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短道速滑為何判罰多?“這裁判能處”非正解!

随着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決賽結束,本屆冬奧會的短道速滑比賽也全部結束。精彩的比賽讓人看得心跳加速,而不斷出現的判罰也讓人跟着揪心,場邊的裁判也一度是以成為了焦點。

那麼,為什麼短道速滑判罰這麼多?裁判又如此“搶鏡”呢?所謂“這裁判能處”“隊伍有宿怨”“東道主利好”等等,都不是正确解釋。真正的原因,主要是這三個。

短道速滑為何判罰多?“這裁判能處”非正解!

競賽刺激,難免有身體接觸

短道速滑本身是一項場面刺激、快節奏、令人血脈偾張的冰上比賽。從競賽本身來說,短道速滑有着冰道較短、滑行速度快、多人在同一個跑道滑行等特點。更重要的是,按照賽制,在有限的場地空間裡,短道速滑允許運動員在滑行中可以随意穿插。緊張激烈的比賽一旦鳴響,各運動員在滑行過程中發生身體上的某些接觸,就在所難免。

特别是在四年一屆奧運會賽場上,各運動員為了成績和名次,也一定會更為“拼命”。不過,即使賽制允許運動員在一定程度上有身體接觸,但以推擠、沖撞、脫離滑道、降速、踢人出局等方式阻礙和幹擾其他運動員前進的,都将被視為犯規。這從競賽本身的特點解釋了,為什麼短道速滑的賽場上,身體接觸難免、裁判介入等情形會比較多。

技術提升,把好公平之門

第二個原因,短道速滑裁判之是以會屢屢介入判罰,并不是看心情或者其他什麼“偏袒”理由,而是因為技術層面的完善和公平競賽的需要。

從1992年短道速滑正式列入冬奧會項目至今,短道速滑終于“三十而立”。這三十年,短道速滑在競賽特征、各選手裝備提升等基礎上,為了保證公平競賽,技術層面的提升也越來越完備。

如今的短道速滑比賽,共有4位裁判共同監督保障比賽。冰上主要裁判就有3位,分别是冰場正中間的主裁,以及彎道内側的兩位副裁。此外,還有一位專門負責錄像回放的副裁。而錄像回放之是以能夠完美呈現,是因為如今的短道速滑比賽場館中,擁有360°無死角的錄影機,兩個直線方向上海有固定攝像頭,此外還有一個實時跟随滑行的錄影機……

“技術完善+裁判監督”,帶來的不僅是比賽精彩畫面的珍貴記錄和回放,更能清晰記錄每一個比賽細節,把好公平競賽的大門。

短道速滑為何判罰多?“這裁判能處”非正解!

規則細化,更多犯規現原形

此外,短道速滑裁判出現頻率很高背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規則的日益細化規範。

“對于國際滑聯來說,為了适應這種快速的變化,它每兩年就要用文字的形式來更新一次世界短道速滑的比賽規則。冬奧會四年一屆,很多規則已經發生了變化,但觀衆可能是不了解的。”就在前不久,溫哥華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冠軍張會還對此表示。

而事實上,從2018年平昌冬奧會後,國際滑聯就對以往相對粗糙的規則進一步細化,甚至在短道速滑比賽中加入了紅黃牌。這也就是為什麼本次冬奧會上犯規極多的一個原因。

根據國際滑聯的相關規則,短道速滑比賽中,有幾種情況會被判罰犯規。一是脫軌,二是阻擋,三是協助犯規,四是蹬踢冰刀。其中,阻擋是出現頻率最高的犯規。值得一提的是,短道速滑項目的規則一直在變動和發展之中。2020年,國際滑聯還正式推出了統一的修訂版判罰手冊,對很多細節進行了修訂。其中選手的犯規動作都有相關判罰代碼,極大提高了比賽透明度。

了解了以上三個重要原因就能看到,短道速滑比賽之是以裁判“出鏡率高”,本身是因為競賽特征、技術保障和規則細化完善等的綜合結果。而絕不是一些人所說的“裁判能處”“隊伍有宿怨”“東道主利好”等等。這樣的論調,不僅是子虛烏有、自我“腦補”,更是不知規則、不負責任。

來源 北京日報用戶端 | 記者 李立 柳爽 李松林 劉平 鄧偉

編輯 曾佳佳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