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動駕駛已“接單”,即将大規模商業化,“自動駕駛”出事誰背鍋

2021年11月25日,北京的一位袁女士在社交平台釋出的截圖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截圖中,袁女士乘坐了自動駕駛計程車,而費用僅僅1.34元,如此的成本效益引來了網友們的紛紛點贊。不僅如此,袁女士還介紹,自動駕駛計程車的行駛狀況極好,給自己帶來了舒适的體驗。

自動駕駛已“接單”,即将大規模商業化,“自動駕駛”出事誰背鍋

自動駕駛技術對社會的價值

高科技的商業化發展,推動了人工智能、5G等技術與我們的現實生活融合,也為我們帶來了高品質的生活體驗。未來,将會有更多的自動駕駛車輛投入市場進行使用,我們将迎來自動駕駛商業化時代。自動駕駛計程車的出現,無疑為大陸的公共交通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就拿我們的首都來說,北京在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的道路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将逐漸開展商業化營運。即便是正在進行試點階段,就已經有數十輛自動駕駛計程車踏上川流不息的道路,接送客人到達指定目的地。如果自動駕駛計程車行業可以走向成熟,大規模的商業化營運會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屆時,市民将可以免去了等待計程車、公共汽車的時間成本。這不僅給市民帶來了出行的便利,更是給大陸公共交通的效率帶來了巨大的提高。

其實,自動駕駛技術的相關服務已經滲透進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動駕駛快遞車的出現就解決了物流配送最後五公裡的難題,自動駕駛快遞車依托大資料技術,快速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技術,有效地優化了物流成本結構,大幅降低了人工薪資、管理教育訓練等成本,為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強進動力。無人售賣車的出現,打破了固有的售賣模式,使得售賣突破了地點的限制,擴大了顧客範圍,不僅局限于範圍内;同時,減少了銷售成本,省去人工成本、地租等費用,大大提高銷售利潤。又能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省去了消費者前往銷售點的時間,可謂一舉兩得。

自動駕駛技術的問題與責任

但是,在自動駕駛為人們帶來利潤、便利的同時,我們并不能忽略其風險性。盡管自動駕駛汽車比起傳統的人類駕駛汽車性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我們也不能保證其百分百的可靠,自路面測試、投入使用以來,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了多起交通事故。

美國2021年4月17日晚,一輛無人駕駛的特斯拉汽車不知因何原因,在轉彎時速度過快,沖出了公路最終撞在了樹上,不僅導緻了嚴重的交通事故,還造成兩名男子死亡。

在大陸,無人駕駛也是争議的熱點。在2021年4月19日的上海車展上,一名身穿印有“刹車失靈”的女士大鬧特斯拉展廳的事件也引起了全國上下的廣泛關注。

自動駕駛已“接單”,即将大規模商業化,“自動駕駛”出事誰背鍋

此事件也是因為這位女士在駕駛特斯拉汽車時發生事故,向特斯拉團隊要求索賠遭到拒絕而産生的。雖然此事件比較複雜,但仍然引發了公衆對無人駕駛技術的争議。關于無人駕駛技術的交通事故還有很多,我們在享受無人駕駛帶來便利的同時,其安全性帶來的擔憂,将不可避免地成為焦點話題。

那麼,自動駕駛技術安全問題到底由誰來負責?這才應該是我們作為消費者最關心的話題。

自動駕駛已“接單”,即将大規模商業化,“自動駕駛”出事誰背鍋

但是,自動駕駛事故不同于普通的交通事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根據現有的道路交通法律來劃定責任。自動駕駛事故涉及的責任問題有以下兩個。

首先,是現有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有一部分并不适用于現在的無人駕駛汽車。傳統的汽車與自動駕駛汽車存在着明顯的差異,發生事故後,賠償責任主體和賠償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論。

具體到無人駕駛汽車的特點,其作為具有一定自主決策能力和行為能力的機器人,駕駛行為基于算法的設計而産生。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自動駕駛汽車還具有一定的缺陷。在制造方面,比如在傳感器、雷達、攝像頭方面可能會存在制造的缺陷,進而無法有效判斷出周圍是否有物體阻礙車輛運作。

在設計方面,自動駕駛汽車運用了相關的算法程式。但因為有些大資料技術落後,僅僅實作了車輛的部分智能化,難以保證駕駛安全的決策。

其次,因自動駕駛而發生的交通事故難以對責任主體作出明确界定。因為發生事故所涉及的主體衆多,包括自動駕駛系統的制造商、汽車生産商、駕駛人、所有權人等等,都可能是潛在的責任主體。發生事故後,應當如何追究事故主體的責任,是追究汽車制造商的責任,還是追究汽車擁有者的責任,現有法律并沒有作出規範。并且無人駕駛汽車是人工智能下的産物,具有很強的不确定性,這就可能導緻自動駕駛汽車的行駛會超出設計者的預期範圍。

是以當今人工智能主體性問題仍是世界性難題,其是否有主體性資格備受争議,将責任輕易規制,将無法保障消費者人身安全。

作為人工智能商業化的突出性代表,自動駕駛汽車正在一步步地成為現實,其吸引的投資和興趣也與日俱增。自動駕駛汽車産業想要實作商業化的突破,就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世界各國在大力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的基礎上,紛紛出台了相關法規。美國是無人駕駛汽車法律制定的先行者,在全世界範圍内做出了典範。歐洲的無人駕駛汽車法規程序也是如火如荼,英國、法國、瑞典等國都開啟了自動駕駛汽車立法程序。技術的發展和法律的之後産生的沖突已經日益明顯,對自動駕駛汽車進行立法已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自動駕駛已“接單”,即将大規模商業化,“自動駕駛”出事誰背鍋

不管是國内還是國外的法律學者,都在熱議自動駕駛汽車的相關法律問題。目前,中國已将自動駕駛汽車列為重點支援的幾大行業之一,相關法律制度已初具模型,但目前尚未有系統化的法律出台。在法律建構方面,有些學者建議設立一個專門規制自動駕駛的法律,也有些學者認為對現在存在的法律進行修改即可。

無論是新的主張還是進行修改,都展現了現有法律的不足和大陸自動駕駛法律改革的決心。近年來大陸公安部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相關規定也進行了說明,有望填補相關領域法律的空白。

自動駕駛已“接單”,即将大規模商業化,“自動駕駛”出事誰背鍋

自動駕駛汽車能提供諸多便利,但也對當今法律制度提出了嚴格挑戰。無人駕駛汽車發生交通事故應根據主體的不同适用不同的規則制度,以便厘清責任歸屬。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時代将屬于人工智能,随之而來的法律法規,不僅能為自動駕駛汽車産業發展提供保障,也能為其制造、設計方面指引方向,為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提供強勁動力,進一步提高大陸人工智能産業的世界地位。

參考資料:

自動駕駛汽車風險的立法規制研究_侯郭壘 法學論壇 知網 2018-09-10

自動駕駛汽車的缺陷及其産品責任_王樂兵 清華法學 知網 2020-03-15

論中國自動駕駛汽車監管制度的建立_李磊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知網 2018-03-21

自動駕駛汽車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責任研究_劉秀琴 湘潭大學 知網 2020-06-08

作者:木下易人 校稿編輯:小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