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言情小說連載《成也英雄,敗也英雄》:007、因禍得福

内容簡介:《成也英雄,敗也英雄》通過一個男人和五個女人的恩怨情仇叙述與描寫,集中反映了主人公孫子雄結婚離婚、當官棄官一段艱難曲折的生活 ,作品深刻展示出一幅人世沉郁蒼涼、夫妻反目成仇、情人愛恨交織、正義戰勝邪惡的耐人尋味的圖景。作品情節曲折,可讀性強,真實再現生活,給人深刻啟迪。

007、因禍得福

二十天以後一個晴朗的上午,我接到海南律師事務所發來通知,要我在三日之内趕到海南報到,過期不候。也就是在這天,整個舜陵縣轟動起來了:機關、廠礦、學校、商場等地方,人們奔走相告,紛紛議論法制日報刊登我寫的“讀者來信”。我既激動又擔心。激動的是受害者終于揚眉吐氣了,問題終于可以得到解決了;擔心的是揭了當地執法機關的醜事,肯定會有不少麻煩。

擔心是多餘的。當天下午,縣委召開常委會,專題讨論研究處理法制日報刊登我寫的“讀者來信”。那天常委會人到非常整齊,意見非常統一,問題解決得又非常順利,是料所未及的。縣委常委會很快做出處理決定:撤銷××縣警察局治安大隊大隊長的職務,留黨察看一年;參與毆打受害者的五名治安隊員全部調離公安隊伍;受害人的傷後治療、護理、誤工等費用全部由縣警察局負責解決。

“那就按剛才統一的意見處理。”縣委一把手卡書記點燃一支軟中華,果斷地作了總結講話。

“請縣委辦公室負責起草處理意見,報地委并抄報法制日報。”卡書記把沒有完全抽完的軟中華丢進煙灰缸,看看手上的表說,“下面還利用點時間讨論與這個問題有關的一些事情。”刁書書清了清嘶啞的嗓門,大聲說,“這篇文章的作者,今年接二連三捅縣裡的漏子,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們上司怎麼能集中精力幹好工作?請政法委作個說明。”

“作者名叫孫子雄,是縣司法局從業人員。這個人經常在報紙上發一些負面東西。上個星期,我找司法局長楊志談了,明确提出把他調離司法機關,或者放到農村去幹鄉司法員。”縣委政法委書記周桂林彙報說。

“這個人一不是幹部,二不是科級上司,常委開會專門研究他的問題不合規矩吧。”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譚良友發言說。

“專門捅漏子的人,最好把他放到野雞坪鄉去吃苦,”縣委副書記王铮激于義憤說:“放得越遠越好。”

“調離不是辦法,” 分管宣傳的張副書記和分管農業的袁副書記都站出來說公道話:“現在就缺少講真話的人,關鍵是引導問題。”

“我看這樣吧,請政法委找他談一次,如果再不聽勸阻,可以考慮把他放到野雞坪鄉當司法員。”卡書記接着又說,“如果沒有意見的話,我們就這麼決定。”

“請等一下,讓我講點看法吧。”這時,縣委副書記、縣長高志剛開口說話了,“剛才聽了同志們介紹,我認為這個孫子雄是個人才。不過,這個人才就看你怎麼使用。放到農村去不是個辦法,你們就不怕他三天兩頭繼續捅漏子?我建議組織部去考察一下,如果可以的話,把他放到縣紀委去最合适,這對于端正黨風和社會風氣是有好處的。”

“這個人放到任何部門我都同意,千萬莫放到我們紀委來。”首先站出來反對的是縣紀委書記譚良友,他說,“捅漏子的人要是能重用的話,這不明顯表明我們縣委上司無能嗎?”

“他是一個勞工,又不是黨員,”縣政法委書記周桂林說,“縣裡有史記載以來恐怕還沒有這個先例,改革開放也不可能改到放到這種程度吧?”

