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地鐵踩座,熊家長不制止反與乘客争吵:現在包庇以後自嘗惡果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很多父母都知道注重言傳身教,但卻往往說一套做一套。

因為心疼孩子,這些“神獸”往往在家做起了“小皇帝”,在外也任意妄為,父母及祖輩嬌縱慣養之下,熊孩子比比皆是。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大了自然就懂事了。殊不知這種想法實在錯誤,小樹不修理長大又如何筆直挺拔呢?

更有甚者,熊孩子背後還有一些更“不懂事”的“熊家長”。

熊孩子的“踩座”風波

某地鐵上,一位阿姨對年輕媽媽及孩子的占座行為表示不滿,上前制止,結果引發了一場口水仗。

視訊被其他乘客拍下釋出在網絡上,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和讨論。

孩子地鐵踩座,熊家長不制止反與乘客争吵:現在包庇以後自嘗惡果

視訊中可以看到,小朋友站在座位上,腳踩座位玩得不亦樂乎,年長的女乘客認為行為不妥,可小朋友的媽媽卻高聲駁斥道:給你讓座了。

言外之意是,孩子并沒有多坐座位,至于是站是坐,與他人無關。

這位年長的女乘客強調的則是,這樣算是有禮貌嗎?

不過顯然,禮貌這個詞并沒有聽進小朋友及其媽媽的耳朵裡。

占座與“站”座的錯與對

占座與讓座的問題本是老生常談,在這段視訊中,如果不看畫面,似乎小朋友及其媽媽的做法并無不妥,而且還為其他乘客讓了一個座位。

但是,畫面看起來卻十分不雅且無理。

孩子地鐵踩座,熊家長不制止反與乘客争吵:現在包庇以後自嘗惡果

座位是用來坐的,被這個“熊孩子”踩過之後,首先不幹淨不整潔,其次站在座位上這一舉動本身就是缺乏素質和禮貌的表現。

再者,孩子在地鐵上踩座,熊家長不制止反與乘客争吵,說明她并未意識到這一行為存在問題。而這一過程都被小朋友看在眼裡,也記在心裡,将來勢必會學在言行裡,後患無窮。

現在包庇孩子,以後自嘗惡果,種因總會得果。

熊家長比惡人更可怕

在現實生活中,不講理的“熊家長”并不少見。

之前一位乘客在高鐵上就被“熊家長”扇了巴掌,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

一家人帶着孩子坐高鐵外出,家長們聊得熱絡,孩子就在高鐵車廂裡撒歡、蹦跳吵鬧,将很多休息的乘客吵醒。

一名乘客向家長提出異議後,家長不但沒有管教孩子,反而上前将這名乘客打傷。

孩子地鐵踩座,熊家長不制止反與乘客争吵:現在包庇以後自嘗惡果

這件事在網絡上迅速發酵,絕大多數網友自然都在譴責家長的行為,隻不過不知道這名家長在接受警方處罰後,會不會真正意識到她錯在了哪裡呢?

看似護着孩子的同時,其實是在真正傷害孩子,在這樣的“言傳身教”之下,孩子又如何能夠成長得懂禮、明理呢?

做有教養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一些家長并非沒有文化、不懂禮貌,隻不過在孩子的任性面前,他們選擇站在孩子一邊,認為是在守護孩子的天真無邪,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懂得文明禮貌了。

然而,他們卻忽視了,孩子從小接受什麼樣的教育,長大後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孩子的天性應該得到保護,但前提應該在守規矩、懂禮貌之下。

孩子地鐵踩座,熊家長不制止反與乘客争吵:現在包庇以後自嘗惡果

作為家長應該從生活點滴做起,教會孩子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做一個善良、勇敢、以禮待人的人。

首先,遵守公共秩序。

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示範在公共場所應該遵守公共秩序,不大聲喧嘩、不打擾他人、更不能侵占公共資源等。

其次,教會孩子以禮待人。

此處值得注意的是,在家也應做到尊重與善待他人。

夫妻之間說話和氣、有商有量,會讓孩子學會尊重與謙讓。父母在與他人交往時,更應注意給孩子樹立榜樣,不争不搶、不驕不躁,做有涵養的人。

孩子地鐵踩座,熊家長不制止反與乘客争吵:現在包庇以後自嘗惡果

再次,立規矩守規矩。

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例如不寫完作業不可以看電視,吃飯時要專心,當他人專心做事的時候,不要輕易打擾等。

讓孩子懂得規矩需要遵守,做事要有分寸。

最後,拒絕是另一種疼愛。

一些家長疼愛孩子,不忍心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或當孩子做錯事時,不忍心訓斥,這就是赤裸裸的溺愛。

孩子地鐵踩座,熊家長不制止反與乘客争吵:現在包庇以後自嘗惡果

家長要狠下心來,對孩子即是說“不”,當孩子犯錯後要狠得下心即使制止,并指導孩子改正錯誤。

孩子知道對錯,才能分辨善惡,小“惡魔”才能成長為小“天使”。

家長要知道,“熊孩子”不是天生的,往往都是“熊家長”慣出來的。隻有你自己做好榜樣,孩子才能依照優秀的模樣茁壯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