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代見證人#我的苦澀而又難忘的知青生活。1976年,我高中畢業。那年我雖然已經16半歲了,但是還不夠下放當知青的年齡。

#時代見證人#我的苦澀而又難忘的知青生活。1976年,我高中畢業。那年我雖然已經16半歲了,但是還不夠下放當知青的年齡。我那些年滿了17周歲的同學們,都響應黨和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鄉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我瞞着父母給東安縣知青辦上司寫了一封要求當知青的信,縣知青辦李主任收到我的信後,特地趕到我家裡來與我父母溝通。父親見我決心已下,不再堅持要我學木工,但父親說了一句我終身忘不了的話,他說:路是你自己選的,今後幹什麼,哪怕是一泡屎,自己也要吃了。

1977年7月,我作為東安縣農林水戰線第二批知青,在敲鑼打鼓地歡送隊伍和迎接隊伍中,來到都塘公社林角大隊插隊落戶。當年,我們知青小組共12人,6男6女,年齡最小者17歲,最大者19歲。下放當知青之後,七七屆新知青先和七五、七六屆老知青一起勞動生活,主要是種田,養豬。後來大隊開辦了一個桑蠶養殖場,我們新知青就去養殖場開荒、種桑、養蠶。一開始,就大規模養蠶,中途蠶蟲無葉可吃,眼看一隻隻蠶蟲要餓死,這時,帯隊幹部決定我們12個知青白白休息,晚上出動,潛到鐵蘆大隊桑樹基地去偷桑葉。當晚,天空墨黑黑的,男知青每人挑着一擔籮筐,女知青負責采摘,夜裡伸手不見五指,大家憑感覺采摘,大約過了20分鐘的樣子,對面的山丘上突然有人大喊“抓賊呀”,好幾個火把立即朝我們追來,我們聽見追趕聲,挑起籮筐拚命逃跑,大家逢山過山,逢水過水,一口氣跑出二三裡路遠,回到知青場已是深夜兩點鐘。最狼狽不堪的是魏正華,他回來時光着一雙腳,渾身是泥巴巴,一問才知道他跑進一塊冬田裡,雙腳扯了好久才扯出來,逃命要緊,一雙新解放鞋丢在田裡也不要了。後來他回到家裡,還遭到父親一頓嚴厲的批評。

當時,我們盡管勞動内容很充實,但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人煙稀少帶來的恐懼,也不是人地生疏帶來的不穩定之感,而是生活越來越艱苦,最簡單不過的事情就是沒菜下飯,一日三餐,常常喝的是鹽水湯。食堂的菜單越來越槽糕,日複一日,月複一月,隻有清水鹹湯、海帶蘿蔔,幾乎無任何改變。特别是蘿蔔,放在無油的鍋中幹炒,放幾匙海椒灰做調味,一人一碗,吃得人人心裡如同有什麼物件在攪拌似的,實在難受。後來陳小軍認得一種野菌子蠻好吃的,大家去撿,不過有回吃了後,四五個人有反應,以後大家怕吃得,沒人再敢去撿野菌子。再有的就是等到開春時節,後山竹林長出來的小竹筍、大竹筍,滿山遍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先用刀砍下長長的一根,剝去一層層黑黃色毛絨絨的筍皮,光滑滑、白閃閃的筍肉就暴露無遺。鍋中倒進清水,将筍尖一片片地削下,沸水煮透,去掉麻澀味。清水煮筍、紅鍋炒筍成了我們碗中的家常菜。簡直不可想象,我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竟然生活過來了。

知青的生活雖然苦澀但永遠難忘和懷念。

#時代見證人#我的苦澀而又難忘的知青生活。1976年,我高中畢業。那年我雖然已經16半歲了,但是還不夠下放當知青的年齡。
#時代見證人#我的苦澀而又難忘的知青生活。1976年,我高中畢業。那年我雖然已經16半歲了,但是還不夠下放當知青的年齡。
#時代見證人#我的苦澀而又難忘的知青生活。1976年,我高中畢業。那年我雖然已經16半歲了,但是還不夠下放當知青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