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麗江景區3月起将實施有償救援,驢友們需為違規埋單

3月1日起,剛剛頒布的雲南《麗江市旅遊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将實施,該條例規定,今後凡擅自進入未開發區域被困者,救援費用自擔。

據了解,《條例》包括總則、旅遊規劃與促進、旅遊經營與服務、旅遊監督與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六章共三十八條。其中,多條内容特别引起旅遊業内人士的關注。

《條例》指出,旅遊者不遵守景區(點)規定,擅自進入未開發、未開放區域陷入困境或危險狀态需要救援的,相關組織和機構完成救援後,由旅遊活動組織者及被救助人承擔相應的救援用。

麗江景區3月起将實施有償救援,驢友們需為違規埋單

“雲南釋出”特别在公告中标出了重點

此外,《條例》還指出,旅行社組織、接待旅遊者,不得指定具體購物場所。經雙方協商一緻或者旅遊者要求,且不影響其他旅遊者行程安排的,可以安排旅遊者自願購物。并且,景區(點)不得将門票與遊覽服務、娛樂服務、保險等捆綁銷售,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的景區(點)應當嚴格執行門票優惠減免政策。

有償救援,漸成規範

近年來,随着戶外探險運動興起,“驢友”擅自進入禁區遇險的事件頻發,給當地帶來巨大安全風險和經濟負擔。戶外探險救援該由機構還是個人“埋單”,成為社會熱議話題。

例如,據黃山景區統計,2014年,黃山景區共堵截、查處“驢友”擅入景區未開發開放區域50批262人次,2015年堵截、查處24批193人次,2016年為24批212人次……這期間,景區每年的救援量為400起左右,其中一般救助約占75%,較大或傷病情況嚴重的約占25%。一年直接費用支出少則數十萬元,多則數百萬元,基本由景區負擔。

“等待救援的驢友生命寶貴,救援人員的生命同樣寶貴。大量救援人員、警察是冒着生命危險進入危險區域搜尋驢友,他們的付出同樣需要尊重。”四川新念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新年律師認為,目前國内很多景區都實施免費救援,很多情況下,救援資源被白白浪費。目前多數景區未建立有償救援制度,最大擔憂是怕被指責救援有償化違背人道主義精神,實際上是沒明确區分有償救援和無償救援的界限。

在此背景下,早在麗江之前,已有多個景區推出了有償救援辦法,2018年,黃山風景名勝區試行有償救援,制定了國内首部有償救援制度的規範性檔案。在四川,稻城亞丁景區、四姑娘山景區分别在2018年8月和9月宣布實施有償救援。

麗江景區3月起将實施有償救援,驢友們需為違規埋單

四姑娘山為許多戶外愛好者向往

怎樣算有償救援?根據四姑娘山景區規定,凡擅自進入四姑娘山景區發生險情需要救援的,或是違規在景區開展登山、徒步、攀岩等山地戶外運動項目發生險情需要救援的團體或個人,救援所産生的費用需自行買單。而黃山的定義是:有償救援是指旅遊者不遵守黃山市旅遊景區遊覽規定,擅自進入未開發、未開放區域陷入困頓或危險狀态,按照有關規定,屬地政府應當組織實施救援。但完成救援後,由旅遊活動組織者及被救助人承擔相應救援費用。

也就是說,驢友在戶外景區旅遊時,必須遵守景區規定,若進入未開發、未開放區域的“禁區”探險或野遊,由此産生的救援成本就需自己承擔。

2021年6月,黃山市拟定了《黃山市山嶽型景區有償救援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拟将有償救援的施行範圍,從黃山風景名勝區(簡稱黃山景區)擴大到整個山嶽型景區。并細化了有償救援的費用項目、審議流程及法律責任等。

根據2021年6月新華網報道,有償救援辦法實施近一年後,黃山風景名勝區堵截、查處的違規探險“驢友”數量明顯下降,減至3批41人次。

救援費用标準如何界定

雖然有償救援得到了網友們在社交平台上一邊倒地“叫好”,微網誌上一項關于有償救援的投票顯示,近7000名參與者中,超過92%的人是支援态度,其中逾1/4還“建議全國推廣”。

但也有人擔心,救援費用的标準如何?救援中會耗費相當大的人力、物力,會不會産生“天價救援費”?

