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拜登目的達到了?俄烏“對峙”歐洲遭殃,德國官員:天然氣快沒了

作者:大象觀察室V

自從三個月前,美國大肆炒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假消息,一手挑起烏克蘭危機之時,美國的歐洲盟友尤其是以德國、法國為代表的歐盟成員國,就一直處于極為尴尬的位置。一方面,鑒于俄烏邊境的緊張氣氛,歐洲必須跟美國捆綁尋求戰略安全;但另一方面,歐洲戰略自主剛剛起步,歐洲人又不甘心跟美國綁定,是以不管是馬克龍還是朔爾茨都在極力緩和俄烏關系,化解美國對俄烏局勢的影響。

拜登目的達到了?俄烏“對峙”歐洲遭殃,德國官員:天然氣快沒了

但美國不怕俄烏之間擦槍走火,怕的是歐洲抛開美國自己解決安全問題,是以美國對德法兩國主動斡旋表示了不滿,原本美國挑起“烏克蘭危機”,就有控制歐盟能源安全,削減歐洲能源自主的打算,是以将歐洲拖進“能源陷阱”也是拜登的計劃之一。果然就在朔爾茨來到莫斯科跟普京溝通的時候,德國國内傳來了“噩耗”。

據《環球網》報道,目前德國的天然氣儲量已經降至曆史最低。據德國經濟部代表所言,德國天然氣倉儲設施的負荷率隻有35%,顯著低于往年水準,而上周德國政府也承認了該國天然氣儲量已經下降到“令人擔憂”的水準。

拜登目的達到了?俄烏“對峙”歐洲遭殃,德國官員:天然氣快沒了

能源安全出現漏洞,可能是德國總理最難以面對的麻煩。這個冬天,歐洲的能源供應原本就非常不穩定,價格飛漲。荷蘭TTF一向被視作“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标”,在14日一度漲至88歐元1兆瓦時,創下本月以來的最高價格,而德國的電力價格也水漲船高,已經非常危險了。

美國對于歐洲能源安全的布局,要比“烏克蘭危機”更早。早在去年9月份,從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北溪2号天然氣管道就已經建成,但由于審查問題遲遲不能使用,不少媒體報道,在北溪2号暫停的背後是美國的影子。如果沒有美國施壓,默克爾在執政後期拼命推動,甚至不惜跟特朗普翻臉也要跟俄羅斯合作完成的北溪2号,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被叫停的,而後來德國新政府上台之後也對北溪2号進行了冷處理。

拜登目的達到了?俄烏“對峙”歐洲遭殃,德國官員:天然氣快沒了

幾個月以來,美國一直希望德國将北溪2号當作制裁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武器”,不過朔爾茨并沒有給予承諾,即便拜登說出,“一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溪2号就不複存在”的威脅,朔爾茨依舊沒有明确給出答複。

他既不說要恢複通氣,也不說要廢除。朔爾茨很清楚,時至今日,德國已經很難逃脫美國的算計。如今在“烏克蘭危機”之下,歐洲天然氣供應出現巨大缺口之時,拜登的目的終于達到了。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美國各液化氣出口碼頭停滿了等待裝卸的油輪,很快這些油輪将滿載美國天然氣駛向歐洲,而這一天,美國天然氣出口也創下曆史紀錄,美國又找到了新方法來賺錢。

拜登目的達到了?俄烏“對峙”歐洲遭殃,德國官員:天然氣快沒了

由于歐洲需求猛漲,在去年12月,美國就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美國在瘋狂出口天然氣的同時,還邀請了日本、南韓等盟友,一起拿出天然氣資源支援歐洲。至此,歐洲的能源安全已經被美國掌握得差不多了,唯一的變數就在于“北溪2号”。

嚴格來說,拜登一手制造了歐洲的能源危機,但是他的目的才達成一半,如果之後歐洲轉頭跟俄羅斯靠近,那麼等待白宮的就是滿盤皆輸的局面。

原本社民黨出身的朔爾茨就對俄羅斯有着天然的重視,價廉物美的俄羅斯天然氣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歐洲能源危機,同時也能保證德國的能源安全。可以說這是一筆讓俄羅斯和德國都滿意的買賣。

拜登目的達到了?俄烏“對峙”歐洲遭殃,德國官員:天然氣快沒了

俄羅斯長年為歐洲提供了超過三分之一的天然氣,這是美國在短時間内很難代替的,而且随着疫情的發展,俄羅斯作為歐洲能源供應國的地位也越來越穩固。俄歐合作始終是人心所向,這一點市場的反應最直覺,上個月底,北溪2号項目宣布成立德國子公司,很快歐洲股市受利好消息刺激出現大漲。

但俄羅斯和德國都滿意,美國就要生氣。美國制造“烏克蘭危機”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要徹底斷絕俄羅斯和歐洲的聯系,永絕北溪2号的後患。

不過從朔爾茨的态度看,他不會斷然否定拜登的主張,但也不會輕易放棄自身的利益。這位剛剛通路了美國的德國總理,展現出了相當的韌性,或許這才是主張歐洲自主,擺脫美國束縛的歐洲政客們,跟美國博弈的最大底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