭溝及西山一帶。在這個曲折過程中形成一個大臂彎,曲陽縣就處在這個大臂彎的深處,進而背風向陽,獨厚“曲山之陽”這塊風水寶地,故名。

曲陽大地開發較早,據司馬遷《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武靈王“十年伐中山,合軍于曲陽”,至少在23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已經建有城池,勢扼山川之咽喉,曆來為兵家必争之地。地得天寶,勢必人傑物華,一則是大陸曆史上号稱千古一相的蔺相如、初漢傑出軍事家李左車等偉大人物的故裡;另則創造出了曲陽石雕、曲陽定瓷、曲陽北嶽廟等三大物質文明,進而馳名中外,長期引領中華科技風氣之先。

曲陽縣總面積1084平方公裡,西北部約三分之二為丘陵、淺山區,東南三分之一是平原,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稱。現轄18個鄉鎮,367個行政村,人口65萬。縣城偏南,北距北京200公裡,東距天津190公裡、距雄安新區130公裡,南距石家莊70公裡。京昆(張石)、保阜、曲港、涞曲高速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曲陽縣北部靈山鎮一帶是一個小盆地,中部靈山村、龐家窪村至鐵嶺北村一線以北有一列山,總稱香岩山。靈山村及其西鄰的杏子溝村、野北村以北諸峰嶺泛稱靈山。

《曲陽縣志》(新華出版社1998年10月版)載:“靈山鎮,春秋時期建村,村址地處一座名靈山的小山南部,原稱靈山店。一說附近山麓有陵墓,由陵山演變而來。”民間世代相傳,其中的“陵墓”即為“堯母陵”。

又見《曲陽縣志》:“杏子溝,距離靈山鎮政府駐地1.3公裡,元代建村,村旁溝内原有杏樹。曾稱慶都溝。”意即杏子溝村地處杏子溝口,緣自溝内有杏樹而得名。其中“曾稱慶都溝”者,應源自清·康熙年間時任曲陽知縣劉師峻編纂的《曲陽縣新志》。該志書載,“靈山社”下轄“慶都溝”村,卻道則無“杏子溝”村名。比照二者的諧音關系,今之所謂“杏子溝”村名當由此前的“慶都溝”訛變而來,是故足以證明該地必然長期盛傳與“慶都”二字密切相關的故事内容。

關于曲陽縣野北村堯母洞的調查報告

我們都知道,“慶都”是上古帝王——堯帝母親的名諱。以地名學秉承的每一個地名無不建立在一定的人文社會基礎上的原則,我們深入調查了當地的關聯情況,無論從自然角度還是從人文傳統上,都沒有發現與“慶”和“都”,甚或“慶都”這些詞意相應的概念。進而不也得出反證,完全排除了此慶都溝因其它條件命名的可能!

另外,該山溝盡頭的最高峰名慶都寨,因方向關系也俗稱大北寨,以及本次所調查的具體對象堯母洞,皆可為“慶都溝”這一名稱的含義提供有力的佐證。

慶都溝長2公裡左右,兩側丘陵連綿,北偏西——南偏東走向,上段産權歸再西的野北村所有。大緻在此山溝盡頭約200米左右的地方,其西側山體近于溝底處有一天然石窟洞穴,即——堯母洞。

二、地質環境

香岩山地帶山勢幽深壯麗,著名的山峰有蓮花山、香岩閣山、磨子山等。尤其香岩閣山下的閣兒溝自然景觀頗為奇絕,曲陽縣原有“古八景”,僅該處就有其二,一是“滴水風弦”,一是“香岩石鐘”;并有唐代著名詩人賈島當年隐居的“賈島洞”,以及傳為商末王子——箕子東赴北韓前曾暫避過的王子寺等多處人文景觀。

穿越香岩山列山的河道,主要有兩條,一條是流經東部蓮花山東側的通天河,一條是流經磨子山東側的三會河。兩條河于下遊的北鎮村東南相彙,然後仍名通天河,東入唐河。由于唐河與通天河交彙處現在修建了西大洋水庫,進而直接注入西大洋水庫。

穿越香岩山的兩條河道,有一個共同的怪現象,原本常流的河水,一經流過蓮花山和磨子山以後,其下遊河段的地面河床就完全幹涸了,河水全都下滲到地下,隻有暴發山洪時才在地面上形成漫流。是以,人們就說,該地帶一定有地下溶洞,或者說是地下河。其中兩條河水的重新湧出地點,具體在距離靈山鎮東偏南4公裡北鎮村東南的一處大池塘,名水馬漕,然後向東南方向流去。