“正常不破,大材難得。”高縣長堅持說,“改革開放并不是用人不能改不能放,辦事全在用人,用人全在破格。”

“聽說這個人還有些争論?” 縣紀委書記譚良友問道。

“不僅如此,”縣政法委書記周桂林回答說:“而且争論還很大。”

“有争論不要緊,要看争論的是什麼性質的問題。”高縣長說,“有些是工作方面一時失誤,應吸取教訓,但不能以此為借口。潑潑辣辣幹工作有個失誤的人,我認為比四平八穩不幹事沒失誤的人強。在我們的幹部隊伍裡,有那麼一些人,坐在上司的交椅上,整天喝茶、抽煙、看報紙,大事不敢做,小事不願管,穩穩當當,平平安安。幹工作的人有個失誤,他便抓住别人的把柄不放。我看這種人應該讓他們靠邊站。當然,我也是零零星星了解了一些,沒有全面了解。既然,大家怕吃這條帶刺的魚,那麼先借這個人到政府辦用用看。建議組織部門去了解一下,如果就是那麼點點事,我看可以選用嘛。”

“既然老高有這個想法,我看把這個姓孫的小子招安過來也好。”卡書記表态了。卡書記在這件事上同意高縣長的意見,使常委們大吃一驚:當初卡書記看了報道後很惱火。聽縣委辦秘書們私下裡講,卡書記當時氣得臉色發青,連說幾次要追查作者的寫作動機,表示要堅決處理作者,要把作者調離原機關,放到野雞坪去當司法員。而今天,卡書記不但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反而按照高縣長的意圖辦事。這是為什麼?“我看就這麼定了,”卡書記最後詭秘地說,“老高啊,到時候你引火燒身,千萬莫後悔喲。”大家在一陣哈哈大笑中舉手通過,結果一緻同意我破格擔任高縣長的秘書。

高縣長面對這個場面,心裡不由得一陣陣感慨。盡管他心裡知道,這裡不全都是言行一緻,表裡如一,但他還是被深深感動了。邪不壓正,這是其一。還有,看來這世界上的事,正如毛主席教導那樣,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産黨人就最講認真。凡事隻要你一動真,一切似乎就好辦了。

正當與會人員起身離會時,卡書記發話了:“下面,請書記們留下來,開個辦公會。”高縣長與分管宣傳的張副書記和分管農業的袁副書記感到十分驚訝,一把手葫蘆裡到底又要賣什麼藥?而分管幹部的副書記王铮好像什麼都明白,因為那表情很得意。高縣長心想:他們又要動議幹部了。

果真如此。這時,隻聽卡書記說:“下面抽點時間開個書記辦公會議,主要研究讨論财政局長的人選問題。财政局老何退休三個月,局長位子一直空缺,組織部拿出一個方案,今天送出書記辦公會議讨論研究。”卡書記點燃一支軟中華說。

關于财政局長的位子,卡書記想把野雞坪鄉黨委書記劉志友提上來。會前卡書記找高縣長溝通了一次,征詢高縣長對财政局長的配備意見。高縣長說:“對提名劉志友當财政局長,我有保留意見,并将要在一定的會議上作陳述。”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說明高縣長不同意。隻不過現在他不想說。為什麼呢?大概他認為時機沒到,還沒有到最後通諜攤牌的時候。卡書記心裡知道,要想把劉志友提上來,必須選準時機,今天機會終于來了,你老高要孫子雄當自己的秘書,而孫子雄一不是幹部二不是黨員,這是破格。卡書記心想,我給了你老高一個面子,莫非你老高還不明白?想到這裡,卡書記胸有成竹地說:“現在請新華同志先彙報考察情況。”

