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慶頭條#嶽西縣白帽鎮的曆史傳說白帽河,長河的源頭,距今約1370年以前,因河兩岸漫山遍野都是豐茂的白茅草,一到秋天,

作者:撞擊思維火花

#安慶頭條#嶽西縣白帽鎮的曆史傳說

白帽河,長河的源頭,距今約1370年以前,因河兩岸漫山遍野都是豐茂的白茅草,一到秋天,潔白的芒花如白雪覆寫山河兩岸,人們就叫它白茅河,地名也就叫“白茅”了。直到明朝洪武年間,才改名“白帽”。

相傳明太祖年間,太湖縣後北鄉白茅河岸住着一支餘姓家族,族中有一戶人家,兄弟十人,排行老八的叫餘谷章。他體格魁梧,自幼讀書習武,文武雙全,平生行俠仗義,為民除害,遠近聞名。

洪武帝朱元璋聽說後,也想一睹風采,便诏令太湖縣令送餘谷章進京觐見。餘谷章在與帝對答中,風趣幽默,機巧回避,未作正面答複。

朱帝問:“《百家姓》中有五個 yu (即:于、餘、魚、俞、虞),你又何 yu ?”

谷章答道:“草民乃人未餘。”

帝笑道:“于不出頭喲!”

谷章機敏地說:“吾恩寵,谷章已經出頭了。”

帝點點頭,又問:“義士家境如何?”

谷章答道:“膝下三公(三個公的,即三個兒子),一屋四十八天井(屋頂48處漏洞),三餐篩鑼吃飯(指沒有盆碗,用破篩籮盛飯),兩隻鹽船(兩隻鴨子)河邊走,一日三餐吃淡(沒錢買鹽,賣鴨蛋錢給老母治病)。”

朱帝吃了一驚,遽然變色,心想:這還了得,他有三個兒子官居公侯,房子有四十八個天井,這不是家建構麼?吃飯還要敲鑼号令,兩隻鹽船運鹽還吃淡的,該有多少人馬啊!這力量足夠造反吧?他假仁假義是為了收買人心嘛,此人不除,朕心不安,日後必定作亂。

由于餘谷章口出狂言,招緻帝誤解,頓生殺機。朱帝轉而一想:我招他人朝卻又斬了他,定招國人非議,明斬不如暗害,于是假意賜禦酒三杯(酒中下慢性毒藥),為其餞行。

餘谷章飲過禦酒上路,曉行夜宿走了幾日,體力漸漸不支,心知不妙,來到離家不遠的銀河邊,踮起腳來向北張望,企盼早點回到家中,這條河後來叫踮腳河(後因這段河邊開了不少店鋪,又改名店前河)。

餘谷章咬着牙又走了十餘裡,來到另一條河邊時,已經渾身麻木,癱瘓在地,從此這條河起名麻癱河。

當地居民發現了病危的餘谷章,就用轎子擡着他往家裡走,到了一座山嶺頭上停下來休息時,發現餘谷章已經氣絕身亡,就把他停放在這裡,從此這座山嶺得名停屍嶺(後是以處建有茶亭,改名亭子嶺)。

白茅河的鄉親們聽說德高望重的餘八相公死在歸家途中,十分悲痛,紛紛披着麻衣戴着白色孝帽,前往嶺頭收斂遺體。白茅河兩岸都是戴白帽子的人,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後人就諧音把“白茅河”改稱“白帽河”。

餘谷章死後,朝廷派往太湖縣後北鄉調查人員回京如實彙報,真相大白,朱帝後悔莫及,為了消除社會輿論,收買人心,遂追封餘谷章為“八國相公”,又因他在家中兄弟間排行老八,後人稱之“餘八相公”,建祠立廟,四時祭祀。

#安慶頭條#嶽西縣白帽鎮的曆史傳說白帽河,長河的源頭,距今約1370年以前,因河兩岸漫山遍野都是豐茂的白茅草,一到秋天,
#安慶頭條#嶽西縣白帽鎮的曆史傳說白帽河,長河的源頭,距今約1370年以前,因河兩岸漫山遍野都是豐茂的白茅草,一到秋天,
#安慶頭條#嶽西縣白帽鎮的曆史傳說白帽河,長河的源頭,距今約1370年以前,因河兩岸漫山遍野都是豐茂的白茅草,一到秋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