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會理: 探索非遺+文旅的進一步融合 “陶 N 代”的再創業!

2月15日,《四川日報》第12版刊發了文章《會理:探索非遺+文旅的進一步融合 “陶 N 代”的再創業》。

會理: 探索非遺+文旅的進一步融合 “陶 N 代”的再創業!

2月15日四川日報12版截圖

會理: 探索非遺+文旅的進一步融合 “陶 N 代”的再創業!

達人檔案

韓春寅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綠釉陶瓷品制作技藝傳承人。

從小在陶廠裡長大,高中畢業後跟着父親學習制陶手藝,後又專程到四川美術學院等學習進修。

從父輩手中正式接過綠陶傳承任務後,創作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綠陶作品,和父親在原會理縣藝釉廠基礎上,打造了會理綠陶文化産業園,探索非遺+文旅的進一步融合。

會理: 探索非遺+文旅的進一步融合 “陶 N 代”的再創業!

韓春寅作品《這邊風景獨好》,1260度氧化焰燒制,高17厘米,直徑28厘米。

以白陶泥制坯,将天然孔雀石碾制成漿作為釉水,經1260度高溫燒制出的會理綠陶光潔、晶瑩、清雅。

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涼山會理古城地處四川南端,綠陶制作技藝傳承悠久,産品遠銷多個國家。近年來,随着非遺與文旅業态的不斷融合,會理綠陶文化産業園(綠陶山莊)的建成和發展,讓綠陶文化綜合體驗也成為當地一個特色旅遊項目。

此前公布的全省第七批省級非遺傳承人中,會理綠陶文化産業園(綠陶山莊)負責人韓春寅作為綠釉陶瓷品制作技藝傳承人入選。

會理: 探索非遺+文旅的進一步融合 “陶 N 代”的再創業!

幾代傳承,創新開發陶藝作品

會理綠陶,在當地已有近千年的傳承曆史。會理綠釉陶瓷傳統的制作流程需要經過8大環節、72道工序,近年來,為提升綠陶的品質,發展到了108道工序,包括采石、選料、碾磨、制坯、配釉、施釉、燒成、出窯等。

韓春寅的爺爺韓正學,是當地一名制作綠陶的名匠,做了一輩子綠陶,他将這門手藝傳給了韓春寅的父親韓進富。

上世紀70年代開始,韓進富進入會理美術陶廠潛心研究綠陶制作。2009年10月,會理綠陶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韓進富同時也被認定為綠釉陶瓷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會理: 探索非遺+文旅的進一步融合 “陶 N 代”的再創業!

“80後”的韓春寅,從小在陶廠裡長大,在爺爺和父親的影響下,對綠陶也産生了特别的感情。2004年,韓春寅高中畢業後,正式開始跟着父親學習制陶,又專程到四川美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等進行學習和研修。

年歲漸長,韓春寅逐漸從父親手中接過綠陶傳承的任務。

一抔泥土,經過工匠之手,可以變成各式各樣精美的陶器。綠陶作品都是手工制作,越是複雜小巧的造型,越考驗工匠的手藝。“制作綠陶,最難的地方屬造型和釉色,造型是考驗陶藝師審美和技藝綜合素質的綜合科目,器型不美,後續的一切都白費力氣。釉色好比是衣服,再美的模特都需要衣服來襯托,好馬配好鞍,達到二者的有機融合才是最美的。”韓春寅告訴記者。

在上世紀70—90年代,會理綠陶主要是制作生活用品,例如泡菜壇、花盆、土碗等,随着時代發展,越來越多新型材料普及,逐漸替代陶器。與許多非遺技藝一樣,會理綠陶也遭受着沖擊。

會理: 探索非遺+文旅的進一步融合 “陶 N 代”的再創業!

韓春寅開始尋找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綠陶作品,将傳統的綠陶制作從大件轉向小件,開發工藝陶品類,産品由過去的幾十種增加到了超過百種。“現在我們生産的綠陶,主要包括茶具、藝術擺件和茶寵小玩意兒、旅遊紀念品和特别訂制作品等。”韓春寅告訴記者。

大多陶器均為低溫燒制,而會理綠陶則是高溫燒制,屬炻器,成為介于陶器與瓷器之間的一種獨特工藝品。以天然孔雀石為釉,經高溫燒制後呈現寶石綠色,是以會理綠陶一直以其晶瑩光亮、古樸雅緻、富于窯變的釉色取勝。

近幾年來,韓春寅和父親潛心研究,在創新過程中,一直沿用天然礦物作原料,研制更為豐富的釉色。不同成分的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混熔、結晶、發色,産生了不同的窯變效果。“入窯一色,出爐萬彩”,每當燒制完成,綠陶作品出爐,總能帶給人意想不到的驚豔之感。

會理: 探索非遺+文旅的進一步融合 “陶 N 代”的再創業!

非遺+旅遊,探索跨界融合發展業态

近年來,随着文旅融合推進,非遺并不僅僅隻是一項技藝,通過多業态的融合,呈現出更為豐富的内涵。韓春寅和父親在原會理縣藝釉廠基礎上,打造了會理綠陶文化産業園(綠陶山莊),這也是一個全新的“再創業”過程。

會理本身是一座位于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古城,近年來,随着全域旅遊的開發,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這裡。

借力于此,會理綠陶文化産業園(綠陶山莊)蓬勃發展,如今已形成包括綠陶博物館、綠陶文化體驗基地、藝術家創作基地(實訓和培養)、生産性保護傳習基地四大功能在内的綜合性藝術産業園區。2017年成功建立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會理: 探索非遺+文旅的進一步融合 “陶 N 代”的再創業!

其中,綠陶博物館展廳面積達3000平方米,收錄了古陶219件、綠陶藝術曆史作品680件套、綠陶藝術精品460件套。遊客在這裡不僅可以看燒陶感受古老的綠陶藝術,也可以玩泥巴親自動手進行體驗,實作了從傳統單一銷售到旅遊體驗消費的轉型更新。2021年成功建成省級非遺扶貧工坊“會理綠陶非遺扶貧工坊”,每年接待遊客和專家近9萬人次。

韓春寅介紹,目前會理綠陶文化産業園共有員工22人,以年輕人為主,其中不少“95後”,正在培養的制作綠陶的新生代傳承人也有6名。“近年來,綠陶制作的技藝大幅度提升,主要表現在工具的改進上,傳統的制作是用腳踏辘辘車,對制作者的體力和各項配合要求都很高,随着科技的進步,現在采用了先進的電動拉坯車,從效率上得到了提升,而且也降低了制作的勞動強度,綠陶半成品的生産效率得到了提升。”韓春寅說。

會理: 探索非遺+文旅的進一步融合 “陶 N 代”的再創業!

同時,對于包括韓春寅在内的這些新生代傳承人,更是在探索非遺+文旅的進一步融合。“今年在會理市委、市政府和文化旅遊部門的指導和支援下,綠陶山莊進行了二期擴建,改建了川滇特色民宿14間,藝術茶坊和訂制類私房菜等更為豐富的功能,為遊客帶來更好的服務和體驗。”韓春寅告訴記者。

作為一名年輕的非遺傳承人,能夠與父親一樣,入選為省級非遺傳承人,韓春寅坦言“很光榮也覺得肩上的責任重大”。

“接下來,我會更加注重非遺新生代傳承人的培養,把綠陶非遺文化同旅遊結合,大力拓展綠陶非遺文化體驗,為綠陶非遺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韓春寅說。(本文圖檔均由受訪者提供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夢琳)

來源:川報攀西

會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完整版

會理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2022年 第1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