在書記會上,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馬新華小心謹慎地講了組織部門的推薦意見,他說:“對财政局長的人選問題,我們組織部門是慎重搞的,先後對全縣三十多名中層幹部搞了嚴格的考核和篩選,并重點搞了野雞坪鄉黨委書記劉志友、财政局副局長周建春、審計局副局長楊建生等六名同志的考察。然後又組織處級幹部、各部委辦局一把手、各鄉鎮黨委書記及鄉鎮長搞了一次紮實有效的民主推薦。從考核和民主推薦的情況看,劉志友的支援率為百分之八十九點五,周建春的支援率為百分之六十七點六,楊建生的支援率僅占百分之四十一點四,其他三位同志就更低了。我們經過權衡比較,綜合分析,覺得劉志友擔任财政局長比較合适。”接着,馬新華又詳細介紹了劉志友的主要經曆、工作政績,以及提拔任用的理由。

馬新華剛剛介紹完情況,隻見對此早有意見的分管農業的副書記袁世海站出來發難:“馬部長,劉志友有什麼才幹,有什麼膽識,我分管農業的難道還不了解他?他不就是‘美人計’政策運用得獨具匠心,恰到好處嘛。俗話說,吃别人的嘴軟,拿别人的手短,沾别人老婆的光,當然就得為别人效勞。請問馬部長,我說的對不對?”袁世海這段陰陽怪氣、含沙射影的話語,使會議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大家面面相觑,一時語塞。

馬新華的臉色一下紅了起來,從腦殼一直紅到頸脖,再紅到耳根,額頭上也沁出一層細密的汗珠。大家都陷入一片尴尬的境地。原來,劉志友老婆姚麗麗是馬新華的初戀情人,姚麗麗為老公的事沒少找馬部長關照,有次他倆在柳子飯店約會,被好事的人一個電話打給馬新華的老婆丁玉蘭,結果鬧得滿城風雨。袁世海來這一手,給卡書記迎頭一棒,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副書記已經不好再說話,也隻好由袁世海赤膊上陣了。

卡書記盡力壓住心頭的火氣,努力把語調變得平和些:“老袁,話不能這麼說。馬新華同志與姚麗麗的關糸是有些不正常,有失檢點,前次縣委已責成新華同志在書記會上作了如實的說明,還做了誠懇的檢查。書記辦公會對新華同志的檢查是滿意的,并且大家也對他進行了嚴肅認真地批評,對這一切書記辦公會早有決議,并且上報了地委。不管怎麼說,作為一個上司幹部,特别是作為主管幹部工作的上司,不應該在生活作風上放任自己,更不應該有那種不羁行為。但是,現在再把這件事同劉志友的提拔使用聯系在一起,是不是有些牽強附會?”

袁世海沒等卡書記說完,“呼”地從沙發上直站起來:“這叫牽強附會?兩者不僅有聯系,而且還有着緊密的内在聯系。”

這時,馬新華惱羞成怒,大聲呵斥着:“袁世凱(本名叫袁世海,由于激動說錯了),你太過分了,你無中生有,你血口噴人!”

“那你去控告我诽謗罪啰!”袁世海也怒不可遏,咬牙切齒地憤憤說道。

“這是書記會議,不是自由市場。”卡書記嚴肅說,“如此說話和我們的身份有些大不相襯。讨論幹部的會議,就應專題研究幹部,不要扯得太遠,幹擾會議主題,個人之間的意見拿到民主生活會上去說。”卡書記見會議氣氛稍微有些平靜,便繼續他剛才的發言,“話退一步說,即使姚麗麗和馬新華說了什麼,這也要看是不是劉志友默許的、支援的、慫恿的、教唆的。這是問題的本質,也是原則問題。據我所知,對于跑官歪風,劉志友同志是堅決反對抵制的。在這個問題上,他同姚麗麗形成了尖銳的對立,一度鬧得家庭内戰陡起,充滿着硝煙和沖突。為此兩人曾經分居,差點離婚。是以我說,給劉志友下個利用美色腐蝕幹部的定性,缺乏事實根據,也是牽強附會的。組織的責任要歸為組織,老婆的問題要落到老婆,而他自己的問題就是他自己的問題。我們既不能誇大,也不能縮小;既不能搞推卸,也不能搞株連。”

卡書記的發言,把劉志友闡述成一個勇于創新、工作勤懇、富有責任心的好幹部。袁世海心裡更加惱火,但又不敢再跟一把手真槍實彈地幹,隻好把目光投向高縣長,請高縣長助他一臂之力。這時,隻見高縣長清了清嗓子,道:“不管怎麼說,劉志友也是一個有缺點有毛病的人。放着好同志不用,為什麼專用有缺點、有毛病的人呢?這也有失公允,有悖常理。”

卡書記強忍着心頭怒火,反問:“那你說說看,還有誰比劉志友同志更強更優秀?”