水馬漕也是遠近聞名的一處奇絕景觀,并有動人的神話傳說。

慶都溝往東翻過一道山梁,即是現在曲陽縣著名的旅遊景點——靈山聚龍洞。聚龍洞原稱花洞,洞體如同一條長龍,兼且洞内景觀多有蛟龍形态,故名。具體分三大闆塊:一是猿人古洞,二是聚龍大殿,三是地下迷宮。現開發面積4萬平方米,約長2000米,景點100多處,具體景觀1000多個。

據專家考證,猿人古洞有多層人類活動的遺留堆積層,最遠的一層距今三萬多年。證明該地須是早期我們的祖先經常活動、栖息的場所。

據其宣傳資料稱:古猿人遺址和天然景觀相融、合二為一的景區,國内唯靈山聚龍洞一處,尤其難能可貴。另外,就大陸整個北方地區來說,這個溶洞景觀無論在體量上還審美程度上都名列前茅。因為種種原因,盡管文化遺存如此富麗堂皇,卻一直無法更新旅遊檔次,如今僅為AAA級别,實為一大憾!

其中聚龍大殿和地下迷宮,皆自然形成,典型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曲徑通幽,千曲百轉,洞連洞、洞套洞,不僅場面恢弘,而且細節極為雅麗,宛如童話世界。

靈山聚龍洞現探明共為四層,所開發的景觀僅其一、二兩層,第三、第四層尚待開發。

三、堯母洞呈型狀态

慶都溝東側為嶺狀山體,頂端與西側共有最高峰慶都寨,從北到南逐次降階,依次為陽平寨、駱駝岸、教子岸等。相傳在慶都寨和陽平寨上從前皆曾建築山寨,嘯聚綠林。現陽平寨及慶都寨東部地貌全非,因陽平寨近年建有水泥廠,開采原石所緻。

西側山體呈台狀起伏,自慶都寨以下分别是大平台、小平台等。

堯母洞居于大平台山峰東側底部一陡崖上,距溝底約3米,通過一台地可進入。洞口呈半月形,上弧下弦,總體包括一個寬敞的外洞和五個支洞,外洞高8米,寬7.8米,深9.6米,迎面正壁中央突出為心形,略近頂部正中有一尊高浮雕站立的女像,高92厘米,寬43厘米。傳為北魏時期作品,原型為堯母慶都。對應于雕像的洞口處底部正中突兀一磐石,像一個天然的大祭壇,不大規則。

雕像古樸渾厚,眉目清秀,左臂彎曲似乎抱着一個嬰兒,緊貼前胸。然而,雕像的周圍卻有明顯的近代鑿痕。

據當地老人說,這尊雕像原本沒有眼睛,面部雖然端莊,不過也就是個大緻輪廓。因為清朝末年,曾有文物竊賊瞄上了這尊雕像,意欲整體鑿下來倒賣。不料,在其才将周圍鑿出較深的凹陷後,堯母突然顯靈了,雙目炯炯,一并連他們剛才雕鑿的痕迹都放出金光來,進而把盜賊吓跑,以至因禍得福,堯母像從此增添了背光。

堯母洞的支洞,除向下的一個深約10米,現被填埋外,其餘大緻均勻分列于外洞的其餘方向,具體如下:

向南的支洞,深10米,高5米,寬1.6米,總體略為錐形,底部從外到裡向上傾斜,洞口距外洞洞底高出約1米;

向西南延伸的支洞,深10米,高7.5米,寬4米,體形亦為錐形,整體從外到裡的傾斜略度大于前洞,洞口距外洞洞底略高于前洞;

向西延伸的支洞,基本與外洞地面持平,深12米,高8.5米,寬3.5米,總體呈牛角形,盡部向南彎曲約2米左右,且在彎曲處再有一個次級支洞,高出地面約4米,居其南側,直徑約0.7米,再進深約2米處又有套洞,向下傾斜,洞口0.5米,僅容一人爬進,此洞稱閉關洞,傳為堯母當年的閉關場所;

