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畫“活”了 傳統文化“火”了

名畫“活”了 傳統文化“火”了

觀衆在重慶禮嘉智慧公園參觀“畫遊千裡江山——故宮沉浸藝術展”。 尚博攝(人民圖檔)

名畫“活”了 傳統文化“火”了

觀衆在江蘇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參觀《清明上河圖》數字長卷。 欽嫣攝(人民圖檔)

行者站立橋頭觀景吟詩,樵夫林間打柴滿載歸家,漁父江上垂釣歌聲相和,儒者亭内吟詞怡然自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2年春晚節目《憶江南》甫一亮相,即令無數觀衆為之驚歎。節目以中國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為藍本,将古畫、詩詞、音樂、舞蹈、吟誦、書法篆刻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合在一起,詩意化地呈現了簡淡空靈的唯美意境。在數字技術賦能之下,二維、平面、靜止的《富春山居圖》“活”化成了三維、立體、靈動的沉浸式場景,現代人穿越到古畫之中,感受獨具韻味的江南風景和文化魅力,傳統繪畫以新的藝術形态煥發出奪目光彩。

新技興藝:

創意與場景的尊古開新

科技發展不斷助力藝術的創新與發展,人們利用數字技術将經典名畫從曆史的塵埃中拉入現代生活空間,通過改變傳統繪畫的存在方式、展示方式,激活畫中的人物和場景,展現繪畫背後的故事及蘊含的文化内涵,有效實作夢幻與現實、真實與虛拟、藝術性與技術性的深度融合。

自上世紀60年代起,數字技術就開始介入傳統藝術,人們利用數字仿真技術和數字複原技術将珍貴的文物進行“數字典藏”,一方面将這些“無價之寶”制造出高仿真的複制品,滿足愛好者的收藏需求;另一方面實作了從實體到數字的轉化,讓繪畫的儲存和傳播有了更多的管道。2003年,文物出版社啟動了“搶救性國寶級書畫複制項目”,利用數字技術和傳統複制手段,複原了近300件傳統書畫作品,其中包括王羲之的《遊目帖》等。數字技術不僅能夠使名畫“複活”,還可以打造動态化的展示空間,在一定程度上還原原作的曆史語境,提供一個更為立體、多元的欣賞場景,為觀者帶來跨越時空的視聽體驗。數字化動态版《清明上河圖》2010年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精彩亮相,原本凝固靜止在宣紙上的人物、場景“動”了起來,讓觀衆穿越至千百年前的汴京,“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領略北宋都城的繁華風貌和民俗風情。

名畫“活”起來的更新換代則是利用VR、AR、MR、XR等高新技術生成一個融合視覺、聽覺、觸覺于一體的逼真三維世界,打造一個虛拟與現實交織的純粹“沉浸式”空間。虛拟現實技術的應用重新定義了傳統繪畫的真實感,在原作的基礎上建構出可以“進入”的場景。較早的案例有2016年台北故宮博物院的VR成果展,以元代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為原型,将古典名畫重構為虛拟的三維空間,邀請體驗者走進畫中,零距離觀賞古木、河流與遠山,體驗古人遨遊山水的心境。虛拟現實技術改變了觀看繪畫的位置,觀者從被動的靜止觀看,變成了互動式的沉浸體驗。數字化讓傳世名畫走出博物館,以嶄新方式走近尋常百姓,在更廣泛的傳播中實作保護、傳承與創新。

破圈融合:

各門藝術之間的跨界重生

作為經典的藝術門類,繪畫在曆史長河中并非獨立發展。在原始藝術中,音樂、詩歌、舞蹈三位一體、密不可分,繪畫則将載歌載舞的場景留存于世。不同藝術門類成熟之後各自獨立,但在發展的過程中又互相吸收、互相依托、互相影響。各藝術門類之間的吸收與借鑒、配合與結合是藝術發展創新的重要手段。古典名畫是人類審美情趣的集中展現,很長一段時間是深藏在博物館中的高雅藝術,名畫想要真正“活”化,還需要借助跨界融合。

古畫與音樂、舞蹈、影視、遊戲的多元結合是目前破圈“活”化的新嘗試。河南衛視《唐宮夜宴》是“繪畫+舞蹈”的典型案例,以盛唐畫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為依托,人物儀态、服裝、妝容和動作最大程度地還原了唐三彩樂舞俑,同時還通過虛拟現實技術再現了《搗練圖》《侍馬圖》《備騎出行圖》《明皇幸蜀圖》《樹下美人圖》等多幅名畫。“繪畫+影視”有着更為豐富的實踐,傳統繪畫可與動畫、綜藝、電影等嫁接共生。自1960年起,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以中國傳統水墨畫為基礎,先後創作了《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山水情》等動畫電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推出的《國家寶藏》首期節目《千裡江山圖》,采用小劇場形式演繹古畫傳奇,講述青綠色彩千年不腐的故事,帶領觀衆了解《千裡江山圖》的“前世今生”,賦予古老厚重的文物生命氣息。此外,熱門手遊《王者榮耀》也曾聯合敦煌研究院推出敦煌壁畫主題的遊戲皮膚與地圖設計,并發起“數字供養人”計劃,讓閱聽人在參與修複敦煌壁畫的互動遊戲中,更加了解和熱愛敦煌藝術。

原本“束之高閣”的經典畫作,借由日常消費的影視、綜藝、動畫等作品走近公衆,被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所熟悉和喜歡,實作了從小衆到大衆的擴散。新傳播語境中,古畫被賦予新的生命力。

以藝通心:

傳承與傳播的文化自覺

名畫承載了中華文明的千年曆史,能夠喚起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熱愛,滿足群眾在文化和審美方面的精神需求。春晚節目《憶江南》之是以能夠得到觀衆認可與青睐,除了新技術帶來的叙事創新、各門類藝術的跨界傳播之外,也應和了社會大衆越發強烈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事實上,古畫“活”并“火”起來,隻是大衆文化自覺的一個側面。《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典籍裡的中國》《登場了!洛陽》等挖掘傳統文化藝術價值的節目,在各個傳播平台均赢得了廣泛認可與好評。除主流媒體外,微網誌、知乎、抖音、快手等社交媒體的同頻共振,更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閱聽人對傳統文化的關注、思考與擁抱。曾經淹沒在曆史長河中的傳統藝術瑰寶在當下重制光彩。它們在現代傳播語境中以新形态重新登場,喚醒了大衆潛在的民族文化基因,這無疑是一種跨越時空的雙向激發。仍以節目《憶江南》為例,其創意藍本《富春山居圖》目前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藏于浙江博物館的《剩山圖》,另一部分是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無用師卷》。《憶江南》用技術手段實作了《富春山居圖》的合璧,節目中選用大陸和台灣的演員,以藝術化的表達方式生動诠釋了“兩岸文化同宗同源、本是一體”的深刻内涵。

用數字呈現打破傳播壁壘,以文藝融通釋放文化活力,在文化傳承中促進身份認同,古畫借助科技手段與其他藝術門類聯姻共生,實作了“以藝通心”、增強大衆文化自信的傳播效果,這也是對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一種生動诠釋。

(顧亞奇,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單思夢,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所學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