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子家語】用寬柔的政策來治理天下是比較困難的

微國學

演播:張正伊

正論解第四十一

【原文】

鄭子産有疾,謂子太叔(注1)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濡弱(注2),民狎而玩之(注3),則多死焉,故寬難。”子産卒,子太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掠(注4)盜。太叔悔之曰:“吾早從夫子,必不及此。”

孔子聞之,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注5),慢則糾(注6)于猛。猛則民殘(注7),民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政是以和。《詩》曰(注8):‘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注9)’施之以寬。‘毋縱詭随,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注10)’糾之以猛也。‘柔遠能迩,以定我王(注11)’,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競不,不剛不柔。布政優優,百祿是遒。(注12)(左‘纟’右‘交’)’和之至也。”

子産之卒也,孔子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

【注釋】

(注1)子太叔:春秋時鄭國卿。遊氏,名吉。此記載又見于《左傳》昭公二十年。

(注2)濡(ruǎn)弱:柔弱,懦弱。四庫本作“懦”。

(注3)狎而玩之:王肅注:“狎,易。玩,習。”又如《禮記·曲禮上》:“賢者狎而敬之。”鄭玄注:“狎,習也,近也。”狎,親近。

(注4)掠:王肅注:“抄掠。”

(注5)慢:散惰。《說文》:“慢,惰也。”

(注6)糾:王肅注:“糾,猶攝也。”

(注7)猛則民殘:王肅注:“猛政民殘(民殘,四庫本作“殘民”)。”意謂政策過于嚴厲,群眾就會受到傷害。

(注8)曰:四庫本、同文本作“雲”。

(注9)民亦勞止,汔(qì)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語出《詩·大雅·民勞》。止,語助詞。王肅注:“汔,危也。勞民人病,汔可小變,故以安也。”誤。汔,意為接近,庶幾。可,近。

(注10)毋縱詭随,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語出《詩·大雅·民勞》。毋縱詭随,王肅注:“詭人、随人,遺人小惡者也。”以謹無良,王肅注:“謹以小(以小,四庫本作“小以”)懲之也。”式遏寇虐,慘不畏明,王肅注:“慘,曾也。當用遏止為寇虐之人也。曾不畏天之明道者,言威也。”明,權威,威嚴。

(注11)柔遠能迩,以定我王:語出《詩·大雅·民勞》。柔遠能迩,王肅注:“言能(四庫本此後有“安遠”二字)者能安近。”迩,近。以定我王,王肅注:“以定安王位也。”

(注12)不競不(qiú)(左‘纟’右‘交’),不剛不柔。布政優優,百祿是遒:語出《詩·商頌·長發》。不競不(左‘纟’右‘交’),王肅注:“不競不(左‘纟’右‘交’),中和。”(左‘纟’右‘交’),急。布政優優,百祿是遒,王肅注:“優優,和。遒,聚。”布,今本《毛詩》作“敷”,意為釋出。

【通解】

鄭國子産生了病,對子太叔說:“我死之後,你肯定會執掌國政。隻有有德行的人才能用寬柔的政策使民服從,其次就不如實行嚴厲的政策了。火性猛烈,人們會望而卻步,有畏懼感,是以很少有人死于火患;而水性柔弱,人們會輕視而在其中玩耍,因而死于水患的人很多。是以用寬柔的政策來治理天下是比較困難的。”子産死後,子太叔執掌國政,不忍心實行嚴厲的政策,而是務以寬柔。結果鄭國出現了很多搶掠盜竊的現象。太叔很後悔,說:“如果我早聽從子産的話,就不會到今天這個地步了。”

孔子聽說這件事後說:“好啊!政策過于寬柔,百姓就散漫,散漫就要用嚴厲的政策來糾正。政策嚴厲了就會使百姓受到傷害,這就要實行寬柔的政策。政策的實行,要用寬柔來調劑嚴厲,用嚴厲來調劑寬柔。寬柔與嚴厲互相調劑,國家政治就會平穩和諧。《詩》說:‘百姓夠辛苦了,差不多應該讓他們休養生息了。使中原各國受到恩惠,就可以安撫天下四方。’這是實行寬柔的政策。‘切莫放縱欺詐小人,要防止不良行為的發生。要制止殘忍兇暴,那些人不怕天理的威嚴。’這是用嚴厲來加以糾正。‘綏定遠方,安撫近處,使君王的地位得到穩固。’這是用和順來治理國家。‘不争不急,不剛不柔,堅持中和之道。施政平和寬柔,各種福祿都會聚集而來。’這是和的極緻。”

子産死後,孔子聽到了消息,流着淚說:“他是具有古代仁愛遺風的人。”

出處:《孔子家語通解》

作者:楊朝明 宋立林

作者簡介/Profile/

楊朝明

當代著名學者、儒學家、史學家。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和《孔子研究》編委、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

宋立林

師從楊朝明教授學習儒學,曲阜師範大學曆史(孔子)文化學院孔子與中國文化研究室主任,國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什麼是家風

...........................

一個鋼筋水泥的房子裡駐進了人,有了溫度稱之為家,家裡人都有向善、向上的心願,互相提醒、彼此督促,就是家教;為了言之有效、輔助家教順利推進而彼此約定,就是家規;将向善、向上的心願總結成精煉的話,是家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中國人的大家訓。把家裡、家族裡更多人的名字寫在本子上,就是家譜。

在家庭裡,為一個向善、向上的心願,實作美好生活的向往,所進行的家教、提煉的家訓、建立的家規、制定的家譜的過程統稱為家風。

——張建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