向北延伸的支洞,其底部也與外洞大緻持平,深11.2米,高18米,寬4.2米,頂部狹窄呈“人”字形,極端處尚有直徑約0.2米左右的洞狹,不知其深。

堯母洞内部尚存明顯的積水長期侵浸和滌蕩的痕迹,石質與靈山聚龍洞相同,為鈣質石灰岩,并有灰漬層,顯然為早期人類遺存。

當地人介紹,早年的堯母洞内曾有發育成熟的熔岩景觀,現已不存,僅在洞體表面儲存多處發育為浮雕形式的各種圖像。因為洞體為盲洞,且冬溫夏涼,作為景觀固然遜于聚龍洞,然而作為人類生活的栖息場所,則更加适宜。

上世紀早期堯母洞外的溝底常流溪水,如今因被水沖刷而形成的河卵石曆曆可見。東岸現為撂荒梯田,據稱本世紀初尚有石碓臼、石碌碡、石碾盤等遺存,今已不知去向。

另外,堯母洞附近還有幾個小洞,其中往南降階數百米的一小洞,洞口約40多厘米,當地人說早年曾有人在夏天爬進去過,因為涼風嗖嗖,且漆黑一團,非常害怕,趕緊就爬出來了,并不知道深淺,此後就再也沒有人敢進去了。不過,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人們常說見有狐狸在附近出沒。

再及教子岸是一處寬大幾十米,高達上百米的懸崖,地處慶都溝口,也基于堯母在此居住的因素,具體名字由來詳見下文。

四、堯母起居堯母洞的時代背景

以民族史學家何光嶽《炎黃源流史》以及考古學家鄒衡《試談唐堯氏》等書文所持的主流觀點,堯帝原籍于今河北省的唐縣、望都一帶,因為當時的東夷族勢力日漸強大,作為部落聯盟首領的唐堯為避免與之發生正面沖突,才率部西徙,首先南下過行唐,沿滹沱河過井陉,途經太原,再進入平陽。當中就涉及到路不路過曲陽的問題,就其遷徙路線,除非路過定州,勢必就隻能途徑曲陽了。

再聯系《尚書·堯典》所稱“堯之時,洪水為患為甚”,一并《寰宇通志》、《晉乘搜略》等古典大緻相同的記載,證明堯帝時期洪水泛濫基本确鑿無疑,進而也才會有“大禹治水”的早期曆史傳說。

綜合上述兩項因素,現在的定州地區當時大緻為澤國一片,是以,堯帝率衆西徙必然會繞過唐河、大沙河下遊的兇猛洪水,經曲陽北部西出至行唐。

如今唐縣,和東鄰的順平兩縣,無不為争奪“堯帝故裡”這一文化名片使盡了解數,豈不知堯帝是個大活人,且當時也沒有唐縣、順平這些政區分野,是以說當時所謂的唐地,或者就連曲陽這一帶也全包括進去了呢。更且現在宣稱“堯帝故裡”的地方還有山西省的一些地方。

具體到堯母的原籍,現在基本都認同望都這一說法,然而同樣,堯母也不可能終老于一個固定的地方。根據當時的居住條件,人們多半還都以天然洞穴為主。之是以這樣說,乃是基于洪水泛濫這一事實,人為的建築尚且簡陋,完全不具備抗洪的能力,人們要想存活,就必須選擇堅固的山洞生活。

處于這種惡劣的自然現象,附近所有的山洞必将會被人們搶占一空,如此,堯母也就完全有理由西上到曲陽一帶暫避,進而選擇了當今這個“堯母洞”來安身。一來它背風向陽,前面又有澗泉飲用;二來洞體大小也非常适宜小群體居住。選這樣一個洞穴栖息,甚至終老一生應該是很理想的了。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洪水退下後,堯母還有必要回到那個不是泥沼就是灘塗的原籍嗎?同時,還有逐漸強大起來的東夷族的西擾,堯母在此常住就變得更加自然而然了。

然後,當堯帝帶着族群西入晉地途徑靈山附近時,勢必也就會捎帶拜見一下母親。當其拜見過母親以後,堯母回頭送他到溝口,在東側的懸崖下面依依惜别,一并囑咐他要謹慎職守,多為老百姓辦好事等等一些話。進而傳流下來這個故事,于是,該處這個懸崖就有了“教子岸”這個名字。要說名字當中的“岸”為什麼不叫“崖”,乃是緣于曲陽土話的習慣所緻,沒有“崖”這個概念,一般都将“崖”稱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