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上海小囡”到“芭蕾女王”,譚元元:感謝家鄉上海,讓我的藝術路有着無限可能

作者:文彙網
從“上海小囡”到“芭蕾女王”,譚元元:感謝家鄉上海,讓我的藝術路有着無限可能

"上海是我的家鄉,我的藝術之路有無限可能!"上海小軒譚元圓從東海沿岸出發前往世界芭蕾舞站。舊金山正在抛棄"芭蕾舞皇後",市長已将4月9日定為該市的"譚元旦"。7月19日至21日,譚元元一行來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為上海觀衆呈現了一個令人愉悅的舞蹈劇場"美術館的魔幻之夜"。以"美術館"為主題,通過對舞蹈和音樂的重新诠釋,為一幅名畫賦予了新的藝術生命。"感謝上海觀衆的愛!"7月19日加演出到10多點.m,不少孩子老人還和我們在一起,用熱烈的掌聲激勵着演員們,太動人了!"

"明星""愛""飛濺""戴珍珠耳環的女孩"......一幅名畫在舞台上大放異彩,譚元元領銜的七位舞者猶如"藝術精靈",用舞蹈拓展了畫作的想象空間。音樂、繪畫、戲劇等藝術形式融為一體,為觀衆打造"一體式"的沉浸式體驗。"上海觀衆正在享受越來越高的欣賞水準,無論是在藝術、觀衆、專業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譚媛媛擔任該劇的藝術總監和聯合編舞,努力突破傳統,跨界創新。

"芭蕾舞皇後"擔任藝術總監,沉浸在藝術創新的魅力中

在舞台上,譚元元跳上了《卡門》《天鵝湖》《我為瑪格麗特而瘋狂》精彩的舞蹈片段,讓上海觀衆驚呼!在美美肢體語言的演繹下,《卡門》充滿了女性獨一無二的魅力;《天鵝湖》将王子與天鵝互相吐痰的細膩愛情發揮到極緻,雙人舞《我為瑪格麗特而瘋狂》則展現了舞者各種感情和互相克制的秘密狀态。

從“上海小囡”到“芭蕾女王”,譚元元:感謝家鄉上海,讓我的藝術路有着無限可能

譚元元被譽為"芭蕾舞皇後",國際著名芭蕾舞藝術家,是舊金山芭蕾舞團首位中國首席舞者。她出演過許多經典作品,如《天鵝湖》、《吉賽爾》,并以許多不同的風格和主題表演了當代芭蕾舞劇,出現在《時代》雜志的封面上。由于她在芭蕾舞方面的傑出成就,舊金山市長已将4月9日定為該市的"譚園元旦"。

近兩年來,譚元元經常回到上海,除了演出外,還參加了一些公益講座和美育班。"分享藝術,引導年輕人,這些都是我喜歡做的事情。這次在《畫廊奇幻之夜》中,譚元元的身份不僅是舞者,更是藝術總監、聯合編舞。

午夜時分,在畫廊裡,一幅畫"現場"來了......周珂總監提出了"藝術畫廊"的概念,得到了包括譚元元在内的創作團隊的一緻同意。"舞蹈劇場《美術館裡的魔夜》有一條主線貫穿其中,是一部集不同舞蹈、不同藝術形式于一身的完整作品,"周說。"創作者選擇了對東西方藝術史有絕對影響的作品:超現實主義畫家勒内·瑪格麗特的《情人》,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的《星空》,張大千的《水花水》等經典畫作,用肢體和音樂重新诠釋了這些傳記。

從“上海小囡”到“芭蕾女王”,譚元元:感謝家鄉上海,讓我的藝術路有着無限可能

為了在畫廊中營造身臨其境的氛圍,創意團隊甚至設定了保安人員和靜坐廣播,類似于畫廊在劇院内的廣播。"對于走進劇院的觀衆來說,這将是一次全新的體驗。由于該項目被稱為"舞蹈劇院",是以不僅有舞者和舞者,還有音樂家和現場音樂,這是一個新的嘗試。譚媛媛希望大家能成為表演的一部分,一起在"美術館"裡體驗舞蹈和音樂的魅力。

就在這時,年輕藝術家的創新"一波比一波更高"

從主題"美術館"的創意,到璀璨的舞蹈美感設計,再到融合不同的舞蹈創新,"畫廊奇幻之夜"主力團隊以全新的藝術形式呈現名畫。譚元元認為,近年來,舞蹈在國内市場環境和觀衆基礎不斷改善,對于舞蹈從業者來說是一個契機。"每個舞者都應該積極利用這樣一個良好的環境,将舞蹈藝術推向'新的發展'。

從“上海小囡”到“芭蕾女王”,譚元元:感謝家鄉上海,讓我的藝術路有着無限可能

據悉,"美術館奇幻之夜"在上海站開通後幾天門票已經全部售罄。主辦方于7月19日增設了該節目,并将其納入了第十一屆浦東文化藝術節,該節以80元的價格推出。除了《美術館裡的魔夜》,東毅近兩個月的舞蹈表演,如楊麗萍的《伏擊十張面孔》和胡申的《流浪》,都廣受好評。為什麼舞蹈如此受歡迎?

"觀衆需要培養,讓更多進入舞蹈欣賞領域的'粉絲'知道什麼是舞蹈,藝術之美在哪裡。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總經理雷偉認為,讓更多人走進舞門的方式不僅限于現場表演。近年來,東誼推出了舞蹈和當代藝術等主題的公共藝術推廣活動。6月8日晚,應東義美術部邀請,胡申在《LuTalk青年中國說》藝術脫口秀節目中客串亮相,分享他與現代舞的共鳴和契合,7月14日晚,楊麗萍在東義舉行"對話靈魂舞者——楊麗萍和她的舞者"見面會,與上海觀衆分享《伏擊十張面孔》的經曆。

從“上海小囡”到“芭蕾女王”,譚元元:感謝家鄉上海,讓我的藝術路有着無限可能

8月,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還将推出首屆芭蕾舞大師夏令營,由第一代"白發女"演員施仲琴擔任藝術顧問,蘇州芭蕾舞團、上海戲劇學院多位年輕舞蹈藝術家擔任教師。"這些做法更具非娛樂性和反流量性。雷先生說,在網際網路的流量時代,藝術家、觀衆和劇院都需要保持良好的藝術生态。劇院應繼續為新藝術作品提供平台,堅持将發人深省的藝術作品帶給觀衆,"讓更多的人走進劇院,讓年輕藝術家的創新能夠'比波浪更高'。"

作者: 玄靜

編輯:王玉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