對此,稻城亞丁根據搜救路線“明碼标價”:亞丁村、葉兒紅村至康古貢嘎銀河區域,搜救費用從1.5萬元起算,其他四條路線搜救費用均為2萬元起步。

麗江景區3月起将實施有償救援,驢友們需為違規埋單

救援人員在亞丁開展救援

而更多景區則采取事後計算的方式。例如,在《黃山市山嶽型景區有償救援指導意見》中規定,救援人員勞務費用按照其工資和實際救援時間确定;屬地政府将針對無異議不支付有償救援費用的旅遊活動組織者及被救助人進行依法追償;旅遊活動組織者及被救助人支付有償救援費用,并不免除其擅自進入未開發開放區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

2019年6月1日,黃山景區發生首例有償救援案例。當天黃山景區警察局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遊客王某某疑似在黃山景區慈光閣片區被困,請求救援。

黃山景區救援大隊接到指令後啟動救援預案,協調景區警察局利用技術手段,初步确定了王某某被困區域。同時,組織綜治、消防、公安、防火等有關人員開展搜尋。

15時許,在景區朱砂峰東側斜坡發現了王某某,他所處位置四周均是近乎垂直的懸崖峭壁,且山脊光滑,并無過多的着力點,懸崖下的王某某上下不得,進退兩難,也大大增加了救援難度。

麗江景區3月起将實施有償救援,驢友們需為違規埋單

救援人員在崖壁上實施救援

直到20時33分,王某某才成功獲救。從接警到人員安全下山,整個救援過程花費了7個多小時。

王某某事後承認,他是穿過慈光閣票房附近的鐵絲網,未購票直接進入未開發開放區域的,是以,黃山景區決定對其追償救援産生的費用。這次救援,當地共出動31人,救援累計發生費用15227元,其中有償救援費用3206元,由當事人王某某承擔。

這筆費用包括救援人員的勞務費、交通費和後勤保障費用,黃山景區管委會官網上清楚标注了計算過程在。其中,勞務費1632元,是依據2017年安徽省城鎮非私營機關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行業年平均工資74487元÷365天×周末2倍工資×參與救援人數最終得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救援中,景區管委會27名從業人員付出了勞動,但沒有收取勞務費用,僅計算參與救援的4名非管委會從業人員費用。

而四姑娘山景區也明确規定,有償救援費用包含救援過程中産生的勞務、院前救治醫藥費、診療費、交通、馬匹、意外保險、後勤保障、以及引入第三方救援力量等費用。

2019年8月,四姑娘山景區開出了第一張有償救援罰單。一位遊客周某在淩晨時分,趁景區管理人員尚未上崗,翻越圍欄,進入景區開始攀登。後因摔傷,無法聯絡家人,其家人報警 。救援隊随即展開了救援,花費了36小時,才找到了已經昏迷的周某,将他送至醫院。

麗江景區3月起将實施有償救援,驢友們需為違規埋單

救援人員帶周某下山

事後,景區責成其承擔此次救援行動中産生的費用3000元。而值得注意的是,周某還需支付2000元的行政處罰罰款。這意味着,違規進入景區的遊客,還需承擔一定法律責任。

多個景區均表示,實施有償救援的目的不是為了費用本身,如黃山風景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程光華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所說,“更重要的目的是有效遏制擅自進入景區未開發開放區域的旅遊或探險行為,更好地維護遊客生命财産安全和景區生态資源安全,将有限的救援力量和資金投入到正規遊覽線路的保障中”。

稻城亞丁管理局法規科副科長王飛也曾在采訪中提到,救援會考慮有償搜救和人道主義救援共存等問題,主要是通過收費對非法穿越者起到震懾、警示的作用。他表示,有償搜救采取先支付再搜救,但如果在對方放棄有償搜救的情況下,出于對生命的尊重,景區還是會對違規穿越者進行搜救,但範圍僅限于自然保護區内。

不過,如果遊客拒絕支付救援費用,不僅會被列入稻城亞丁景區黑名單,還可能被上報上級部門,在更大範圍内處罰。

關于有償救援的收費問題,也有業内人士指出,在有償救援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救援收費的标準必須具體清晰、可操作性強。有償救援收費隻能是公益性标準,不論是公共救援還是民間救援,都不宜以營利為目的。

九江藍天救援隊隊長中華在接受《中華慈善家》采訪時,也認同有償救援應一分為二看待。在景區管理層面,有償救援的辦法出台後,确實對一些不具備探險能力卻想要冒險一試的人群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最起碼給那些草率冒險的人敲了個警鐘,這樣冒險做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他們心裡會有一個預判。”

應當明确的是,遊客是貪圖小便宜也好,追求“不走尋常路”的冒險感也好,都應認識到這些違規擅入行為給自身安全帶來的嚴重後果。無論救援是否收費,都意味着危險的已然發生,遊客應敬畏自然,多一些安全旅遊的意識,這樣既能保障自身安全,也能減少經濟損失,更不會将救援人員也帶入險境。

繼續閱讀