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活在父母眼中的孩子們

“孩子所需要的不是争名奪利的期盼,而隻是父母真誠對待自己,因愛傾心,為愛而行。”

社會的凝視

精神分析的理論告訴我們,人是在他人眼中建構了自己的。這是最開始的鏡像認同引發的。談及認同理論,就無法繞過去人類最開始的無能說。人類貴為“萬物靈長”,卻在其誕生之時脆弱不堪。相比起其他的動物,人類幼崽需要更長的時間走向自力更生。單純以動物本能和自然造化來看,人類沒有堅實的護甲,沒有銳利的爪牙,沒有五彩斑斓的毒囊,就好似被神靈遺忘了一般。但是我們知道,起碼就目前而言,地球的主人,是人類。

活在父母眼中的孩子們

圖檔來源網絡

人類從嬰兒時期就不得不面對“我是誰”這個問題。盡管在當時,嬰兒不可能懂得這個問題的内涵。但是迫切地在這個世界上尋找到一個位置,以此來注冊自己的合法性,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嬰兒就像是被一種奇異的力量推動着,去觀照“鏡子”。這裡的鏡子并非僅僅指物質世界中的鏡子,更是将他者凝視視為鏡面來解讀。人類最開始知道自己,并且完成其整個整合過程的前提,就是“鏡像認同”。人是由他人定義出來的。在最開始的時候,通過一面無形的自我映照之鏡,來照射出自己的形态,進而第一次解答了“我是什麼”。這種解答發生在嬰兒時期在連具象思想還未萌發的時刻,看似雲裡霧裡,實則是為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形象定義做了鋪墊。

我們從鏡子裡看到了自己,而從他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之中進一步塑造了自己。因為從最開始,人類就并非憑借自身的主體來确立了主體,以及在自己的内在中搭建出完整的“我”的概念。是以,在人類最開始面對自己的社會屬性之時,已經為“他人決定了自己的形象”埋下了伏筆。主體的存在之初,有着一個極不光彩的真相,那就是主體之是以為主體,乃是主體借助了大他者的凝視而凝練而出。就好像是嬰兒沒有辦法獨自生存一樣,人,也注定是需要他人才能夠生存下去。

活在父母眼中的孩子們

這樣的創傷或許不如人一生下來就不得不面對自己和媽媽分開的事實,這般令人郁悶。但,這種他者定義了我者,主體生出于大他者的凝視的感受,着實是難以令人感到痛快。畢竟,在尚未正視這一姑且可以認為是起源創傷之前,我們盡可以大大方方地認為,我們的過去并非如此。而若非刻意回溯,我們亦不會去意識到,我們已經對鏡子裡的成像沒有了絲毫的懷疑。“鏡子裡的那個人就是我,我就是這樣的。”這是一個在我們的思維中已經毋庸置疑的論斷。相反,誰若是在度過了青春期之後,仍對鏡像中的自己的真實性與合法性産生質疑,此人反而是更像是精神有問題。

以真實的鏡子,包括蘊含鏡子屬性的反光反射之物來了解自我的形象,隻是鏡像認同理論中的表層。嬰兒的的确确并沒有掌握任何邏輯的,或者抽象的思維能力,更遑論系統地認識世界。但是嬰兒也的的确确在接觸了多次鏡像之後,就認同了“我”,也開始意識到了“我”的意義,并圍繞着“我”開始了主體的萌芽之路。在這條認同之路的深處,曾隐藏着一個主體在成長過程中都無法正視的創傷,即,人的社會性來自于社會,社會的凝視固化了人的心理内容。

活在父母眼中 

每一個人,要想安穩度過幼年期,僅僅靠兒童自己,是幾乎隻存在于想象中的傳奇故事。無論是狼孩還是野人的故事,在這裡面我們都發現了哺育者的身影。盡管這個哺育者不一定是實實在在的人類,但是缺乏哺育者,人類幼兒将面臨難以生存的現狀。但凡有哺育者,無論其是否心腸狠辣,是否口是心非,是否殘暴恣睢,都能夠讓人類幼兒的生命得以延續。但是,這也隻是動物意義上,或者身體意義上的延續。在這個階段中,比起肉體的脆弱和無能,精神和想象反而更加強大堅韌。

活在父母眼中的孩子們

肉體不得不面對營養物質的供給,也不得不直面最真實的基本需求。吃飽,穿暖,睡好,大小便正常,是幸福的底色。這種基本需求,往往不被我們所覺察。因為我們擁有時認為其不過是理所應當。而那些失去了這些欲望,亦或者因為病理化而無法和正常人一樣滿足基本需求的人,對此隻能望眼欲穿。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便秘的人在便秘的時候,才會體會到以前正常上廁所時的幹淨利落。

而精神卻好像是無休無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某種東西一樣。對精神一開始是毫無需求的。雖然精神自孩童誕生之日起,就作為一種先驗概念,擔負起組織起所有非實在的任務。但是精神為了從大他者的凝視中規劃出一個“我者”,并讓“我”認識到這成像便是“主體”,也不得不被社會所浸染。

幾乎所有的家庭教育理論,都會反複強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在推廣“胎教,讓孩子赢在起跑線上”。但是,我們知道,比起争名逐利,精神所需要的是愛的傾心。肉體所承受的給養有其局限性,哪怕是有欲望從中作梗,推動欲望不斷生産,我們所真實索取的也不過極其有限。吃飽了,無論再吃什麼都是一種折磨。睡到自然醒,倍感精神飽滿之後,再強迫自己入睡,反而會變得痛苦。

活在父母眼中的孩子們

而精神不同。精神在完成了主體的鏡像認同之後,也将父母(監護人)的形象和心理内容“砌”在主體的“認識之牆”内。而這些愛與恨,孩子都尚未徹底了解,也無法對動機做出解釋。孩子們隻會單純地将父母的行為了解為“好”和“壞”,在父母的眼中活着。而精神,将隐匿在主體最深處,透過思想的工具,如同勤懇的縫紉工,将父母的一舉一動縫合進“我”對自己的認識中。這個過程,沒有是非對錯的判斷,精神隻是無條件地執行着指令。而這一切,将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