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酒杯濃琥珀薄,冰漿碗碧瑪瑙寒,杜甫這兩句詩有什麼奧妙

前言

讀施補華《岘傭說詩》,文中說,杜甫經常做一些拗體的七言律詩,例如《鄭驸馬宅宴洞中》等詩。

施補華說, 這類律詩,初學者盡量不要仿效:

七律有全首拗調如古詩者,少陵“主家陰洞...."之類是也,初學不可輕效。

不過,這首詩中也有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就是杜甫的句法。

春酒杯濃琥珀薄,冰漿碗碧瑪瑙寒,杜甫這兩句詩有什麼奧妙

一、春酒杯濃琥珀薄,冰漿碗碧瑪瑙寒。

《鄭驸馬宅宴洞中》詩雲:

主家陰洞細煙霧,留客夏簟清琅玕。春酒杯濃琥珀薄,冰漿碗碧瑪瑙寒。

誤疑茅堂過江麓,已入風磴霾雲端。自是秦樓壓鄭谷,時聞雜佩聲珊珊。

清代仇兆鳌注意到了這首詩的颔聯,他在《杜少陵集詳注》提到:

"琥珀杯、瑪瑙碗,言主家器物之瑰麗,若三字連用,易近于俗,将杯碗倒拈在上,而以濃、薄、碧、寒四字,互映生姿,得化腐為新之法。"

意思是,琥珀杯、瑪瑙碗都是三字的詞語,假如在詩中連用,未免太俗氣。喜歡作詩的朋友,遇到這類詞語,很可能會這樣寫::

琥珀杯-濃-春酒-薄,瑪瑙碗-碧-冰漿寒。

而杜甫呢,則巧妙地把琥珀-杯、瑪瑙-碗分别拆開使用了:

春酒--杯濃--琥珀--薄,冰漿--碗碧--瑪瑙--寒。

杜甫将杯、碗兩個字,放在了琥珀、瑪瑙地前面。并且搭配濃、薄、碧、寒四字生成四組主謂結構:杯濃、琥珀薄、碗碧、瑪瑙寒。

是以仇兆鳌稱贊這是:化腐為新之法。

春酒杯濃琥珀薄,冰漿碗碧瑪瑙寒,杜甫這兩句詩有什麼奧妙

二、香稻啄餘鹦鹉粒,碧梧栖老鳳凰枝

說到杜甫句法的獨特性,難免會想到這首詩的颔聯,《秋興八首(其八)》:

昆吾禦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

香稻啄餘鹦鹉粒,碧梧栖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彩筆昔曾幹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香稻啄餘鹦鹉粒,碧梧栖老鳳凰枝。這首詩正常的語序應該是:

鹦鹉啄餘---香稻粒,鳳凰栖老---碧梧枝。

香稻粒、碧梧枝,是正常的詞語,杜甫也給拆開了。把香稻、碧梧前置,和鹦鹉、鳳凰換了位置。

這樣一換,平平無奇的兩句詩,如平地起波瀾,令讀者回味無窮,香稻與碧梧兩個詞也得到了突出。

春酒杯濃琥珀薄,冰漿碗碧瑪瑙寒,杜甫這兩句詩有什麼奧妙

三、奏罷長楊賦,奏賦長楊罷

這種前置是一種倒裝的手法,後人學詩,常常參考唐人的句法變化。詩人用語,與散文文法不同。語序的改變,常常被認為是詩家語的特點之一。

例如這個王安石給人改詩的故事:

王仲至召試館中,試罷,作一絕題雲:“古木森森白玉堂,長年來此試文章。日斜奏罷長楊賦,閑拂塵埃看畫牆。”荊公見之,甚歎愛,為改作“奏賦長楊罷”,且雲:詩家語,如此乃健。《王直方詩話》

長楊賦,也是一個三字詞語,王安石建議王欽臣(字仲至)把這個詞拆開,把“賦”字提前,于是這句詩成了:日斜奏賦長楊罷。

原先簡單的動賓結構,奏罷-長楊賦,變成了複雜的動賓加補語的結構:奏-賦--長楊罷。這種變化有點像仇兆鳌解釋的“化腐為新之法”

另外,“罷”作為結尾,聲音也比“賦”響亮一些。

是以,王安石說“詩家語,如此乃健。”

春酒杯濃琥珀薄,冰漿碗碧瑪瑙寒,杜甫這兩句詩有什麼奧妙

結束語

欣賞古人的詩詞作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古人句法的變化。現代人學習創作詩詞,除了用詞、用字要注意之外,還要學習使用詩家句法。

其中最常用的一種,就是本文提到的:前置與倒裝。

@老街味道

誰人得似張公子,張祜已經60歲,杜牧為何稱其為張公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