高縣長脫口而出:“周建春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同志,他在财政局當業務副局長八年,當财政局長要比劉志友強十倍。”

卡書記不動心色地說:“請組織部把周建春的考察情況彙個報,然後大家發表意見看。”

馬新華把這次考核周建春的情況在會議上作了詳細彙報,接着說:“大家反映周建春同志搞工作不夠踏實,有些圓滑,用群衆的話說有點‘滑頭滑腦’。辦事慣于見風使舵,順水推舟。而且他的支援率在财政局連半數都沒有達到,民主推薦票更低。我們組織部門認為周建春同志搞财政局長不合适。”

這時,高縣長窮追不舍:“民主推薦和民意測驗僅僅是一種參考,要不還要我們縣委任命幹什麼?再說敢于管事的人,必然要傷害人得罪人,民意測驗自然會差些。你們組織部門給他網羅了那麼多罪名,可是事實呢?根據呢?都到什麼年代了,還搞上綱上線、穿靴戴帽那一套?”

馬新華語塞了,一時竟然拿不出“報帳單”。

卡書記見這麼争論下去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今天要在書記辦公會上通過劉志友的提案顯然不可能。但他也不能讓高志剛的目的達到,但又不能同高志剛明槍明刀地對着幹,因為最近省委組織部要來舜陵縣考察自己到地區當副專員,對着幹,兩敗俱傷,對誰都沒有好處。此時,卡書記異常平靜地說:“周建春這個人,縣委群組織部門在醞釀人選時不是沒有考慮,而是列為重點考察對象。但是考察的實際結果,無論從人品從才幹還是從素質從行為看,他都不适合做财政局長工作。既然大家意見不統一,财政局長的人選問題暫時放一放,等條件成熟之後再議。”等了一下,卡書記喝了一口茶,突然提出另外一個人選,說,“我看這樣算了,縣委研究室的小鄭、鄭家慶同志,工作蠻不錯的,把他放到财政局當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暫時主持日常工作,充實财政局的力量如何?”

對于任命夜貓仔鄭家慶擔任财政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職務,書記們沒有提出任何異議,竟然一緻通過了。

作者簡介:唐柏榮,1960年5月生于湖南省東安縣石期市鎮,大學文化,記者、副教授、進階政工師職稱,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1977年7月參加工作,先後下過放,當過兵,做過上司秘書,幹過記者、編輯。 1991年10月出任縣級《永州報》(後改名《永州晚報》)總編輯,1996年1月調入湖南勞工報社任廣告部主任、記者部主任、社長助理等職, 1998年7月任冷水灘區委宣傳部副部長, 2000年10月任《永州日報》社副社長、黨組成員,2009年9月任中共永州市委黨校副校長、校機關黨委書記,2020年退休。此前,作者主要撰寫新聞作品,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了近千件新聞報道。1987年5月,中國青年報發表其采寫的消息《農家妹子登起征婚啟事》,同一個月内全國17家文摘報刊轉載;1988年4月,人民日報刊登其批評報道《永州治安隊員無故毒打群衆激起民憤》,在全國引起公安執法大讨論,産生強烈的反響。1995年5月,其撰著《尋找馨香——新聞采寫藝術》一書(20萬字),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2008 年5月,其出版曆時20年用永州方言撰寫的長篇小說《遍地英雄》(32萬字),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2009 年6月,其出版散文通訊集《早春》(27萬字),由大衆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成也英雄,敗也英雄》是作者根據《遍地英雄》精心修改的國語網絡版。

言情小說連載《成也英雄,敗也英雄》:007、因禍得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