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男足在最近幾年的潰敗,讓更多熱愛足球的人們意識到,也許影響中國足球成績的因素,并非隻有球場上踢球的11人那麼簡單。或許,這裡面有體制的問題,也有教練和球員的原因。
但無論如何,中國足球(主要指的是男足)的腐爛,是爛到根裡的,這一點幾乎是除了中國足球人本身外的所有人的共識。但有了問題,就必須解決。而為了讓中國足球崛起,各種方法都得嘗試。降薪就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項舉措。
而針對中國足協啟動的限薪降薪降投的措施,在本月15日深夜22點,已經有恒大和武漢兩支球隊率先開始響應足協的号召,他們開始整頓隊内一些球員的工資,甚至可以說采用了極端的“一刀切”的手段。
例如,廣州恒大全隊有近100人的規模,但是目前男隊和女隊球員的總年薪加在一起,隻有區區1400多萬,甚至都不夠當年張琳芃一個人的年薪。據說,男隊目前的頂薪年薪隻有60萬元人民币,并且隻有三人能夠拿到頂薪,這個60萬還是稅前收入,真正到手的錢,肯定連60萬都沒有。
其實,中國男足的薪金,在降薪計劃啟動前,在目前國内的收入水準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千萬級别的“富翁”。但,這種大刀闊斧的改革也确實少見。
一方面,球員拿慣了千萬級别的合同,突然降薪到60萬元,多少心理有些落差。這會不會讓球員産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另一方面。球迷對于球員拿着千萬年薪,卻連越南、叙利亞這樣的對手都要慘敗的結局無法接受。當他們得知國足被迫降薪時,一時間隻能拍手稱快。
不過,針對恒大和武漢等隊相繼降薪來配合足協的限薪降薪的措施,真的隻是因為他們“悔過自新”?想要卧薪嘗膽嗎?
肯定不是。
就在最近,天津泰達原董事長董文勝涉嫌受賄被依法逮捕的消息不胫而走。從種種迹象表面,中國足球領域的貪腐情況絕對不比其他領域輕松。而有關部門在此時此刻對足球俱樂部高管采取措施,想必就是想給一些在足球領域不收斂、不幹淨的人一些警告。
很顯然,作為球隊高管的許家印等人,或許非常敏銳地嗅到了關于這個行業整頓的消息,是以長痛不如短痛,與其被動接受降薪,不如主動配合足協的措施,以此來表達自己堅決貫徹檔案精神的态度。
不過,面子是老闆的,但如此巨大的降薪幅度,卻要落實到每一個球員身上,想必任何一個球員都會心有不甘。如果做一個對比,降薪前後,一個頂薪球員的落差有多大呢?
比如,兩年之前,張琳芃年薪是将近1850萬人民币,而現在最高年薪隻有60萬,隻有1850萬的一個零頭了。而當年韋世豪完成轉會的時候談好的簽字費更是接近5000萬元人民币。如果真的接受降薪,變成區區50萬,你說他還怎麼能夠在廣州買得起江景房呢?
是以,可以預見,這種力度和幅度的降薪是空前的,球員的抵觸心裡也必定是空前的。但許家印這次是鐵了心了,他這次雷厲風行地“一刀切”,雖然會讓整個行業和球員心裡不滿,但對于整個熱愛中國足球的群體來說,他是好樣的,他為此後其他球隊開了頭。
其實,我們一直在“罵”中國足球,尤其是中國男足。實際上,隻是怒其不争罷了。
如果但凡他們在球場上多跑一步,多争一腳,多防一人,就有可能改變足球場上的局勢。但是,他們沒有,他們在球場上“漫步”,他們在長達90多分鐘的比賽之後,依舊保持着帥氣的發型。他們不經意掀起的戰衣下,是一塊比姑娘的臉還白淨的肚皮。
是的,中國足協早就應該走這一步了。
當然,這還不夠。限薪降薪不是目的,隻是為了淨化這片足球的土壤。如果中國足球真的能夠踢出去,那麼,等待他們的又何止是千萬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