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祛痹痛風飲加減治療痛風,瀉濁通絡,化瘀散結患者男,46歲,初診訴痛風12年,反複出現四肢手足關節腫脹疼痛。病史:患者在1

作者:中醫骨傷科張建福主任

祛痹痛風飲加減治療痛風,瀉濁通絡,化瘀散結

患者男,46歲,初診訴痛風12年,反複出現四肢手足關節腫脹疼痛。

病史:患者在12年前出現手足關節腫痛後曾在某醫院查血尿酸值偏高,給予“秋水仙堿”類藥物治療,緩解後仍有反複,12年來多方求治效果不顯。

診見:右足外踝部腫脹疼痛,皮色發暗,局部發硬,壓痛(+),睡眠差,大便幹,舌紫暗,苔薄,脈弦數。理化檢查:血尿酸542µmol/L。

辨證分析:因患者病程已久,髒腑運化功能減弱,緻痰濁濕毒内生,阻滞于經絡關節,血瘀氣滞,不通則痛而緻痛風之血瘀證。

中醫診斷:為血瘀所緻痛風之證,治法:瀉濁通絡,化瘀散結,處方:祛痹痛風飲加減。

方藥組成:柴胡、黃芩、葛根、山慈菇、兩頭尖、大黃、甘草等等,開中藥7劑代煎服,日1劑,分早晚飯後溫服。

二診,7劑藥後,患者紅腫疼痛已消失,舌質暗,苔薄白,脈弦數,在上方中去黃芩、大黃加白芍、桃仁、劉寄奴、生首烏,以化瘀通絡,滋陰散結。開中藥14劑代煎服。

三診,14劑藥後,患者病情趨于穩定,覺四肢肌肉仍有僵硬,藥用健脾固腎痛風飲以鞏固治療效果。處方:黃芪、黨參、白術、茯苓、蒼術、柴胡、葛根、山慈菇、生首烏、甘草。開中藥28劑代煎服。

四診,28劑後,患者臨床症狀完全消失,患處皮色變淡,發硬區也得到明顯改善。囑其控制飲食,減少高嘌呤類食物攝入,保持大便通暢。

後門診随訪半年,諸症已消,未再反複。

中醫認為痛風病情纏綿,易于反複,故在疼痛緩解後,間歇期應該守化瘀洩濁、補腎健脾之法,并審證權變加減用藥,多可獲效。

需要注意的是:痛風之發作,多因飲食不當為誘因,故服用中藥調理時忌煙酒,嚴格控制飲食,禁食動物内髒等高嘌呤類食物。同時要多飲水,多食蔬菜瓜果,保持大便通暢,避風寒,暢情緻,适度運動。

溫馨提醒: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僅适用于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要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如有需要,應前往醫院診治,以免贻誤病情。#中醫##健康##痛風#

祛痹痛風飲加減治療痛風,瀉濁通絡,化瘀散結患者男,46歲,初診訴痛風12年,反複出現四肢手足關節腫脹疼痛。病史:患者在1
祛痹痛風飲加減治療痛風,瀉濁通絡,化瘀散結患者男,46歲,初診訴痛風12年,反複出現四肢手足關節腫脹疼痛。病史:患者在1
祛痹痛風飲加減治療痛風,瀉濁通絡,化瘀散結患者男,46歲,初診訴痛風12年,反複出現四肢手足關節腫脹疼痛。病史:患者在1
祛痹痛風飲加減治療痛風,瀉濁通絡,化瘀散結患者男,46歲,初診訴痛風12年,反複出現四肢手足關節腫脹疼痛。病史:患者在1
祛痹痛風飲加減治療痛風,瀉濁通絡,化瘀散結患者男,46歲,初診訴痛風12年,反複出現四肢手足關節腫脹疼痛。病史:患者在1
祛痹痛風飲加減治療痛風,瀉濁通絡,化瘀散結患者男,46歲,初診訴痛風12年,反複出現四肢手足關節腫脹疼痛。病史:患者在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