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安經開區:歡歡喜喜猜燈謎 熱熱鬧鬧過元宵

2月15日,是農曆正月十五,也是傳統的元宵節。元宵節源于民間開燈祈福古俗,元宵節這一天,經開區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攜親伴友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在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中西安經開區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與市民共同歡度元宵佳節。

歡歡喜喜猜燈謎 熱熱鬧鬧過元宵

為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提升職工凝聚力及歸屬感,在元宵佳節來臨之際,西開有限公司舉辦“虎虎生威鬧元宵 凝心聚力再起航”元宵佳節活動,包含遊戲、抽獎、猜燈謎等環節。活動現場,大家躍躍欲試、興緻盎然,在歡樂有趣的遊戲中感受着熱鬧的節日氣氛,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西安經開區:歡歡喜喜猜燈謎 熱熱鬧鬧過元宵

在國金華府社群,“元宵佳節猜燈謎 垃圾分類伴我行”主題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大家踴躍參與,積極互動,現場氛圍十分火熱。在猜燈謎現場,一個個貼着燈謎的紅色條幅高高挂起,在場的居民們紛紛站在謎語前開動腦筋,小朋友們更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探讨,大家興緻勃勃,玩得不亦樂乎。本次活動将垃圾分類知識融入到元宵佳節的慶祝活動中,将普通的猜燈謎、字謎改成垃圾分類的小問答,同時還為猜中的居民準備了獎品,寓教于樂,讓大家在遊戲互動中輕松愉快地掌握環保知識。

西安經開區:歡歡喜喜猜燈謎 熱熱鬧鬧過元宵

今日,文景東區社群特别聯合西安市圖書館文景東區分館,為小區的居民帶來了一場年味十足的“猜燈謎”活動,來到現場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開心的笑容,大家還時不時的交流着個别比較難的燈謎,居民劉阿姨說:“之前因為疫情,一直在家裡待着,社群辦的這個活動可是讓我們好好的放松了一下,深深的感受到了社群帶給我們的濃濃年味。”

西安經開區:歡歡喜喜猜燈謎 熱熱鬧鬧過元宵

元宵節猜燈謎、垃圾分類趣味互動等活動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也為社群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融洽了社群關系。不少居民表示,希望今後社群能多舉辦這樣有意義的活動。

喜迎元宵送湯圓 情滿社群暖民心

為積極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讓轄區獨居空巢老人感受到社群大家庭的溫暖,白桦林居、文景西區等社群紛紛開展送湯圓慰問活動。

西安經開區:歡歡喜喜猜燈謎 熱熱鬧鬧過元宵

今日上午,白桦林居社群從業人員來到獨居老人吳阿姨的家中,給她送上節日的祝福,仔細地詢問了她最近的身體情況,并将寄托濃濃愛心的湯圓送到她的手上。老人接過湯圓激動不已:“感謝社群對我的關心照顧,這是我節日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從業人員陸續将熱騰騰的湯圓送到小區獨居老人手中,為他們送上節日的關愛和溫暖,讓老人們度過一個暖心的元宵節。一碗湯圓微不足道,卻載滿了深深的情誼。特殊的節日裡,白桦林居社群不忘居民冷暖,做居民的貼心人,讓居民感受到冬天裡的濃濃暖意。

西安經開區:歡歡喜喜猜燈謎 熱熱鬧鬧過元宵

文景西區社群聯合文景西區物業服務中心開展“喜迎元宵節,慰問暖人心”送湯圓活動,社群與物業從業人員以及志願者們來到轄區内的獨居空巢老人家中,給老人們送去慰問品,并向老人們送上節日的問候。此次元宵節走訪慰問活動的順利開展,營造了和諧、溫暖的社群氛圍,拉近了社群與居民的距離,讓轄區獨居空巢老人感受到來自社群的濃濃關愛與深切關懷。

吃元宵 共團圓

“元宵”作為食品,在大陸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後演變為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元宵”。北“滾”元宵,南“包”湯圓,我們吃的元宵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或炸,寓意熱熱火火,團圓美滿。

西安經開區:歡歡喜喜猜燈謎 熱熱鬧鬧過元宵

鬧花燈 猜燈謎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隋唐以後,曆代燈火之風盛行,并沿襲傳于後世。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彩燈高挂,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吸引着觀燈的人們駐足觀賞、流連忘返。

西安經開區:歡歡喜喜猜燈謎 熱熱鬧鬧過元宵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挂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人們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是以響應的人衆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來源:西安經開區

編輯:高閣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